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三国中的大老粗将军——王平

曾与马谡一起驻守街亭的王平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没文化的将军,《三国志·王平传》说:“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王平虽然没有文化没有文凭,斗大的字识不了十个,但其军事才能以及做人的准则千百年来却是极其为人称道。

“失空斩”的故事人们再熟悉不过了,马谡的刚愎自用言过其实衬托出王平的严谨理智和非凡的军事才能,因此受到诸葛亮赏识,斩马谡后王平接替了参军职位,之后屡立战功,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最后官至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早期的王平本是曹操手下的一员战将,曹操征汉中时被刘备俘虏,拜为牙门将、裨将军。街亭之战,他谨记军师教导,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与马谡据理力争,无奈他只是副将。其后马谡大败,他收拾残兵虚张声势,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损失,还救出了魏延、高翔等。街亭失守,被斩的不仅马谡一人,还有将军张休、李盛,将军黄袭也被夺了兵权,而王平却受到诸葛亮嘉奖,职务得以晋升,这是为什么呢?

《三国志·诸葛亮传》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不喜弄险。《王平传》评论王平时说,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从朝至夕,端坐彻日。二人有着相同的性格,相似的为人坐标,可谓英雄相惜,诸葛亮欣赏王平的为人和严谨,王平确实也未辜负诸葛亮期望,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诸葛亮身死五丈原,魏延与杨仪内讧,魏延率军挡住蜀军撤退要道,王平叱责魏延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军士被斥退,逃离中魏延被马岱斩首,王平为稳定蜀军立了大功。蜀汉后期,老一辈的著名将领已先后去世,邓芝、马忠、王平这些后起之秀分别镇守蜀汉的东部、南部和北部,为蜀汉保家卫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王平虽然是“大老粗”,但人粗心不粗,从不对下属动粗,而且行文奏折颇有条理,深受诸葛亮赏识。王平从小生长在军营,在部队中摸爬滚打,由于作战英勇,被一步一步从基层提拔为高级军官,随着职务升迁,他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在行军打仗间隙不忘充电,经常命令手下文官给他读史,讲解汉以来的历史纪传,所以备知其大义,也从不以“大老粗”自居。另外,从《王平传》得知,他为人严谨,从不戏言,是非黑白极其分明,凡事从不似似而非,也不唯唯诺诺,不参与结党营私,不参与政治斗争,是一位耿直地道的军人。陈寿说他“性狭侵疑,为人自轻”,大概没有理解王平的处境,王平背叛曹操已经不忠不孝,投靠刘备也是被逼无奈身不由己,如此性格的人是断不愿落下“三姓家奴”骂名。同时因为不是刘备亲信又非诸葛亮圈中之人,他惟有尽职尽责为蜀汉卖力,别无所求,王平小心眼缺乏大将风范,固然与其学识有关,但了解其所处的环境以及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就会明白,没有文化的王平应该是极其自重的将军,这一点,无论历史与小说都可以证明。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