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渊是因邪犯鼻窦,窦内湿热蕴积,酿成痰浊所致,以鼻流浊涕量多为特征的鼻病,又名脑渗或脑漏。
本病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和某些鼻炎。 【病因病机】 肺开窍于鼻,鼻渊的发生与肺受邪有关;或因腿经郁热,上犯情奔而引起。 1.肺经风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循经上犯,灼伤鼻窦,酿成痰浊;或风热之邪袭表犯肺所致。 2.胆经郁热《素问?气厥论篇》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鼻渊者,法涕下不止也。”指出胆经郁热也是本病的原因之一。 【辩证治疗】 1.肺经风热 症状和体征多见于发病初期或慢性鼻渊因外感而急性发作,鼻塞,涕多白粘或微黄,伴头痛、咳嗽、哈痰,苔薄白,脉浮数。检查见鼻粘膜充血,鼻甲肿大。 证候分析民热袭肺犯鼻,病在初期,热势不甚,故涕多白粘或微黄。风热灼伤鼻窦,涕滞鼻道,伤及粘膜,故粘膜充血、鼻甲肥大。肺失情肃,肺卫失宣,故出现咳嗽哈痰、脉浮数等表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通窍。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大为主。 处方尺泽会谷迎香印堂风池 随证配穴眉棱骨痛者,加攒竹。咳嗽频者,加天突、风几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尺泽可刺络出血。 方义取手太阴经子穴尺泽、手阳明经原穴合谷,以宣肺清热。迎香位于鼻旁,印堂位于鼻根,以利鼻通窍。配风池疏流风解表。 中医</a>辩证<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www.jianke.com/zypd/zyts/zczj/' _fcksavedurl='//www.jianke.com/zypd/zyts/zczj/' target='_blank'>针灸</a>--鼻渊"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607/20160715171623849.jpg" /> 2.胆经郁热 症状和体征多见于急性鼻渊或慢性鼻渊急性发作,鼻塞头痛,涕黄粘稠如脓样,量多,有臭味,伴身热口渴、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可见嗅觉缺失,鼻粘膜充血明显,且肿胀,鼻腔内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 证征候分析胆腑郁热,循经上炎,蕴结鼻窦,熏腐粘膜,故见涕黄而浊、量多有臭味、香臭不闻。热灼鼻窍,故肿胀红赤。胆火上攻头目,清窍不利,故鼻塞头痛,并有身热口渴、便燥、舌红、苔黄减、脉弦数等热象。 治法泻热利胆,疏通鼻窍。以足少阳肥经穴为主。 处方风池侠溪上迎香上星印堂 随证配穴兼有目眩头痛者,加头临泣、百会。头昏头沉挟湿者,加三阴交、阴陵泉。鼻渊日久不愈者,可用小艾拉灸印堂、卤会、上星、百会、迎香等穴。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上迎香、上星、印堂可用三校外点刺出血。 方义风池为胆经穴,侠溪为足少阳之弟穴,两穴治胆利鼻。取督脉的上星及近处的上迎香、印堂,通经活络而利鼻窍。 【其他疗法】 1.耳针内鼻、肾上腺、额、肺、屏间。每次选取2~3穴,重刺激,留针20-30min,或埋揿针3~5日。 2.穴位注射肺俞、印堂、迎香、未施。每次选2穴,注入血腥草注射液0.5ml,或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0.3~0.5ml,隔日1次。 3.三校外上星、迎香、巨施、履子核、少商。用三校针点利,挤压出血数滴,隔日1次。用于实证。 4.头针取额中线或额旁一线,沿皮刺1寸,隔日1次。 [医案举例] 梁XX,男,18岁。患者鼻涕多,冬季为脓性涕,鼻塞不通3年,有时头昏头痛。检查:鼻粘膜暗红色,轻度水肿。X线摄片:双侧上颌窦透明度减低,沿窦壁内缘可见一层致密阴影。苔薄白,脉弦滑。诊断:上颌窦炎(鼻渊)。治法:疏风清热,化浊开窍。取上迎香用点刺法,针后打喷嚏,并由鼻孔流出数滴血,当即通气,再针风地、合谷,用平补乎泻法,留针20min,而日1次。并针9次症状消失。8个月后随访未复发。(针灸集锦) 【按语】 (l)针刺治疗急、慢性鼻窦炎有一定疗效。 (2)嗅觉异常或嗅觉过敏,多属神经或精神因素所致,原发病治愈后,嗅觉多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