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治疗慢性胃炎中医疗法“各显神通”

  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心下痛”“吞酸”“胃痞”等范畴,临床可见脘腹不适、钝痛、烧灼痛、食后饱胀,这些症状一般无明显规律性,进食可加重或减轻。此外可有食欲减退、嗳气、恶心、泛酸等,后期可出现全身乏力、消瘦、恶性贫血等症状。

  病虽在胃,与肝、脾亦相关

  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发病多与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情志不畅、先天禀赋有关。其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喜濡润而主受纳。肝胃之间,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以致发病。脾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相络属,同居中焦,共主升降,皆系后天之本,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其病理性质皆可从虚、实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故临床上可分为六个证型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分六型

  1、肝胃不和型

  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加重。

  治拟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

  2、脾胃湿热型

  胃脘灼热胀痛,胃中嘈杂,口苦口臭,渴不欲饮,尿黄,大便不畅。

  治拟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方用藿朴夏苓汤。

  3、胃络血瘀型

  胃脘痛有定处,不喜按或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食后痛甚,日久不愈,或大便潜血阳性,舌质紫黯。

  治拟化瘀通络,理气和胃。方用失笑散合血府逐瘀汤。

  4、饮食伤胃型

  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物,吐后痛减,不思饮食,舌红苔腻。

  治拟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方用保和丸。

  5、脾胃虚弱型

  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食后胀闷,时呕清水,纳少乏力,神疲,便溏腹泻。

  治拟补气健脾,理气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6、胃阴不足型

  胃脘隐隐灼痛,口燥咽干或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津。

  治拟养阴益胃,理气和中。方用益胃汤。

  针灸治疗,“拯救”你的胃

  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

  胃为六腑之中心,故以通降为顺。中脘是胃之募、腑之会穴,足三里乃胃之下合穴,凡胃脘不适,均可用之通调腑气、理气和胃。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沟通三焦,功擅理气降逆,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取之可畅达三焦气机、和胃降逆止痛。

  配穴肝胃不和——太冲、期门,疏肝理气。

  湿热积滞——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内庭,清热化湿。

  胃络血瘀——膈俞、血海、三阴交,活血化瘀通络。

  饮食伤胃——梁门、建里、天枢,消食导滞。

  胃阴不足——脾俞、胃俞、三阴交、太溪,滋阴养胃。

  脾胃虚弱——三阴交、脾俞、胃俞,健脾益胃。

  中医疗法“各显神通”

  耳压疗法

  是在耳穴表面贴敷颗粒状药物或磁珠等,刺激耳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可取耳穴脾、胃、三焦、神门、皮质下、交感等,将磁珠用胶布固定于相应耳穴,每日按压穴位数次,双耳交替贴压,隔日1次。

  火针疗法

  是将针尖烧红后迅速刺入体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可取中脘、足三里等穴,适宜于脾胃虚寒型患者。

  水针疗法

  又称穴位注射疗法,是选用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可取肝俞、胃俞、足三里等穴注射黄芪、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B1、B12。

  艾灸疗法

  同样适宜于脾胃虚寒型患者,平日也可作为保健灸用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用艾条或艾柱灸,取穴为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梁门,每穴约灸5~10分钟,以患者耐受为度。

  拔罐疗法

  选穴以背俞穴为主,多选用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位重点刺激,采用留罐法,留罐时间为5~10分钟。

  自我保健小窍门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方便患者操作的方法,患者掌握后可随时自行进行按摩,长期坚持对胃病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摩上腹:仰卧位,以中脘为圆心,用手掌先顺时针方向摩腹100次,再逆时针方向摩腹100次。

  揉按曲池:坐位,以拇指或食中二指交替按揉双侧曲池穴,左右各1分钟。

  叩点足三里:坐位,握拳,用拇指关节扣点足三里穴,左右各1分钟。

  另外,预防慢性胃炎还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均,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粗糙多纤维饮食,避免浓茶、咖啡、烟酒和辛辣等诱发因素,进食宜细嚼慢咽。同时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