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失眠多因情绪波动大、久病体虚,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引起阴阳失调而发病。为道中医老中医说:失眠的主要病变在于心,并涉及肝胆脾胃肾。
中医老中医:失眠的病因病机
1、心神不宁卧不安:心中思虑过多,情志所伤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或由五志过极,心火内炽,心神扰动而不寐。或由思虑太过,损伤心脾,心血暗耗,神不守舍,脾虚生化乏源,营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
2、胃不和则卧不安:睡觉前过饱或过饥都会导致睡眠不好。现代很多人因经常熬夜加班、夜生活,饮食没有规律,晚上夜宵大吃大喝、饮酒、生冷、辛辣饮食,让胃不舒服,引起失眠。很多上班族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久而久之,不仅睡眠不好,还会引发各种胃病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
3、气血亏虚:病后、年迈久病血虚,产后失血,年迈血少等,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像患有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均可出现失眠。这类情况,要治疗加调养的方法,才能摆脱失眠,恢复健康。
4、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素体阴盛,兼因房劳过度,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火独亢;或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火盛神动,心肾失交而神志不宁。
为道中医老专家表示:综上所述,失眠的病因虽多,但以情志、饮食或气血亏虚等内伤病因居多,由这些病因引起心、肝、胆、脾、胃、肾的气血失和,阴阳失调,其基本病机以心血虚、胆虚、脾虚、肾阴亏虚进而导致心失所养及由心火偏亢、肝郁、痰热、胃失和降进而导致心神不安两方面为主。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失眠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
顽固性失眠为什么难以治好?
顽固性失眠的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大多属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治疗难以速效,而且病因不除或治疗失当,易使病情更加复杂。因此要认准病因,对症治疗,才能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