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来很多人怀疑赤壁之战的现象,我觉得有必要和各位网友好好认真看待一下这个问题。此稿写的有点仓促,望各位能够尽量提一些意见。
赤壁之战,历来都是人们很爱讨论的热门话题,在《三国演义》里更是用了八个回目来生动详细地描绘。可是翻开《三国志》,我们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记载。除了书中魏志、吴志、蜀志之间的记载互相矛盾之外,比起官渡等其他三国前期的著名战役,记载的信息少得可怜。因此,就有些人开始怀疑起赤壁之战来了,不仅有人说它不是一个所谓的大战役,甚至还有人说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场战斗,吴书的记载只是事后的专美之词。尹韵公先生还质疑起《资治通鉴》来了。那么到底真相如何,我们谁也无法百分之百地确认,毕竟年代已经太久远了。但我只想在这里从陈寿先生的写作角度来分析一下,造成赤壁之战记载混乱的可能原因。
众所周知,陈寿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蜀国人,后来曹魏灭蜀,晋又代魏,于是,陈寿便成了晋朝的子民。陈寿作为晋臣,而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其所著的《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比如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惯例,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不难推断出就算陈寿先生多么忠实地记述历史,《三国志》中还是会多多少少参杂一些受政治和个人喜好所影响的不合实际的记载。因此,才会有一种说法是“《三国志》的记载可以说是尊曹褒刘抑孙”。也就是说,因为陈寿尊曹魏为正统,不管他喜不喜欢,只要其他的一切势力,国家如果和曹魏有利益冲突,就必须以维护曹魏的利益为主,否则严重者就是“大不敬”。而蜀国是陈寿的故乡,故国,他对蜀国的感情还是非常深厚的(这一点从《三国志 蜀书》的诸篇传记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只要在不损害曹魏利益的情况下,陈寿的记载还会以偏袒蜀汉为主。当然我们也不能怪陈老先生,毕竟生逢那样一个皇权至高无上,“忠”字当头的时代,个人的言论是不可以与中央政府相抵触的。至于吴国嘛,既不是陈寿尊敬的正统,又不是陈寿心系的故国,自然不会有太多的好话了。因此如果说《三国志》中的《吴书》的记载过于夸张是不公平的,毕竟陈寿先生在先尊曹,再褒刘之后都认为他收集的资料是可靠的,我们又怎么能仅凭个人喜好就诬蔑吴书的内容呢?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有关赤壁之战的记载。《魏书 武帝纪》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蜀书 先主传》曰:“(先主)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吴书 吴主传》曰:“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这三个记载都各不相同,《武帝纪》只提到了刘备,根本没有提到孙家参与了赤壁之战;《先主传》则是承认了吴军的存在,只不过参与的只是“刘备破曹操”之后的追击战而已;《吴主传》说的则是我们现在普遍对赤壁之战的了解,就是孙刘联军并进破曹。这便是赤壁之战最大的疑云:到底是谁打败了曹操?
联系上文我已经提到了《三国志》的写作动机之后,我们不难联想到,赤壁之战作为曹操一生中的一个污点,陈寿会如实地记叙这个“太祖武皇帝”的失败吗?从常理上来看,答案是否定的。毕竟“为尊者讳”是史书记载的惯例。但《武帝纪》作为《三国志》开卷第一篇,而且又是“纪”,自然是全书的重中之重,起到一个提纲掣领的作用,是全书其他传记的参考的基础。其资料收集和审核工作之繁重和严密恐怕是没有书中第二篇传记可以比拟的。可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否认陈寿先生是一个良史,也很欣赏《武帝纪》资料信息的全面和系统。但正因为传主曹操特殊的尊贵身份,我们才要对其中的一些片断产生怀疑。以下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以推测到底《武帝纪》在一些敏感问题上的可信度有多高:
1.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曹操统一北方的一场重要的决定性战役,而且这也是曹操军事生涯的一个顶点——一个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经典。炫耀一些是正常的。可是呢?陈老先生“大言不惭”地说:“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众十馀万,将进军攻许”而“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连裴松之都看不下去了,觉得这是故意为了给曹操脸上多贴一点金而隐去或篡改曹军的真实兵力。
2.宛城之战。这场战争中曹操可谓是一大失败。损失了典韦、儿子、侄子等人。可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另一个事实:无论是曹操还是贾诩等其他人的传都没有提到这次战争的双方兵力。而且也没有明确表示曹操的兵力胜于张绣。但其实我们很容易从曹操一到,张绣就投降以及曹操被偷袭,大败之后还能打退张绣的追击中看出其时曹操的兵力不会在张绣之下的,而之所以没有任何相关记载,难道不是为了掩饰曹操在实力占优的情况下还损失惨重的事实吗?
3.汉中之战。这场刘备耗尽整个益州人力物力才打下了的硬战,是以曹操退出汉中收尾的。所以从刘备进攻的目的上来说,刘备成功了,曹操失败了。但是我们居然在《武帝纪》中看不出任何有关曹操失败于汉中的字眼,不奇怪吗?
最后再来看看赤壁之战。《武帝纪》中的赤壁之战的相关记载不仅太过于简短,连战争的过程都没有;而且过于片面,连孙家军参与了战争都没有介绍。相对于《武帝纪》其他的事件记载来看,真的是很容易忽略的。从上述的三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武帝纪》对事件的记载虽然很忠实于事实,但往往会故意忽略一些有损魏武“威武”之名的事实,而且往往对于兵力这个话题躲躲闪闪,或大言不惭。可见,从《武帝纪》的记载,我们是看不到一个真实的赤壁之战的。因此,如果要引用《武帝纪》的记载来否定“周郎赤壁”,是没有尊重史实的态度的。
简单地说,《魏志》的相关记载,以《武帝纪》为首,都是站在正统的角度“为尊者讳”的,所以不可以因此就盲目偏信其中的记载。同理,《先主传》中也是多多少少对刘备有私心,因此才把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夸大,也是带有偏袒成分的。而为什么说《三国志 吴志》的记载比较准确可靠呢?就是因为连陈寿既然把那些记载都编进了《三国志》里,说明他在收集整理资料的时候都同意了这些记载的说法,可他也清楚不能昧着良心去完全忽视或者篡改历史,所以还是保留了吴人自己相当多的所谓的“专美之词”。而这些记载也被裴松之的注释进一步的加强和支持了。这也是为什么《资治通鉴》在赤壁的问题上,以《吴志》为正史的原因了。
那么现在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赤壁之战在《武帝纪》《先主传》《山阳公载记》等处都有“刘备赤壁败曹操”的说法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想明白,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大举亲征刘表。对荆州是势在必得的。事情进展地也很顺利,刘表刚死,刘琮便投降了。可是原来投靠刘表的刘备却不买曹操的账,再加上曹刘二人之前的纠葛,曹操自然不会放过他了。事实上曹操也迅速地派遣铁骑一日一夜三百里追杀刘备。可见从这件事情来看,占领荆州后的曹操的下一个措施就是追杀刘备。因此如果记载为曹刘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合情合理,同时也借机除去了孙家对于一系列荆州战争的贡献。这样可以顺利成章地理解为曹操的追兵与刘备相遇,于是一场小战斗打响,刘备胜了曹操。曹操便“烧船自退”,孙家最多就是来趁火打劫罢了。这就是一些倒吴派所持的观点。但是我们看这个推断合理吗?如果真的是这样,又何来诸葛亮的“临危受命”呢?另外,说曹操输给了刘备,比曹操输给了孙权面子上好看多了。首先曹操和刘备本就互相攻击多年,老对手了,互相输赢没什么的,刘备的“枭雄”之名也天下皆知了。可是孙权此时才刚于灭黄祖之战中初露锋芒,威名远不如刘备。况且于时刘备已经是左将军领豫州牧了,而孙权不过“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而已。这官位上的差别还真是不小啊!如果说曹操输给了孙权,那就是刚刚上任的丞相败在了一个并不出名的杂号将军手里,这就丢脸丢大了,而且威信会大损,对自己内部的政治稳定非常不利。而败在刘备手里,虽然还是揭了曹操的断,但输的却还是“挺有面子”的。这便是陈寿在给曹操护短啊!另外,刘备势力在赤壁之战后迅速发展了起来,占有了大半个荆州,也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为战败曹操的战利品。这就是《先主传》也如是记载的原因,不过为的是给刘备脸上贴金。但陈寿在这里已经不需要太避什么讳了,所以也就不否认孙家军的存在。因为孙刘两家其后对荆州问题的纠葛来源就和荆州战争后的“分赃”不均有关。既然是“分赃”,就无法否定孙家军的贡献了,只是为了不盖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的“先主”的光环,只好让孙家只参与一下最后的抢劫。至于《山阳公载记》,它是晋人乐资撰写的,成书时间应该在陈寿《三国志》之后,因此应该是参考了陈寿在《武帝纪》中有关赤壁之战的说法。而且《山阳公载记》中的一段也点明了为什么要说是刘备战胜了曹操的原因:“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正是为了说明曹操是败在“英雄”刘备的手里,所以才记载为“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其实《山阳公载记》不也可以理解为是为献帝所写的,自然会对刘备有所褒奖吗?
可见赤壁之战的确应该如资治通鉴所记述的那样,是孙刘联军一起打败了强大的曹军。但有人却从“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周瑜传》)一句,看出了“刘备为联军主力”的“事实”。可是我想我也不用多解释吧?刘备的兵力上就远不如孙权给周瑜的水军人数,而且也没有其精锐。另外,唯一明确说明刘备兵力的证据出自诸葛亮劝孙权语:“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可是我们要看到的是,在这里,诸葛亮是在“事急矣”“求救于孙将军”的情况下为了说服孙权而说的,难道就没有为坚定孙权的心志夸大己方兵力的嫌疑吗?而且就算真的“号称两万”,就真的会派遣全部人马上前线吗?我看不见得吧。哪有倾巢出动上前线以迎敌的做法,再不济也会明白留兵守后方的重要性吧?在这一点上,孙家上前线直面曹操的军队数量无可否认比刘备多得多。如果有人说兵多并不能说明是主力。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除了《武帝纪》、《山阳公载记》等可信度不是很高的记载告诉我们是刘备烧了曹操的船,所以曹操才败的以外,我们找不到其他任何有关刘备方如何迎战的记载。而《吴志》中则不同了,先战赤壁,再烧乌林,追击华容,记载详细而完善,很明显,完成这些举动的都是孙家军啊,或是以孙家军为主的啊。所以江东“十二虎将”中很多人的传了都有“后随周瑜拒破曹公於乌林”之类的记载啊。相反,蜀汉诸将,包括关张,都没有他们参加赤壁之战的记载,而且也没有说他们因为在赤壁中打退了曹操而受封赏的事情。由此可见,孙刘联军在对抗曹操的时候,主力还是孙家军。《资治通鉴》不否认有些记载有点夸张,但还是很忠实地再现了历史原貌,而“三国周郎赤壁”这一千古流传的事实也不是那些有识之士一时冲动臆想出来的。
还有人怀疑赤壁之战的规模。比如尹韵公就认为赤壁之战就是曹操的5000追兵遇上了“数量和质量上远优于自己的孙刘联军”而失败的。他的一个证据就是诸葛亮的话语:“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可是这就能证明最后参战的就只有这五千人吗?况且如果真的只有这五千人,又何必“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呢?可见这两条证据加在一起可以看出:1.刘备的实际兵力是少得可怜的,“号称两万”一说值得怀疑!2.曹军在荆州的总兵力绝对不是少数。但有人就说了,曹军在荆州可能的确有二十多万兵力,但参与了赤壁之战的没有多少。可是我就觉得奇怪了,如果真的参与赤壁的兵力很少,而且也没有给曹军造成重大损失的话,曹操又何必在“赤壁小战”的失利之后马上撤回邺城呢?曹操南下征荆州的时候就是志在必得,而且内心深处还有要想借机统一南方的想法啊。这样的话,他何必受到一点点地小挫折就撤回邺城而间接地“放弃”荆州呢?贾诩就曾建议曹操要在取得荆州后慢慢发展,威慑吴、会,可能就可以使得江东不战而降,而曹操却不听他的话,在这时出兵了。(“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贾诩传》)不难看出,曹操不听贾诩的话要出兵,肯定打的是江东的主意,这样的话,他怎么可能不带大军一起上路呢?而且裴松之说“将此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手,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他也认为曹操趁着“新平江、汉”的气势,借“荆楚楫棹之手”大举伐吴的举动是合乎时宜的。可见曹操的确是出了大军和运用了大量的军资器械去攻打孙权和刘备的。再说了,还是那句话,受降荆州后,曹军前景一片光明,就在这千载难逢可以统一全国的机会前,曹操何必为了先锋5000人的失利就放弃了荆州南部大片土地,放弃了占领江东,统一全国的最好时机呢!?至于还有人提出的“赤壁之战中,曹操其实只是派了偏军驻于赤壁,而遇上了孙刘联军,故失利”一说,不也是解释不了曹操本人败退的事实吗?而且就算是《武帝纪》在给曹操开脱责任,护短,也没有提出过“赤壁之战不是曹操本人参与”这种荒谬的说法的。从这一点上,陈寿还是记载的很正确的。另外,赤壁之战后,周瑜说:“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也说明了赤壁之战之败对曹操影响甚大。而曹操于建安十四年“躲避”到老家谯县,不也可间接看出曹操在赤壁和江陵之战中威名扫地,“新官上任三把火”把自己的眉毛给烧了,使得朝廷中的反朝势力抬头,逼得曹操不得不颁布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来澄清自己没有不臣的非分之想的窘迫吗?而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赤壁的大败啊。而这个大败难道还不能说明赤壁之战的规模非同一般吗!?
另外我再提一下赤壁的兵力问题。陈寿为了给曹操护短,《三国志》的正文中没有一条写出了赤壁之战曹操方的实际兵力。而裴松之注引的江表传也只是说明了在荆州的曹军总共有二十三四万。那么到底最后和“五万”孙刘联军相遇的是多少曹军呢?我认为从“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和刘备的窘态和对周瑜实力的怀疑中可以看出曹军的兵力绝对不在孙刘联军之下。考虑到曹操曾在江陵休整过一个月。而且他所占据的只是荆州北半部。他留在各个城的守兵不会太多,大部分的军队还是在那一个月里集结向赤壁战场。因此我推测,被火烧的时候,曹操的兵力虽然没有所谓的二十多万,但至少也有十多万,这才是为什么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的原因。
结论:《资治通鉴》中赤壁之战的经过并没有被无理夸大,更不是无稽之谈。赤壁之战的确是一场以少胜多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役。
后记:赤壁之战的过程、结果历来就有定论。各代的历史学家和文人墨客不是傻瓜,史实早在千百年的怀疑和论证中得到了肯定。我们不能只看一些片面的资料,既不去论证其来源的可靠性,又不结合历代人士的研究结果,盲目地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看法。当然我们还是要提倡质疑的精神,但是不是可以在向传统挑战的时候多思考一些呢?
另外,从陈寿躲躲闪闪的笔法中,也可以看出赤壁之战对曹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阴影,他是不得不“违心”来记载曹操的过失的,否则不必记载自我矛盾的资料。陈寿先生正是用这种写法来告诉我们:其实赤壁之战还是一个大战,只是因为曹操大败的缘故,我不能详写啊。同时史官的良心又告诉我不能再为了曹操的开脱责任而直接歪曲和掩盖历史的啊。望后人能从我的记载中理解我的无奈和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