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中医内科:慢性糜烂性胃炎(疣状胃炎)

  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它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亦可单独发生。其形态特征为胃黏膜糜烂、伴黏膜隆起,呈疣状外观,具有再发性或持续性多发糜烂的特点。

  慢性糜烂性胃炎有三大特点:

  1、病变黏膜呈特征性疣状隆起,多伴有中心糜烂;

  2、病变多位于胃体和胃窦,或单独出现于胃体;

  3、组织学习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清润。

  病变多分布于胃窦部,也可见于胃体或胃底。一般为多发散在分布,常沿皱襞嵴呈链状排列,直径大多为0.5~1cm,高0.2~0.3cm。隆起的顶部常呈脐状凹陷糜烂,淡红色或附有黄色薄苔。糜烂愈合后凹陷可依然存在,也可消失。组织学上可将病变分为糜烂期与修复期。糜烂期的组织学特征为上皮变性、坏死、脱落、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少量纤维素样渗出,有时可见浅表腺体坏死脱落的同时伴有幽门腺或胃小凹上皮增生;修复期主要表现为糜烂周围固有腺、幽门腺或胃小凹上皮增生,有时可见纤维化。再生的腺管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黏膜肌层常明显增厚并隆起,结构紊乱。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出现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mm,顶端可见粘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心有糜烂,隆起周围多无红晕,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以胃窦部多见,可分为持续型及消失型。在慢性胃炎悉尼系统分类中它属于特殊类型胃炎,内镜分型为隆起糜烂型胃炎和扁平糜烂型胃炎。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水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