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元朝铁骑横扫欧亚,为什么两征日本都失败了?

在中国周边的国家中,日本可算是最特殊的一个。要说一衣带水,友好邻邦,必少不得日本,证据自然是阿倍仲麻吕和鉴真大师。要说世代冤仇怨,日本更是首当其冲,从倭寇之乱、壬辰战争、甲午风云直至十四年抗战,尸山血海。

腊六丸所著的《忽必烈用兵日本》中所描述的元朝两次征伐日本之战,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

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百年未通中国,如果日本向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于增加元帝国的权威性,对忽必烈巩固权力颇为有利;第二,当时元帝国正在对南宋发动最后的进攻,而日本是南宋的重要贸易伙伴。从切断其外援的角度,获得日本的臣服颇为重要。第三,元军征服朝鲜半岛后,高丽“三别抄”军发动起义,曾寻求日本方面的支持,忽必烈感到了镰仓幕府对自己的威胁。

日本凭着自己独有的地理位置,从来没有被中原政权征服过,这并不是说日本多么强大,而是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让中原政权无法征服日本。

蒙古曾横扫欧亚大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两次入侵日本,都遭到惨重失败。蒙古人对日本的进攻起因于日本不肯臣服于蒙古帝国。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称臣纳贡,高丽国王也致书日本人要求他们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轻蔑地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冒犯,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当然不能容忍,毅然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日战争。

第一次蒙古入侵日本是在公元1274年。进攻日本的远征军从朝鲜扬帆出海,驶往九州岛,远征军共两万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丽人大约各占一半,还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汉人。远征军的统帅为蒙古人忽敦,两位副统帅为高丽人洪茶丘和汉人刘复亨。元军航行至博多湾,首先攻占了对马岛和壹歧岛,然后分三处在九州上岸攻入内陆。三路入侵军队中,一路为主力,两路为策应,主力部队的登陆地点大约在长崎附近。面对第一次“蒙古来袭”,日本镰仓幕府调集部分正规军迎战,九州沿海各藩也紧急组织武士和民兵参战。惨烈的战斗进行了二十多天,刘复亨在激战中阵亡,元军折损大半后退回海滩依托回回炮防守。至此元军伤亡惨重,败局已不可避免,由于箭和粮用尽,无法继续守住阵地,元军只得登船撤退。

第二次是在忽必烈灭亡南宋后,便开始入侵日本了,这时候元军又是兵分两路,一路从朝鲜出发,另一路从浙江出发,这一次进攻日本,元军比较认真,一共有20万军队,因为当时很多元军都是收编南宋的,所以这次人很多,日本看这来势汹汹的阵势。举国上下在海边修石墙,很多日本人都是来玩命的,不玩命也不行,于是元军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很多高级将领也都战死了,这时候上天又不作美,当时是8月份,估计是大台风,很多蒙古舰队都被毁了,于是很多元朝军队当了俘虏。

日本的历史上有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名字: 神风。日本人从此对神风坚信不疑,

神风也成了在紧急关头挽救日本民族的最后一丝希望。日本广泛流传着这样的传奇故事:"神风"在元朝时期曾两度施威,摧毁蒙古人侵者的舰船,将日本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此后数百年中,日本人一直对"神风"顶礼膜拜,兴起了大规模拜神的活动。

元军远征日本出师不利,并不是被日本人打败,而是被台风摧毁。忽必烈不重视气候对战争的影响,选择台风多发的季节进攻日本,结果使元军成为台风的受害者,导致十几万人丧生。

忽必烈不了解气象是元军两次远征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台风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当时,台风掀起的狂涛骇浪可以吹翻任何船只。我国北部沿海和日

本沿海的台风多数发生在每年的5至12月,而7至9月是台风多发季节。忽必烈对此毫不知情,第一次选择11月远征日本,第二次选在7月底渡海作战,结果两

次都不幸遇上了台风,从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然究其原因也不能尽归于一点,所以列其一二以说之:

一是第一次进攻日本时兵力不足。兵力不足的原因除了多线作战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忽必烈并没有把当时军事实力较强的日本当回事。

二是跨海作战保密不严。两次入侵日本都不是突然袭击,攻其不备,而是日本事先都得到可靠消息,作了充分的迎战准备。

三是天公不作美,飓风帮了日本的忙。

四是蒙古在战术上没有丝毫的优势,其擅长陆地作战,而征讨日本则为跨海战争。可这两次战争中蒙古人偏偏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一直未能突入内地居民区,自然不可能有掠夺之地。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