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以前需要开腹切胆囊,现在基本可以做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无需开刀。在我国,胆囊结石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有资料显示,它的发病率已达到7%—10%左右。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都会选择做手术治疗,现在很多医疗广告上也打着“保胆取石”手术的口号,让很多患者向往不已,但“保胆取石”真的那么美好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逐渐形成“无肉不欢、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等多种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的高蛋白、高胆固醇饮食影响了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导致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容易形成胆囊结石。
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很多患者认为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没有了胆囊,人体的消化功能会受到影响,所以会选择保留胆囊的治疗方法,那么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真的好吗?回答是:胆囊结石患者恶变成胆囊癌的风险高,患者应当切除胆囊,避免发生恶变风险。
由于网络的日益普及,国内患者得病后常常在网上搜索治疗方法,并轻信了这些出于利益关系而生的保胆药物或者保胆治疗,认为有功能的胆囊不需要切除,害怕切除后对消化功能有影响,这样一来胆囊确实留下来了,但是炎症却没有得到根治,胆囊发生癌变的几率反而大大增加了。
胆囊可以切除是因为肝脏可以代偿胆囊的功能,弥补胆囊缺失的不足。胆囊切除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也不会影响人体寿命,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切除胆囊后会对身体产生严重损害,没有胆囊不会影响寿命,但是一个有问题的胆囊必然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很多人认为切掉胆囊影响消化,殊不知,切掉一个病理的坏掉的胆囊后消化功能反而会变好。
对于一些没有明显症状,又是比较年轻的病人,一般主张药物治疗,如果不舒服可以先吃药物,基本上定期观察就可以。相反,如果此前出现过黄疸、急性胰腺炎,或者有反复右上腹疼痛的患者,特别是老年、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一旦怀疑有癌变,还是主张尽快手术治疗。
此外,胆囊结石大小、形状不同,病情也有所不同。我们一般认为一些小的胆囊结石不危险,事实上可能刚好相反:小的结石更容易掉到胆管里面,引起胆管炎,或者卡住胆囊管,引起急性胆囊炎,反而更需要引起重视。如果是像泥沙一样的结石,往往引起的症状相对较少;如果是2公分以上、较大的结石,则最好尽早做手术治疗。总之,胆囊结石患者保胆取石的治疗方法风险高,建议患者应当切除胆囊,避免发生恶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