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光绪时'古董炮':竟然成解放战争我军秘密武器

钩沉我军浩瀚战史,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故事不胜枚举。下面这则故事或许能给那些自认为装备不如人的官兵带来一些启示。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喜悦还没从全国军民的心头散去,国民党反动派便迫不及待地跳起来,要求解放区的新四军、八路军“原地驻防待命”,“勿擅自行动”,意思是只准国民党军队受降,向抗日军民争夺抗战胜利果实的企图昭然若揭。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领导人明察形势,迅速对解放区抗日武装接受日军投降问题作出具体部署。

根据内战一触即发的严峻形势,陈毅指示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集中力量,向驻地所及的日伪军发起大反攻。9月初,叶飞奉华中局电令,率第4纵队及部分浙西地方武装挺进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发起双林战役。

双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古镇,拥有旖旎的水乡风光,位于吴兴县的东部,是吴兴通往桐乡、嘉兴和德清的水上要道。盘踞这里的伪军第34师在外围修筑了坚固的碉堡,妄图负隅顽抗。伪师长田铁夫原是顽军的一个团长,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趋炎附势。他早在黄桥决战时,迫于新四军的声威,率部起义,后来受不了新四军的严明纪律,拉着一伙人投靠了日军,爬上了伪第34师师长的位子。

9月9日,我军第11支队攻占吴兴的香山。接着,一鼓作气攻克太湖边的大钱、织里;次日,第10支队向德清县新市镇发动攻击,部队以强大的攻势连续摧毁伪军碉堡十余座,解放全镇。战至13日,双林外围的据点被一一拔除。叶飞见“火候”差不多了,亲自指挥第10、第11两个支队从东西两个方向会攻双林镇。

战斗打响后,第4纵队司令员廖政国率10支队由水路经菱湖至双林附近登岸。敌人的碉堡异常坚固,我军的火力难攻克,官兵们心急如焚,心想,要是有大炮就好了。廖政国似乎猜出大家心思,手一挥:“把平射炮运过来!”有一个连真的抬来两门炮,战士们扭头一看,哭笑不得,与其说是炮,倒不如说是古董,炮管都是绿锈,没有膛线,更没有炮栓和炮架。这能打吗?

廖政国没有理会大家怀疑的目光,立即叫炮手架起炮,“轰轰”几炮,几座碉堡应声炸出了大洞。嘿,还真管用!战士们信心大增,一鼓作气冲了上去,很快端下了敌人的火力点,攻下了工事坚固的盛林山。战后大家才得知,这两门炮和炮弹均制造于光绪年间,是群众在地里挖出来送交给部队的,没想到经过我军修械所修械师的精心改造和修复,在千钧一发之际竟成了战场上的“功臣”。

15日凌晨,倾盆大雨。叶飞一声令下,第4纵队冒雨向双林镇发动总攻。大雨中,本就六神无主的伪军更加垂头丧气,双方交火不到两个小时,第4纵队的突击队就泅渡过大河,插入镇中。上午8时许,双林镇宣告解放。伪第34师除驻在外地的两个营外,全部被歼,生俘伪军师参谋长以下1200余人。

回首此役,老炮扬威无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装备固然是战斗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我军官兵敢打必胜的意志和灵活机动、机敏睿智的战术思想是任何装备都无可替代的。时至今日,我军的装备早已日新月异,一批批高科技装备不断列装,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不断挖掘老装备的潜力,这样不论是老装备还是新装备才会发挥出其最大的威力。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