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对付“老胃寒”,艾灸有一套!

  “老寒胃”是民间的说法,中医称为胃寒。患者经不住一丝寒冷,饮食上稍遇一点冷便可诱发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等症状。如衣被保暖稍有不慎,腹部着凉受冻,更会引起剧烈的胃脘疼痛。

  胃,汇也,水谷汇聚之所也,为人体内消化器,形如囊,左大右小,横卧于膈膜下,上端为贲门,接于食道,下端为幽门,连于小肠。

  ——《中国医学大辞典胃》

  胃寒的主要致病因素

  饮食:胃寒患者多由于生冷食物或者水的刺激,造成黏膜的刺激。生活习惯:常常不按时吃饭,冷热交替进食,饱一顿饿一顿,久而久之会造成胃寒。精神因素: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也是促进胃寒症状加剧的重要原因。天气原因:胃寒患者多怕天冷,常常由于天气变冷而经常性的胃痛、腹痛、腹泻等。

  细数胃寒的危害!

  (1)首先就是胃疼

  胃寒的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所以我们会发现许多胃寒的人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或天气一变冷,气温下降,胃就痛。

  (2)还有人会呕吐

  因为寒气入胃,胃动力不足,脾胃不能运化水谷,所以导致呕吐,症状同样是畏寒喜热,再加上不思饮食,遇冷即呕,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

  (3)气血不足,免疫力变弱!

  胃暖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胃寒导致吸收不好,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导致各种慢性疾病随之滋生,若胃寒持续的时间较长,上部的心肺也会出现寒的症状,如容易感冒,面色苍白,血压偏低,气血不足等。

  (4)代谢不足:喝凉水也长胖!

  胃寒导致气血不足,没有足够的能量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些垃圾逐渐堆积,人就慢慢的胖起来。也就是说胃寒导致代谢水平过低,造成身体消耗的热量小于摄入的热量,代谢不了的热量堆积在体内,身体就会渐渐发胖。

  寒气入胃,不通则痛!

  冬日寒气凝重,常有灸友反馈胃疼,在中医看来,胃痛大致可分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四种原因,而外邪主要指“寒热湿”三大病邪,其中,寒邪入胃导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是冬季最常见的情况!

  胃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脾胃阳气虚衰;腹部受凉;过食生冷;劳倦伤中,复感寒邪,导致阴寒凝滞胃腑。

  为什么冬日里寒气容易入胃呢?一个是天气寒冷,寒气凝重,一个是腹部柔软,且地势低洼,阴液集聚,为至阴之地,寒气最易入侵!胃寒常与脾湿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色太胃寒湿者较明显的病症是舌苔白腻,也就是舌苔白白的,厚厚的,不易刮除。

  胃寒除了一般的胃痛表现外,还伴有胃部怕冷、喝冷水疼痛加重、喝温水则缓解,天气越冷,症状越容易加重,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很多灸友反馈胃疼,女性胃寒脾虚还常常会有月经不调,痛经的表现。

  胃寒不艾灸,就是绕远路!

  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要做胃方面的调查,不用调查谁有胃病,而是要调查谁没有胃病,这足见胃病的高发率了。所以市面上各种胃药也是层出不穷,但是面对这些奇奇怪怪的药品,你能了解它治疗的到底是哪种胃病吗?

  其实胃寒最适合的调理方法就是艾灸,因为艾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是温补阳气、散除寒湿:胃寒就是冰,而艾灸就是火,火融化冰,艾灸克制胃寒!如果放着艾灸这么直接的方法不用,那正如我们标题所说的,就是在绕远路!

  艾条燃烧的热力具有超强渗透力,可深入胃部祛除寒湿之气,这也是艾灸和烤火的区别的区别所在,像普通之火的热力只在皮肤表面,而艾灸的热力能走经络,可以把因寒造成的冻结及淤血都化掉,使气血运行通畅,化解疼痛。

  并且艾烟也能温胃,古医书说艾草性辛温,能逐湿寒,活气血。艾草燃烧后,艾草的药效成份即精油物质会挥发出来,随着艾烟接触到皮肤,然后借着热力可以很好的渗透入经络中产生作用。两者强强联合,双重克制胃寒!

  日常养胃之法

  (1)首先需要注意保暖,特别在寒冷的冬季对于胃部的保暖,更是要注意好,除此之外,可以选择一定的食疗来辅助治疗,例如茴香狗肉汤、高良姜粥,对于一些西瓜、猕猴桃等性寒水果,胃寒的人一定不可过多食用。

  (2)要尽量避免一些刺激性、辛辣性食物,例如酒精、咖啡、生的食物,也要避免一些过于硬酸辣咸的食物,尽量选择一些温和的,不会对胃部造成压力的食物,食物要细、碎、软、烂,烹调方法多采用蒸、煮、炖、烩与煨等。

  (3)避免吸烟,戒烟或少抽烟。吸烟是对于胃粘膜一个非常大的伤害,不但会损害胃粘膜,还会阻碍胃粘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能力,为此,吸烟一定要注意好,另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酸碱平衡,当胃酸太多时,可以选择一些牛奶、豆浆来中和一下。

  (4)饮食要规律,需要定时定量。千万不要经常吃过冷过热或者冷热交替的食物。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