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源自宋代名医钱乙(也名钱仲阳)儿科名著《小儿药证直诀》,是钱乙根据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八味地黄丸”减去肉桂、附子而成,共有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药。创方之时钱乙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解颅”病,即婴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中医称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的“五迟”等病症。
最初是一剂儿科经典药方,在时下,很多人将其当成补药,动辄就是服用六味地黄丸,不论中医辨证之法,不辨体质寒热虚实,不辨形体四时变化,人云亦云,一味作为滋补,显然与中医辨证论治相悖,玷污一千古名方之清名,作为杏林学子,有些粗浅拙见不吐不快。
不可否认,六味地黄丸确实是一剂好药,其药效也被时间所证明,但并非人人皆宜,多所宜善。方中六味药合用,三补三泻,以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三补为主,滋养肝、脾、肾三脏;以泽泻、茯苓、丹皮三泻为佐,渗湿清热泄浊,寓泻于补、泻不伤正。此方具有滋补肾阴之功,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颧红盗汗、遗精梦交、骨蒸潮热、舌燥咽干、手足心热、牙齿松动、足跟疼痛、小便淋漓、小儿囟门闭合迟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肾阴亏虚的各种病证的治疗。
中医认为,肾虚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阴阳两虚等证型。且不论脏腑兼夹病变,单论此方,它仅仅适用于中医辨证属肾阴亏虚的人群,就算对症服用也要做到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熟地、茯苓、山药、泽泻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山萸肉、丹皮、泽泻具有降低血压的功能,其中泽泻还能抑制血中胆固醇过度增高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所以结合上述药理分析,临床中针对如高血压、糖尿病、腰痛、神经性耳鸣、更年期综合征、中老年便秘等等病症的运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因此不少男性把服用六味地黄丸当成补肾强腰的良品,女性当做养颜护肤的保健品,甚至还有些中老年人,只要头晕眼花、耳鸣睡眠差,腰腿酸软就把它当成每天必备的“食品”来吃,那就走入了误区。
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上嗜吃膏粱厚味,腌制熏香、油盐偏重。年轻人熬夜饮酒、烧烤香辣、精神紧绷,作息不规律,老年人生活闲逸,各种补品眼花缭乱,不问根究。除却先天不足,疾病,老龄等因素,大多数人每天惰于运动,营养过剩,体形偏胖,锻炼少,出汗少,根据中医体质学说认为,当下大多数人的体质以气虚、阳虚、痰湿体质偏多。
俗语说“十男九肾虚”,即使是肾虚,也有阴阳之别,不是所有腰痛都是肾阴虚所致,还有阳虚腰痛、劳损腰痛、结石腰痛;不是所有糖尿病都是肾阴虚型,还有肺热津伤、胃热炽盛、气阴亏虚型。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火上炎也皆可引起高血压的症状。甚至有些肾阴虚患者,如果脾胃功能欠佳,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也可导致食欲下降,大便溏薄。因此服用六味地黄丸首先要在中医辨证论治下使用,看病人是否符合肾阴虚的一系列表现,还要根据不同体质调整搭配。肥胖人多湿,湿则困脾,因此,体形偏胖的人也不可以随便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补;体虚之人,倦怠乏力,四肢冰冷,再服用六味地黄丸那无疑加重病情;南方夏季暑热较重,雨水较多,湿气较胜,因此这个季节服用六味地黄丸也要有所斟酌。
以证为据、从症辨证、辨证论治,遵循中医学理论,进行整体综合评判,结合整体观念,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也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无论疾病病种如何明确,无论西医药理如何化学分析,还是现代科学如何宏观微观,辨证论治才是对每个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灵活处理的根本依据,也是中医师如何用药,用什么药的基础,是中医个体化认识疾病,解决病痛的风向标。
一味六味地黄丸,如何用?什么时候用?什么人用?用多久?怎么加减?用在患者身上,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还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非仲景之徒不能解,非仲阳真传不能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