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烈顾士多(1914―1940)原名百汉。河南罗山(今湖北大悟)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2团副团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顾士多烈士简介
顾士多烈士是河南罗山(今湖北大悟)人,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后,留鄂豫皖边区坚持长达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曾任红28军手枪团中队长、鄂东北独立团团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任新四军第4支队9团团长,率部挺进皖中对日作战。1938年5月17日,指挥所部于巢县蒋家河口伏击日军,取得新四军成立后对日军首次作战的胜利,揭开了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帷幕。1938年秋,部队整编,调任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副团长。1939年9月,入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结业后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2团副团长。参与指挥棋盘岭、范家岗、潘家园、东阁镇对日作战数十次。1940年8月,在安徽省无为县石涧埠反击日、伪军“扫荡”的战斗中,中弹牺牲。
顾士多烈士平生经历
顾士多烈士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在党领导的“黄麻起义”的影响下,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参加农会、赤卫队工作。
1932年7月,在国民党第四次“围剿”鄂豫皖苏区时,携新婚妻子及全家跑去黄安七里坪,参加了红二十五军运输队。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奉命西征。他留在苏区,被编入红二十八军二二四团二营任机枪手,不久成为全团优秀射手。1935年,调军部手枪团任机枪班长。
(烈士无存世的照片)
1936年10月,被任命为手枪团二分队队长,带领二分队消灭了鄂东北最顽固的易马畈反动民团,亲手活捉并处决了其头目易本应。
1937年春,鄂东北独立团第三次组建时,被任命为团长。他率部活动于黄安、麻城、光山、罗山、孝感、信阳一带。此间,敌人集中30万兵力疯狂地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一个月的“清剿”,他率部坚持鄂东豫南的游击战争,积极配合我主力部队,多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阴谋。在艰苦的游击战争环境下,他带领的独立团遭数倍于我的敌人的围追堵截,部队常是翻山越岭,东游西击,有时,一个晚上要跑几座山,经常吃不上饭,睡不好觉。困了就地一卧,饿了扯把野菜充饥。在深山密林的游击生活中,他写下了“高山陡峭过往多,胜利凯旋放声歌,青山密林乐常在,英雄一逝滴水落”的诗篇,体现出对险恶环境的蔑视,对战斗胜利的信心。
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奉中央指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四支队,下辖七、八、九团。九团由鄂东北独立团和八十二师特务营组成,他任团长。1938年3月,新四军四支队奉命东进抗日。当时,九团驻安徽舒城盛家桥一带,顾士多带领全团指战员,广泛发动当地人民,结成抗日统一战线,打击奸商和土匪。5月,他率九团一部在安徽巢县蒋家河口伏击日寇汽艇,炸沉敌船,歼敌20余名,打响了新四军四支队抗日作战第一枪。10月,四支队九团编入七团,任副团长。他率二营活动在舒城至桐城公路一带,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军运计划。在舒桐公路交界处的大小关战斗中,他指挥全团消灭日寇一个中队,炸毁军车17辆,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1939年3月,九团恢复,他任副团长。同年6月至次年4月,被选送去皖南军部教导队第一期干部学习班学习。
1940年6月,调江北游击纵队,任二团团长。8月中旬,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孙仲德派他与无为县委书记胡德荣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他带一个连从无为西乡大仁家山出发,行至东乡麻承坝邹家列时,遇到一股伪军从北向南而来。他命令一个班掩护县委书记胡德荣,其余的人埋伏在村头路旁,待伪军临近时,他手持驳壳枪一跃而起,带领战士冲向敌人。不料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当即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