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药补不如食补,神奇食物发酵后功效堪比药物!

  纵观各国饮食,发酵食品都占有一席之地,从调味料到主食、固体到液体等,覆盖了多种食物分支。食品在发酵过程中,在增加营养物质的同时,也除去了些没有营养的成分。

  1减少有害物质

  食品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碳水化合物,分解一些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因子,如:豆类中的低聚糖、胀气因子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抑制体内形成有害物质,甚至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如:大黄。

  2生成新的营养物质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分泌出植物酶,有助于分解植酸,活化矿质元素,提高钙、铁、锌、铬等微量元素的利用率。

  人体自身无法合成B族维生素,但微生物可以促进B族维生素的合成,有助于补充维生素。

  3促进营养吸收

  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具有强大的分解转化能力,可以将人体无法直接吸收利用的物质降解为小分子活性物质,并与机体的细胞蛋白结合,促进人体吸收。如:有益菌可以分解蛋白质,也能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改善人体消化道的微生态平衡。在医疗上,研究证实:经微生物发酵的甘草,抗炎、镇痛效果显著增强。

  4抗氧化,提高免疫力

  发酵食品中的硒、铬等矿物质能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动脉硬化,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1泡菜

  泡菜,曾被评为世界上最健康的5种食物之一,朝鲜地区较多。

  保健功效

  通常情况下,蔬菜的氨基酸比例不协调,但经发酵后,有益于提高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平衡水平,适宜人体所需。

  发酵后的泡菜,是高纤维,低脂肪食物,富含乳酸、维生素C等,可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帮助消化、降低胆固醇、增进食欲等保健作用。

  注意事项

  自行制作泡菜时,注意发酵时间,发酵不成熟,亚硝酸含量较多。且含盐量过高的菜类,不宜过量食用,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

  2纳豆

  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卵磷脂等营养物质,其蛋白质含量高达40%,却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发酵后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形成的纳豆,蛋白质的消化率从原来的5%猛增到90%以上,且蛋白质、糖类、纤维素、维生素B、钙铁离子的含量都要高于煮熟的大豆。

  保健功效

  在发酵过程中,纳豆生成的纳豆激酶,具有显著的溶血栓功效,对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曾有专家在节目中提到:纳豆为高钙低磷食品,富含维生素K2,可生成骨蛋白质,在钙的共同作用下生成骨质,增加骨密度,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3红酒

  红酒,虽以葡萄为原料,但保健功效更甚一筹。法国人喜食肉类,但心脏病的死亡率低,经科学家研究发现:适当饮用红酒有益健康。

  保健功效

  葡萄籽中富含多酚,白藜芦醇,维生素E等物质。

  葡萄酒中的多酚可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又能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达到减少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白藜芦醇,可延长细胞寿命,防止细胞变异,抑制癌细胞扩散,甚至使癌细胞失活,辅助预防癌症。

  红酒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如:酚化物、黄酮类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硒元素等,可对抗氧自由基,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

  注意事项

  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损害肝脏,麻痹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注意饮酒量。

  4酵素

  酵素,实际上是借助果蔬中的乳酸菌,在适当温度下进行发酵,分解蛋白质,生成氨基酸、维生素、乳酸等成分。

  植物酵素中含有低聚糖,能在肠道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增加肠道自发性蠕动。在有机酸及植物性膳食纤维的一起作用下,有助于排便。

  5酸奶、乳酪

  部分人群患有“乳糖不耐症”,饮用鲜奶后会发生腹痛腹泻,但饮用酸奶却不会,主要归功于乳酸菌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同时产生乳糖酶,帮助人体消化吸收。

  乳酪在发酵成熟的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其他小分子物质,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其中40%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高血压、高血糖等功效。

  发酵后的乳酪中含有B族维生素,能增进抗病能力,护肤护眼,维持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和稳定,增进消化功能,防止腹泻和便秘。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