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败走麦城”:
关老爷神不起来了,就剩下一条路:夺路西走吧,回归益州刘备大家庭。
江东军说:此路不通!
那温柔可爱的书生陆逊突然变成了索命的夜叉,提前率军攻占了宜都夷陵,卡住了西退咽喉,关羽无奈,只得占据了一座僻穷空荡的小城:麦城。
现在与瓮中之鳖也差不了多少,数百残兵,食无粮,马无草,居无所,寒无衣,守无器,弓无矢,问题是逃兵还在继续,谁不想逃个活命?国人名句:好死不如赖活着!
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兵无战意,将无守心!还有一线希望吗?
离得最近的蜀军是处于上庸的刘封、孟达军,可是关羽早就征调过他们来襄樊前线,人家一直以新收之郡,地方未安靖为由,拒不服从关羽这前将军的调动,以关羽对待同事的态度,这是正常现象,平素不烧香,病来何求佛?大难临头更别指望平素不理睬的他人。
孙权送来了劝降信,麦城的关羽可不是百万军中斩颜良的时候,岁月不饶人,环境心志大不同,只得用上了最后一个有失脸面的应急之计:诈降计。
关羽忍辱回书,假意应允考虑,夜里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自己率部潜出了麦城,更难堪的是出城后士卒一哄而散,才剩下十余骑随着关羽寻路西蹿。
谁知,孙权预先派朱然、潘璋等在关羽西逃的路上,于关羽十余骑人困马乏之时,突然一拥而上,关羽及其子关平竟被朱然、潘璋部在章乡生擒活。
孙权面对关羽父子的大骂不降,动了杀机,又欲把祸水引向曹操,便于建安十二月斩了关羽父子,砍下了关羽的人头,当作一份大礼远送给了暂居洛阳的曹操,好像是在告诉天下:是曹操指使我这么做的,要报仇去找根上的主凶啊!
这就是曹操刚回到洛阳就收到的江东大礼。
关羽是曹操近几年公开的对头,心中的大患,论说的确能称得上一份重礼,尤其孙权还附信一封,信中说的比做的更让曹操舒服。
孙权遣校尉梁寓入贡,信中正式向曹操称臣,称说天命归大魏,劝进曹操称帝,孙权愿永为藩属。
曹操近来头风病发作频繁,但还不至于无法辨别利害是非,对于孙权的真实意图曹操心里倍儿亮,怎样处理关羽的人头?曹操做这样的事可谓得心应手――配个木头身子,厚葬了不就是了?到时孤还要亲自去祭奠一番,总比当年的袁绍亲近些吧?毕竟关羽也曾做过咱的部将,立过大功。
对于孙权的劝进?曹操把孙权来信向臣下公示,当场表态:“是儿欲踞吾着炉火上邪!”――想品尝我曹某之烤肉串儿滋味?
周围的文臣武将们可就理解各有不同了,这种不费力能有大功于大魏朝的便宜事,怎么让孙权这小子抢了先?亡羊补牢犹未晚,再不紧跟后悔迟!大家也顺杆爬吧。
侍中陈髃、尚书桓阶(资治通鉴记载为侍中陈群)等与谦虚的魏王争辩:“汉朝的气数已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殿下功德巍巍,人民群众心中的红太阳啊,连孙权在那么遥远的地方都称臣献芒果――这是天人的人民都爱你呀,殿下应当顺潮流,跟形势,宜正大位,还疑虑什么?”
曹操回答的挺暧昧:“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就是在告诉大家:我就占个第一代领导人的名分就满足了,以后的建国大业就看第二代领导人的了。
曹操不敢废汉称帝是无疑的,原因也极为简单:天下还没有一统,这样做对将来的统一大业不利。
那么,曹操现在做对了吗?曹操假如真做了皇帝对他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弊?对天下的老百姓呢?是上天派来了救世主,还是阎王殿下放来了索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