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小传:夏旻,通信指挥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副教授、军事学博士,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6篇学术论文被收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被评为总参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
去年12月,夏旻与著名文化学者于丹一起被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聘请为客座教授。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她又应邀作客中央电视台第7套军事节目《和平年代周末开讲》栏目,倾情讲述“兵学文化与女性”,以文学的视角评说军事历史,深受观众喜爱。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夏旻,入伍来到通信指挥学院。初次参加学院教学观摩竞赛,面对台下数百双观望的眼睛和一脸严肃的评委,她凭借着深厚的文学积淀、优美的授课语言、开阔的文化视野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获得了教学观摩竞赛第一名。
一次,学院一位教育督导专家在听完夏旻的课后,对她说:“你的课很生动,也很吸引人,但如果多一些‘兵味’就更好了。”这使夏旻突然意识到:虽然自己的语文课靠着文学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学员,但作为一名军事教员,面对一群军人,不能纯粹地讲文学,而应该在语文课中注入更多的军事元素。
2000 年,夏旻开始攻读文学硕士学位。她选择了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开创性地将文学艺术研究与军事理论探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文学的视角来审视军事思想和战略思维,从军事的层面来解读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她讲授的边塞诗歌、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内容,充溢着军旅的豪情和文学的浪漫,总能博得学员的满堂彩。
尝到甜头的夏旻,继续在兵学与文学间穿行。去年,她攻读完军事战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走上了军事理论教学的讲台。课堂上,夏旻一扫历来军事理论课干枯冰冷的教学面孔,给予了它更多的文学滋养和文化浸染。去年7月,在讲授《军事战略学》这门课程时,她站在战略思维与人文素养的制高点上,开辟了《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敌对双方战略指导得失谈系列专题。新颖的视角、独到的观点,使教学内容既有理论水准,又有艺术品位,再加上此时电影《赤壁》热映,这门课好评如潮。
“ 文学是对生命与情感的关注,它会使军事教育更富有人文关怀的色彩;军事思想博大精深,它会拓展文学的审美空间。”夏旻说。而正是两者完美的结合,促成了她在教学科研上实现一次次飞跃。近5年来,夏旻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与人合作出版译著4部,参编专著3部,多次被邀请到国际性学术会议上讲学,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由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