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这个刚登上皇位没几个月的年轻皇上有着雄心壮志,他一心想削弱诸皇叔的权力,以此巩固自已的政权。不料,这个政策付诸实施后,造成藩王叛乱,致使他的皇位被夺。那么,朱允炆的削藩大计究竟是什么的,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呢?
说到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政治背景。朱元璋刚当上皇帝时,就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标是马皇后所生的长子,即建文帝的父亲。为了培养皇储,朱元璋花费了大量心血,而这位太子也不负重望,被后世的史书描述为仁孝、温和以及有儒士风度的人。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位饱学的太子在三十七岁时突然死去了。朱元璋非常伤心,又立了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准备让他将来继承皇位。
朱允炆本性慈善,喜欢儒学,崇尚文冶,向往儒家的仁政,而乱世中崛起的明太祖朱元瑋则是以强权、重典治国。建文帝对于祖父重典治国所造成的社会压抑气氛深有体会,所以登基后着手改革整顿,力图创造出祥和的社会氛围。然而,建文帝太年轻了,他不但书生气十足,而且性格腼腆,不像他的祖父辈们是从战火中锻炼出来的,因此缺乏做皇帝必备的勇气和果敢,再加上是匆忙之间被立为储君,所以对于治国之道懂得不多。即位后虽然他很努力地进行改革,但朱元璋严刑暴政时所留下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因此而缓和多少。在他的一系列改革中,处置最不得当的就是削藩的问题。最终也招致覆亡。
公元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为王,将他们分别分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王位世代承袭。这些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很大的特权,虽然对境内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管辖权,但毎人都有三支辅助部队,人数在三千至一万五千之间。
朱元璋为了确保对分封诸王国的控制,在《祖训录》中定下了一系列约束诸藩王行为的规章条例。其中有一条这样的规定:在新皇帝登基后的三年时间内藩王们不准来朝廷,只能留守在藩王国;不过,如果朝廷“奸臣”当道,诸王可以集结自己的兵力,以便随时听候新皇帝诏令,但在完成驱逐奸佞任务以后,仍要立即返回封地。在这些条例中,最重要的也是后来燕王起兵的理由是:明太祖对后人们下了严厉的警告,严禁他们对训示有一丝一毫的改动;如果有任何违犯者,甚至皇帝本人,他们也可以群起而攻之。本来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儿子们前往各地为王,目的是让他们作为皇室的屏障,抵御外部侵略或是镇压内部叛乱。可是,这些藩王因为被赋予了很大的权力,手里又握有重兵,很快就成了新皇帝朱允炆的心腹之患。
其实,削藩本没有错,错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方式不对。就在建文帝登基的这一年,刚刚处理完朱元璋丧事的他,便派出一支军队奇袭了周王朱楠的封地开封,把朱楠逮捕起来,废为平民发往云南,藩王们被这种像对付叛逆一样的严厉手段惊得惶恐不安。随后,建文帝又找各种理由相继处置了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撤销他们的封国。仅一年的时间,五个举足轻重的藩王就被收拾了。这种暴风骤雨般的处置方式,让其他藩王人人自危。封地在北京的燕王朱棣也感到心惊胆战,深知自己被处置的那一天就要来了。
建文帝削夺诸王的权力使得他与燕王朱棣发生了公开的冲突。在藩王看来,新皇帝想削夺分封诸王享有的特权的行为严重地违反了《祖训录》。可是,建文帝最终还是决定走完削藩的道路,这样便给了燕王举兵的借口。其实,燕王表面上是要恢复王朝原来的制度,实际上是要牢牢把持着自己的权力和影响。
燕王朱棣本来就怀有异心,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加速了朱棣的夺权进程。朱棣听从了下属的劝告,终于下定决心铤而走险。然而,起事是需要时间准备的,不可能立即起兵。这时,令人疑惑的事情出现了,建文帝在对燕王的处置上表现出了优柔寡断的一面,以致坐失良机。他派人秘密监察燕王的行动,燕王得知后,就假装精神失常,整日装疯卖傻、胡言乱语。在此之前他采用严厉手段处置的那些藩王,都是因为那些藩王确实有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使得他出师有名。可是,他却没有抓住燕王的任何把柄,而燕王反而因为镇守边疆还立有大功。这时,他又得到这样汇汇报,更加犹豫不决,有些于心不忍了。因此,对燕王的处置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就在建文帝犹豫不决的时候,燕王已经开始在自己高墙深院的王府内训练士兵、制造武器了。
后来,经过燕王几番苦苦请求,建文帝竟然放回了燕王留在南京做人质的几个儿子。这个时候,燕王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兴奋地喊道:“上天助我也!”
双方的正式敌对行动爆发于1399年,那时有个效忠于建文帝的官员抓到了属于燕王藩国的两名下级官员,以煽动罪把他们送往南京处死。燕王闻知,当即利用这个机会,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以“清君侧”为名,开始了他争夺皇位的行动。
到了这时,建文帝才如梦初醒,然而为时已晚。朝廷和燕王之间一场持续三年的军事对抗由此爆发,史称“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