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战争游戏里,没有装备刺刀的火枪手都被设定为高远程输出、低近身格斗的脆皮角色。出于平衡性考虑,游戏设计者的这种设定自然是无可厚非。但是在热爱军事历史的玩家群体中,却不免会因此产生这样一个认识:像火枪手这样的远程部队近战效果近乎垃圾。
▲游戏《火与剑》的截图
产生这种认识是既有道理,也并非完全正确。说有道理,是因为在真实历史上,明代军事家
戚继光在他的《练兵实纪》中对其军中的火枪手,也就是鸟铳手的近战能力是不指望的。请先看一下鸟铳手的装备:
鸟铳手:每名长刀一把,鸟铳一门,搠杖一根,锡鳖一个,铳套一个,铅子袋一个。药管三十个,备征火药每出三钱,备三百出,另备药六两,共六斤。铅子三百个,火绳五根,每局铅子模一副,椰瓢一个,子药合口配搭,照骑铳例。
▲《纪效新书》里的鸟铳手装备
不难看出,在戚继光的构想中,鸟铳手身上没有盔甲护体。这样一来,在与有盔甲的敌人进行肉搏战的话,必然会吃亏。用戚继光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若身上盔甲坚好,就被他戳砍我一下,不能伤入。我就手艺拙,第二下也杀到他身上。”而没有盔甲的一方被戳砍一下,必然是非死即伤。
▲《纪效新书》里的鸟铳手装备
当时的鸟铳虽然是“较中,虽弓矢弗如”、能“洞重铠而无坚可御”的利器,但毕竟还存在着操作繁琐、装填缓慢的弱点。鸟铳手被敌人,尤其是快速机动的骑兵近身自然是不可避免之事。关于这一点,在日后的万历援朝战役中就有表现。《李朝实录》就曾记录了以鸟铳为主要武器的日本侵略军在明军骑兵打击之下是如何溃不成军的:“倭奴所恃, 唯鸟铳。 然三发之后, 卽难继矣, 其兵虽众, 强者无几, 但杀其前行一二百人, 余皆望风遁矣”;“ 臣曾从(道山)〔岛山〕之战得见, 麻贵所率㺚子二百余名, 皆持环鞭, 乱打如雨疾雷, 不及掩耳, 铳筒亦不暇放。”
▲《纪效新书》里的长刀插图
那么,戚继光对于这种情形又会作何安排?答案就是从战术配合与武器使用这两方面,增加鸟铳手在战场上的生存几率。首先戚继光规定使用鸟铳的铳手要与使用冷兵器的杀手相配合,“今当先将铳手交与杀手,临阵放不如法,违令先发,径听杀手割耳,回兵查无耳者斩。铳手若亡,杀手偿命。”杀手既要监督铳手放枪是否得法,又得保证临阵交锋之时铳手的人身安全。这其实就是延续戚继光在平倭时所用的“鸳鸯阵”,手持不同器械的士兵在战斗中相互节制保护的原理。在武器上,戚继光之所以给每名鸟铳手长刀一口,是因为这口长刀不是一般的长。
▲鸟铳手在与草原上漂浮不定的游牧骑兵作战时,还可以借助车营结阵保护,不过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刃长五尺的长刀在阵战之中由于“强者不得先进,弱者不得退后。”“势如蜂拥攒队而前,一步不可挪移退跳”,故而并不能闪转腾跃,发挥其长度上的优势。但是由于长刀需双手使用,所以器利力重。长刀在一对一的战斗中,用作鸟铳手的自卫武器,倒还是可以占上“一寸长一寸强”的优势。这样一来,火枪手也并非完全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待宰羔羊。
和戚继光同时代的明代火器专家赵士祯,他在火枪手近战的问题上则是选择采用在火枪本身上做文章的方法。例如他在从西域传来的噜密铳的枪托尾部增加钢刃,使其可充作斩马刀使用。
▲1992年的电影《最后的莫希干人》里也有这样一把枪托尾部可以当刀用的家伙。
在1630年刻印的《兵录》一书中,记载了明人对刺刀的认识,书中将刺刀称作“铳刀”。这是一种早期的塞入式刺刀,上刺刀的方法就是将铳刀的尾部直接塞入枪口,这样就使得火枪变成一杆短矛。
▲铳刀
无独有偶,在亚欧大陆另一端的欧洲,火枪手如何近战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一位叫做沃尔豪森的军事理论家对此相当有想法。在他的兵书里有这样一幅插图,图上的火枪兵从剑、枪托、头盔、火绳枪支架、弹药带、拳头,有什么武器就用上了什么。最后的画面与其说是两个军人在打仗不若说是莽汉对殴,简直喜感。不过谁又能保证这场面不会真实上演呢?
▲沃尔豪森的兵书插图
伟大导师恩格斯在他的那篇《步兵》里总结了了十六世纪的火枪手的装备与战术:“火枪手佩戴有短剑,但没有护身器具,他们或成散开队形与敌人互射,或成特殊的疏开的队形扼守防御阵地,或在这种阵地上为长矛手作攻击准备。”;“火枪手在白刃战中不能自卫,所以经常配置在能够退到长矛手后面隐蔽的地方。于是,他们有时配置在两翼,有时配置在四角上;最常见的是在长矛手的方队或纵队的四周,围以一列火枪手,同时,火枪手受到后列的长矛手的保护。最后,把火枪手配置在长矛手两翼的原则被广泛采用”。
▲一本十六世纪小册子上的军阵排列,p代表长枪兵;o代表翼侧火力;h代表长戟兵
从这一层来说,在当时,东西方的火枪手事实上都需要有肉搏兵种保护。但是恩格斯继续写到: “在十七世纪下半叶,长矛手的人数比火枪手大大减少了,因为从长矛手丧失全部进攻力量时起,火枪手就成了步兵的真正的攻击力量。此外,人们发现当时最厉害的骑兵——土耳其骑兵——经常突破长矛手的方队,但是他们的攻击也经常被排成一线的火枪手以准确的射击所击退。因此,帝国的人便在自己的匈牙利部队中完全废除了长矛,而有时用chevauxdefrise〔拒马〕来代替它,这种拒马是到战场上才装配起来的,并且拒马上的尖刃由火枪手携带,作为他们常备装具的一部分。在其他国家中也有同样的情况,军队作战时根本没有长矛手,火枪手在受到骑兵攻击的威胁时,凭借自己的火力和骑兵的支援来抵抗。”
火枪手携带的拒马尖刃实际是叫做swine’s feather的一种顶端带有矛状尖头的火绳枪支架,可以翻译为“野猪矛”。 图中最左侧就是带有矛头的火绳枪支架。
▲这张图上可以看到一个火枪手也夹带着一根这样的支架
尽管有了这些措施,欧洲火枪手们最终还是采用了刺刀作为最好的肉搏冷兵器,清一色的燧发枪加刺刀彻底终结了军队中使用单一冷兵器的部队:“但是彻底废除长矛,还是有赖于如下两种发明:大约在1640年法国发明的、并于1699年改进为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一种方便的武器——刺刀,以及大约在1650年发明的燧发机。刺刀当然不能完全代替长矛,但它还是使火枪手有了一定程度的自卫能力。而在这以前,人们认为火枪手通常是靠长矛手来保护的;燧发机简化了装弹过程,这样就不仅能用快射弥补刺刀的不足,而且能以此取得大得多的战果。”
▲在战斗前,数名火枪手可以用他们的支架拼装成图中的拒马来阻挡骑兵的攻击
尽管有了这些措施,欧洲火枪手们最终还是采用了刺刀作为最好的肉搏冷兵器,清一色的燧发枪加刺刀彻底终结了军队中使用单一冷兵器的部队:“但是彻底废除长矛,还是有赖于如下两种发明:大约在1640年法国发明的、并于1699年改进为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一种方便的武器——刺刀,以及大约在1650年发明的燧发机。刺刀当然不能完全代替长矛,但它还是使火枪手有了一定程度的自卫能力。而在这以前,人们认为火枪手通常是靠长矛手来保护的;燧发机简化了装弹过程,这样就不仅能用快射弥补刺刀的不足,而且能以此取得大得多的战果。”
▲图为:装备燧发枪英格兰正规军与苏格兰人的克罗登之战,这场战斗英军阵亡50人,受伤259人;苏格兰方面伤亡数字为1500——2000人。这样的伤亡比率还会跟随红衣军出现在世界上其他未能跟上军事技术步伐的地方。
最后再来看看三种有点特色的火枪手,他们都是装备了什么兵刃又有何本领能与专业步兵对抗。
在东欧,俄国的沙皇手下有一群打扮有如圣诞老人的射击军。他们的招牌武器是一柄即可以充当射击支架,又能拿来近身格斗的月刃斧。这件粗重的兵器配上毛子那粗野的作风,敌人恐怕都得要还未交手,光是看上两眼心里便先要胆怯三分。另外,和明军一样。当他们应对来自南俄草原上的克里木鞑靼人时,也会用上叫做“移动城”的野战工事来给屏蔽游牧骑兵的箭雨。
现代人笔下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新军军官。虽然实际上不可能一个人身上装备这么多件武器。但是,奥斯曼新军的士兵都接受过各种武器的训练,战前可以根据去武库提取自己得心应手的装备,这样就能在战场上随时从archer转职saber、lancer。在十六世纪,他们的纪律性和武艺不知比欧洲的同行们高出到哪里去了。
一种名为火枪手的另类近卫军——法国王家火枪手。按照作战方式划分,他们其实应该算是一种既能骑马冲锋又能步行作战的职业武士,但却顶着火枪手的名号。你如果要问他们用什么武器来肉搏,答案就是图中的那柄细剑。在大仲马的小说《三个火枪手》里,国王的火枪手们都被描绘为法国顶尖的剑术高手。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hg。任何媒体或者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铸剑师老郑的私人号:lqzjsz ☜长按左边字母复制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lbqyjs ☜长按左边字母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