今日,4时01分正式立秋,意味着秋天正式来临,此时正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时候,同时也是丰收的季节。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每到立秋时节,梧桐树就开始落叶,意味着秋天到了。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谨防秋老虎。立秋不意味着天气马上凉爽,还会有一段时间的暑伏阶段,加上天晴少雨,气候干燥,很容易得“秋燥”,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
食疗养生
喝养生茶
宜饮用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蜜水
补充人体缺失的水分,同时还可起到润肺、养肺、延缓衰老的作用。
少辛多酸
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
早起喝粥
吃些莲子粥、薄荷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多食蔬菜等柔润食品
适当多吃些蔬菜,同时应多吃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木耳、雪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
运动养生
有氧运动
登山、冷空气浴、步行、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有氧运动,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脑的血液供应,避免或减轻人体动脉硬化,有效地促进代谢,增强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耐寒锻炼
冷水洗脸、洗脚、浴鼻,身体健壮者可用冷水擦身、冷水浴等。可以增强神经的兴奋性,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洗冷水浴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阳气素虚,脾胃虚寒者不宜)
起居养生
平心静气好心情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从容平定。
早睡早起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秋天早睡最好在晚上九点到九点半,早起是为使肺气得以舒展。
立秋禁忌要牢记
忌秋膘过量
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容易长胖,增加身体负担。
忌衣服过多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忌秋瓜坏肚
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应慎食瓜类,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忌越贵越补
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