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抗日名将吕正操:新中国最后一位辞世的开国上将

战争是瞬息万变、你死我活的竞斗,两军对垒如若没有十分把握,也得有八九分胜算才能一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过智勇双全的将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也能险中取胜。被中央军委誉为“平原游击战坚持村落防御战的范例”的掌史村之战,是吕正操直接指挥的。

1942 年6月11日,部队正开饭,掌史村外突然响起了密集枪声。吕正操立即下令:“部队马上进入工事。一、敌人进攻只许用步枪和手榴弹还击;二、非紧急情况不准 使用轻机枪;三、没有上级命令不许出击;四,绝不许用重机枪和迫击炮,不能让敌人摸清我们的实力,更不能暴露我们是冀中的主力和领导机关。要‘装孙’示 弱,同敌人打一场‘蘑菇战’、‘顶牛战’。”

不久,蓄意报复的400多个日本兵骑着东洋马接近村庄,接着又调来增援部队包抄了掌史村。几个压不住火的营、连长接连跑到指挥部请求用重武器还击,吕正操说:“不能妄动!一定要坚持到傍晚!绝不允许拿战士生命去冒险。”

晚上7时左右,原野逐渐被黑暗笼罩,此时吕正操下令出击,战士们一个个如下山猛虎操起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向敌人猛烈开火。当晚9点战斗结束,我军以一个团的兵力保卫了领导机关的安全,此仗敌人伤亡300多人。

吕正操在冀中平原站住了脚,建立了受老百姓拥护的抗日民主政权,老百姓和军队水乳交融,军民抗日士气大振。

熟悉军事地理的人都知道,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缺少天然屏障,历来被兵家视为死地,尤其是面对拥有汽车、装甲车、骑兵的敌人快速部队,平原的地形更是有利于敌而不利于我。但是冀中地区战略位置特殊,谁能保有这块土地,谁就握住了胜利之神的手。

开 始敌人并没有把吕正操这位青年将领放在眼里,直至共产党在冀中平原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创立起来后,敌人才恐慌起来。冀中的抗日部队和人民武装不仅直接威胁 着他们盘踞着的大城市,而且严重破坏了他们“以战养战”的阴谋。于是日军任命鹰隼式的冈村宁次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对我根据地采取了割裂、封锁政策,并利 用各种手段制造无人区,妄图切断军民联系。

吕正操指挥冀中军民以多种战术与冈村宁次周旋较量:有时对敌人猛然袭击,使之束手无策;有时避敌 锐气蓄盈待竭,使之入我彀中。并在游击战、运动战的原则下,衍生出地雷战、地道战、开门战、麻雀战、交通战等等,打得出神入化,美国驻华使馆武官、美联社 记者韩森说:“明天,中国军队很可能以此为根据地,进而收复北平和天津,收复华北的失地,收复东北富饶的田野和森林。”

1942年5月1 日,冈村宁次下了最大的赌注,集结9万日军和伪军,配合飞机、坦克、大炮对冀中进行“十面出击”、“铁壁合围”式的“五一大扫荡”,妄图两个月时间摧毁冀 中抗日根据地。这期间敌人在冀中8000多个村庄建军事据点1753座,挖封锁沟4187公里,把冀中区分割成2670多个小块。此时吕正操和政委程子华 将部队巧妙地化整为零,组建成灵活机动的武工队与敌人周旋。在“大扫荡”的两个月中,大战272次。在与敌酋冈村宁次斗智斗勇中,吕正操从容对敌,胜利跳 出敌人的包围圈,以“脚丫子闪电战”使冈村宁次的“铁壁合围”破产,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抗日战争是中国从弱国地位站立起来的重大转折。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举行了投降签字仪式,号称日本军界铁腕人物的冈村宁次低头盖下战败国印鉴。以后,吕正操挺进东北,作为非主力部队参 加了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的工作,凭着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赫赫战功,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人们尊称他为“抗日名将”,对此年逾百岁的吕正操 说:“我不过是战争的幸存者,老百姓才是真正的英雄。如果没有冀中人民的英勇战斗和流血牺牲,我们这些人能不能剩下来就很难说了。如今我们胜利了,绝不能 忘记曾经付出无比重大代价的人民!”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