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芃澜教你如何读黄帝内经之:《黄帝内经》中的黄帝究竟是谁,你知道吗?

  《黄帝内经》堪称中国“第一养生宝典”。作为一本讲述生命智慧的经典著作,其中蕴藏着怎样的生命奥秘?

  本文选自芃澜老师的连载文章《黄帝密码》。芃澜老师以浪漫主义的优美笔法,娓娓道来为大家解读他对黄帝内经的缘起、脉络和认识。

  芃澜:教你如何读黄帝内经

  《内经》中的黄帝究竟是谁,你知道吗?

  《黄帝内经》是黄帝书,可是真有黄帝这样一个人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黄帝,用的是这样一段话:“黄帝者,少典之子,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司马迁的这段话,出自刘向等整理的汉宫目录中的《礼经》。班固注释包含了后氏和戴氏的,现在我们看到儒学十三经《礼》有分为《大戴礼》和《小戴礼》,就是指戴氏的。《大戴礼》说这段话出自孔子之口。

  故事是这样子的

  有一次,宰我请教老师孔子:“我曾经听人说黄帝有三百年。那么黄帝究竟是不是人?如果是人,怎么能够活三百年呢?”

  孔子起先不肯正面回答,只是说:“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都是经得起考察的。黄帝嘛,他的事迹由来已久了,你以为会怎样呢?这样的事,老师是‘难言的’。”

  宰我令孔子的头疼的地方就在这里,他非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可,他说:“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可是做学问就这么糊里八涂的放过了,恐怕不是君子的行为吧。所以我会这么问也是您教导的呀。”

  孔子只好回答:“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就是司马迁引用的那段。

  至于说黄帝活到300岁,孔子的解释是这句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意思是,黄帝治国有方,活着的时候,老百姓享受他带来的红利100年;死后,老百姓祭拜他的灵魂又100年;之后,老百姓运用他留下的教诲生活再100年,所以说是300年。

  其实,大家听着《史记》中的这段话应该挺耳熟的,没错,类似的话在今本《黄帝内经》中也有,全文是“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出自今本《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

  这段看上去很像的话,但是却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在孔子那里,说黄帝是“成而聪明”,而到了《黄帝内经》中却换成了“成而登天”。

  为何会有这样的不同?

  司马迁在写《五帝本纪》时提及,当时学者称道五帝,由来已久。但是《尚书》只是记录了尧,并没有黄帝的事迹;而诸子百家尽管在各自文章中提到过黄帝,可“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荐绅先生“难言之”,说的就是孔子与宰我的对话。

  那“不雅驯”又是什么?

  「雅」

  是儒家赞美好文字时候喜欢用的形容词。如儒家经典就有《尔雅》,用来解释各种名词的。全书有释诂、释言、释天、释地、释虫等19种释,所谓“释”就是解释。

  儒家非常看重名词的解释,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是一切道理的基础,因此,做学问首先就要正名。“尔雅”就是“正名”。迩是趋近的意思,雅的本义就是正。使概念趋近于正,就是正名,就是概念解释。

  而“驯”,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顺”。所以“不雅驯”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内容,是“子不语,怪力乱神”。

  登天这样的事,在孔子看来就是“怪力乱神”,就是“不雅驯”。所以《大戴礼》中没有黄帝成而登天的事。《史记》中也没有“成而登天”的事,只有六个字,“黄帝崩,葬桥山”。因此《史记》中的黄帝是人不是神。这是儒家的传统。不仅如此,就连黄帝依靠神仙、访问神仙等等内容也都没有。

  何来“成而登天”的事儿呢?

  道家那儿有。《庄子》那儿有。

  《庄子》在《大宗师》里面说,黄帝得道,“以登云天”。不仅如此,还有黄帝寻仙问道的种种故事,比如《在宥》。

  ▲“宥”字的演变

  所谓宥,本义是“在房子里面用手吃肉”,所以有享有的意思。引申的意思有区域,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享有。宽容,享有。赦免,从固定的区域释放出来,重新享有。

  庄子的“在宥”,是自在享有的意思。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意思是:我只听说过自在的享有天下,没有听说过刻意的治理天下的。”这是庄子的一贯主张。

  故事:黄帝求见广成子

  黄帝立为天子19年了。令行天下。广成子在空同山(《史记》写作空桐)修道。黄帝就去见他。

  丨黄帝问:我听说您已经领悟了天下至道,我的问题是“什么是至道之精?我想取天地的精华,来促进谷物的成长,以养人民;我还想按照阴阳的不同,以成全万物的生长。我该怎么做?”

  丨广成子答:你所想求的不过是物的实体,你想凭借的不过是物的残性。自从你治天下以来,云气不等到凝聚在一起,就已经落雨了,草木不等到成熟,就收获了,日月之光的精华,更是被白白的浪费了。

  这次提问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得到黄帝双目放光,跃跃欲试。有一种明年就上市,后年就拿几十个亿和大家分的成功英雄气概。

  而广成子主张的是在宥天下,充分地利用日月的精华,按照草木自然的规律来尽物力,进而生养天下万物,于是人得以最大限度的自在享有天下。他反对以人的欲望凌驾于自然之上,浩劫式的掠夺资源,穷尽式的攫取物力精华,更加鄙视将这种追求冠以完美的说词。

  于是他接着说出了最狠的一句话:“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

  ——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佞」「翦」

  是言辞善辩。这种炫耀语言的人,一般人称为“有才”,庄子却很看不惯,称为“佞人”。是羽箭的尾毛。将鸟羽插入箭尾,是一定要修剪的很整齐的。所以翦翦,就是追求整齐划一,就是剔除刺头。所以翦后来引申为杀戮,如翦灭。

  广成子的意思是说,“那些表面上说的很好听的人,什么为了‘养民人’,什么为了‘遂群生’,内心里都是一片‘翦翦’的打算,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和他说至道!”

  ▲“黄帝问道广成子”的画面

  听了广成子的这段话,黄帝回去就捐了天下,然后修筑了一间“特室”,用白茅编成席子,闲居了3个月。然后再去求见广成子。

  这次广成子面朝南躺着,黄帝趴在下风处,膝行到广成子跟前,拜了两次,稽首两次,才敢问道。

  丨黄帝问:我听说您已经领悟了天下至道,我的问题是人怎么才能长生。

  丨广成子答:善哉问乎!来,我告诉你什么是至道。

  这次的情况不同,广成子听了黄帝的提问后立即翻身起来就回答了。

  听了广成子精妙议论以后,黄帝又拜了两次,稽首两次,心悦诚服地说:“广成子就是天呀!”

  皇帝们都喜欢说自己是天子,而这里黄帝却称广成子是天。

  广成子的天是这样的:“我将会离开你们,进入无穷的门,遨游在无极的野,我与日月同存而为叁,我与天地共久而为常。迎着我来的,是默默的虚空,背着我去的,是昏昏的宇宙。人类终究灭绝,而我却独自存在!”

  有木有种顿时大脑开发到100%,脑洞大开的感觉。这就是广成子的登天。传说中,黄帝后来也登天走了。

  ▲战国御龙图,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墓出土的,应是对黄帝成而登天传说的模仿

  黄帝成仙的故事比《史记》的故事更长久,也更让人难忘。尽管缙绅大夫难言,但人类对此的兴趣却远超缙绅大夫能言的那些事情。一直到今天都是。

  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有趣的地方在于,黄帝谈论关于治理天下的问题,广成子兜头是一盆冷水,黄帝离群索居之后,再问的问题,却是如何长生的问题。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