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这种红色的小果子,能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秋末冬初采收。用文火烘焙或置沸水中略烫,及时挤出果核。晒干或烘干用。护肤老师微信号:bencaoquan1201   【性味】酸、涩,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主治】用于眩晕耳呜,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临床应用   1、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   本品酸微温质润,其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补益肝肾,既能益精,又可助阳,为平补阴阳之要药。   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者,常与熟地,山药等配伍,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治命门火衰,腰膝冷痛,小便不利者,常与肉桂、附子等同用,如肾气丸(《金匮要略》);   治肾阳虚阳痿者,多与鹿茸、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等配伍,以补肾助阳。   2、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本品既能补肾益精,又能固精缩尿。于补益之中又具封藏之功,为固精止遗之要药。   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者,常与熟地、山药等同用。   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肾气丸(《金匮要略》);   治肾虚膀胱失约之遗尿、尿频者。常与覆盆子、金樱子、沙苑子、桑螵蛸等药同用。   3、崩漏,月经过多。   本品入于下焦,能补肝肾、固冲任以止血。   治妇女肝肾亏损,冲任不固之崩漏及月经过多者,常与熟地黄、白芍药、当归等同用,如加味四物汤(《傅青主女科》);   若脾气虚弱,冲任不固而漏下不止者,常与龙骨、黄芪、白术、五味子等同用,如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4、大汗不止,体虚欲脱。   本品酸涩性温,能收敛止汗,固涩滑脱,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   治大汗欲脱或久病虚脱者,常与人参、附子、龙骨等同用,如来复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此外,本品亦治消渴证,多与生地、天花粉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急救固脱20~30g。   【使用注意】素有湿热而致小便淋涩者,不宜应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2、《药性论》:“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止老人尿不节。”   3、《汤液本草》:“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气,取其味酸涩以收滑之。”   经验方   1、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   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2、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扶寿精方》草还丹)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