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3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个71岁的老人,中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东渡日本,作为清朝政府的特命全权大使,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日本是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朝野对此欢欣鼓舞,外相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之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几亿日元,本国全部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一想到现在会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和私人都觉得无比的富裕!”战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扩张,为其在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伏笔。
很多人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日本及其支持者实力强大,中国不具备赢得反侵略战争的条件,由此强调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奋发图强,提升国力,才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这个观点自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就甲午战争而言,仅作此分析还嫌不够,也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容易陷入“武器决定论”的误区,应该进行更全面、更准确的分析。
实际上,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从军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22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很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不像鸦片战争时大刀长矛对坚船利炮那样悬殊,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也就是说,甲午战争中国之败,并不是败在军事力量上。
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靠近中朝边境的大东沟一带海域相遇,一场震惊中外,对甲午战争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大海战爆发了。投入这次海战的中日舰队实力如下表:
军舰总数鱼雷艇数 铁甲舰 半铁甲舰 重炮 轻炮 排水量
中国舰队 14 4 6 0 21 141 3.5万吨
日本舰队 12 0 1 2 11 209 4.1万吨
可以看出,双方舰队的实力不相上下。北洋舰队的优势是铁甲舰和重炮较多,其中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无论装甲、吨位、火炮口径都是当时世界领先、远东一流的战舰。日本舰队的优势是舰速较快、机动性强。单纯从军力上看,中国舰队还略占优势,但海战的结局却是相反。北洋舰队被击沉5艘军舰,受到重创;而日本舰队未失一舰,只有几舰受伤。
那么,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是战争失败的政治原因。
当时的清朝,早已失去开国初期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气象,落日的辉煌已经完全消褪,远远地被抛在世界潮流的后边。体制陈旧、政治腐败,在内忧外患中迎来了它的末日。
清朝末年,国家四分五裂,如同一盘散沙。军队和军事工业分属几个洋务集团,带有封建割据性。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形成了李鸿章的北洋、淮军;张之洞的南洋;曾国荃、左宗棠的湘系。他们把各自的军队和军事工业作为本集团的私产。李鸿章特向朝廷申明“金陵机器局、江南制造局乃是淮军命脉关系所在,诚不敢轻以托付。”各派系之间畛域分明,相互倾轧。兵部左侍郎黄体芳参奏李鸿章说:“是水师(指北洋水师)并非中国沿海之水师,乃直隶天津之水师;非海军衙门之水师,乃李鸿章之水师。再阅数年,兵权益盛,恐用之于御敌则不足,挟之于自重则有余。”此言虽有偏激之处,却也道出部分实情。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中“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专为直隶、满州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
中央政府控制力减弱,地方和军队便自成体系,各行其是。加之列强进行渗透,在中国培植代理人,派系更为复杂。平时争权夺利,战时互不配合。日军在荣城登陆,李鸿章因为那是山东巡抚李秉衡的防地而置之度外。等到荣城失守,威海危在旦夕,李秉衡又因为那是李鸿章的领地而漠不关心。南方调来的援军又不归二李节制,于是出现了威海孤军作战,得不到增援的奇怪情况。中国军队因为门户之见形成的互不统属、各自为阵给日军造成了极大便利,使其各个击破的战略每每奏效。宫廷、官员的权力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们再来看看导致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点:
1、中国军队其实投入的兵力并不多。甲午战争,中国军队投入作战的部队基本上只有李鸿章自己的亲信部队——北洋防军(即以前的淮军)和老湘营(湘军余脉),总兵力不过四五万人,比日军其实还不如。当时清廷内部斗争激烈,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派敌视李鸿章,视其为“权臣”,力图利用甲午战争将之打倒,所以处处给李鸿章拆台。比如山东战役中,日军企图歼灭威海卫的北洋舰队,清流掌握的山东清军陆军并不积极救援北洋水师,反而坐视北洋水师覆没。
2、北洋舰队失败,丧失制海权。黄海海战后,中国海军放弃制海权,日军可以利用海军在中国千里海岸线任意登陆。还是山东战役,当日军主力进攻山东的时候,北洋防军主力还在辽东与日军激战,根本无力顾及山东。
3、日军战略正确。日军曾制定计划,将主力送到华北与清军主力决战,这明显是疯狂的。一旦日军主力登陆中国本土,清流就不可能继续和李鸿章内斗了,势必团结起来对抗日本,日军将面临中国陆军绝对优势兵力的攻击,胜算不大。同时,日本当时国力不强,长期的战争已经让日本经济濒临破产,无力继续维持战争了。而且,当时辽东地区的北洋防军也开始转入局部反攻,聂士成部在摩天岭取得大捷,标志着前线的中国军队开始逐步扭转不利态势。这个时候如果战争继续下去的话,对中国是有利的。可是日本当时十分清醒,乘胜收兵,没有给中国人翻盘的机会。
大清帝国一战而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