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里,大耳贼刘备好像没干什么大事。“三英战吕布”,主力是两个兄弟,他也就凑个热闹;“火烧赤壁”的时候,他大多时间都在女人的怀抱里;取西川,主要功劳是庞统与法正的。小说把刘备描绘成一位“仁义、爱哭、甚至有些懦弱”的人。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刘备的许多光辉事迹都被亲密战友给“抢跑”了。
刘备的亲密战友都有哪些人?与他“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自然要算,与他有着“鱼水关系(不是床上的那种)”的诸葛亮也要算,其他的战友都得往后靠。说起来匪夷所思,这些人跟刘备抢哪门子“功劳”啊?打下来的江山,到最后还不都是姓刘的!事实上,他们确实“抢”了刘备的功劳,起码也是“侵犯”了刘备的署名权。
著名的“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是关羽做的,与刘备没啥关系吧。但是,过了黄河之后,到了古城这个地方,关羽杀了蔡阳,这就让刘备感到窝火了:哪跟哪呀?蔡阳明明是咱老刘干掉的,跟二弟有什么关系呢?
小说里是这样写的,蔡阳听说外甥秦琪被关羽杀死了,要追到河北和关羽拼命。曹操知道他战不过关羽,不想任其白白送命,就派他去汝南和刘辟等领导的黄巾军交战。没想到曹操要留蔡阳的命,老天偏偏不想留,结果在古城还是与关羽碰上了,于是挺刀纵马杀向关羽。曹操的判断还真对,蔡阳真的不是关羽的对手,一通鼓还未敲完,“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
可是《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却又是另一幅光景:“(袁)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这段文字对蔡阳颇为不利,因为它可以证明作为专业军人的蔡阳,其本领实在不咋地,连卖鞋子的刘备都打不过,不给力得很。《三国志》是正史,所以说,确实是关羽“抢”了刘备的功劳。
在这之前,关羽其实还“抢”过刘备的一次功劳。在“曹操煮酒论英雄,关羽赚城斩车胄”这一回里,曹操任命车胄为车骑将军兼徐州刺史,他奉曹操之命,纳陈登之计在徐州瓮城边埋伏军士想在迎接刘备进城时将其杀死,却没想到自己被陈珪陈登父子给卖了。陈登按照父亲的安排偷偷给刘备送信告知了城中的情况,于是,关羽将计就计,装扮成张辽带领“曹军”前去叫城,车胄糊里糊涂开城迎接,一见面才知上当中计,战败逃回时又被陈登拒之门外,最终做了关羽的刀下之鬼,全家随后也被张飞杀尽。
历史上的车胄的确是车骑将军兼徐州刺史,也确实死在徐州,但杀死他的人不是神勇的关羽,而是演义中仁慈的刘备,被杀的原因也不是他要暗算刘备,而是刘备嫌他傲慢无礼。关于此事,历史记载是这样的:“太祖灭吕布,后任胄为车骑将军、徐州刺史。建安五年,左将军刘备杀胄,据沛以背太祖。”
另外一个好兄弟加亲密战友张飞,也“抢”过刘备的风头。当然,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许多人都已经知道了,那就是“鞭打督邮”。《三国演义》的描写很精彩:却说张飞饮了数杯闷酒,乘马从馆驿前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飞问其故,众老人答曰:“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我等皆来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门人赶打!”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张飞鲁莽粗豪,快意恩仇的性格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酣畅至极。遗憾的是,这个故事真正的主人公是刘备。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讨黄巾有功,拜官安喜县尉。督邮因公事到县,刘备去拜谒,门下不给通报,刘备直闯而入,捆绑了督邮,用棍棒打了二百下,解下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把他绑在拴马桩子上,弃官逃亡而去。从这段资料来看,刘备颇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二百年后的陶渊明是否受他影响也未可知。
武将之间互相“抢”功劳倒也罢了,有趣的是,一介文弱书生诸葛亮也跟刘备“争”了一回功劳。
众所周知有一句俗语叫“新官上任三把火”,说的就是诸葛亮在火攻上的三个代表作: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真实的情况是,在历史上,这三把火和诸葛亮有关的只有火烧新野,火烧赤壁是周瑜的杰作(即使在演义里,火烧赤壁也是由周瑜指挥的,虽然那东南风是诸葛亮借来的),而火烧博望坡的人则是刘备。
先欣赏一下《三国演义》中对火烧博望坡的描写: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云长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战不数合,张飞一枪刺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走脱。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后人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此段描写绝对精彩,但刘备导演的火烧博望坡却与之大不相同,因为刘备的做法并不是火烧敌军,而是自烧营屯诱敌深入,说的更准确些,就是假装战败引曹兵进入伏击圈。《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如下:“(刘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三国志李典传》也有关于此事的记载:“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曹操)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想来刘备也真是委屈的紧,在罗贯中笔下,他的好多光辉事迹都被他的结义兄弟、亲密战友给“抢”去了,地下有知,估计要骂人,他该骂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