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弗雷德里克·路易斯·安德森上将,“大礼拜”行动中最具影响力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到“大礼拜”空袭时,他一直担任美国驻欧战略航空队副司令。
2月26日,这是“大礼拜”以后的首个“黎明”。第七天,一个低压区移到了欧洲,到此为止,帷幕已经降下。这是一张比喻意义上的帷幕。一场跨世纪的空袭已经落幕,而成就它的仅仅是这天气史上的“怪现象”,以及那些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点的盟军。
这也是一张字面意义上的帷幕。在一个月的大半时间里,阴冷的天气导致云层像斗篷一样笼罩着欧洲大陆。代号为“论证行动”的大规模空袭结束了。
1944年2月,在美国媒体的渲染下,“大礼拜”被几场重大陆战夺去了光环——安齐奥战役以及海军在太平洋上的埃尼威托克环礁登陆行动也在同时上演,而且人人心里都记挂着“霸王行动”。不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人们开始认识到,在通往二战胜利的大道上,“大礼拜”是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阿尔伯特·斯佩尔和埃哈德·米尔希已经见到了斯佩尔病房里发出的不祥之兆。
虽然“大礼拜”既没能粉碎德国空军,也没能捣毁德国的飞机制造业,但它却摧毁了斯佩尔和米尔希等人的骄傲自满,因为他们一直坐拥制空权,以为盟军的战略空军根本不可能触及某些地区的某些目标。
(图)1944年,飞行于德国上空的第八航空队第91轰炸机大队的波音b-17g“飞行堡垒
“大礼拜”就和八十年前的葛底斯堡战役一样。回想起来,它们并没能宣告一场血腥战争的结束,但却标志着战争达到了高潮。在葛底斯堡战役以后,罗伯特·e.李再没有要挟着要将南北战争的战火蔓延到北方。同样,“大礼拜”以后,德国空军再也无法宣称他们对德国领土真正拥有并行使着制空权。
在战后获得了德国的数据后,《战略轰炸调查》总结道,“大礼拜”空袭“破坏和摧毁了75%的工厂建筑,这些工厂的产量占当时德国飞机总产量的90%”。不过他们恢复生产的速度比当时盟军分析家所意识到的还要快,但这种恢复是在艰难时期进行的,还付出了分散化生产的代价,而且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是,他们知道不管如何分散,目前这个工业体系在潜质上是脆弱的。
阿瑟·弗格森在关于二战中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官方历史中写道:“到当时为止,德国当局的规划都是建立在过度乐观的基础上的,现在显然他们第一次发出了绝望的信号……二月份的轰炸确实让敌军损失了数百架飞机,而他们正是急需的时候,这些飞机很有可能成为对抗入侵欧洲的盟军的有效武器。也许在飞机生产的整体进程中,德国人只是遭遇暂时的挫折,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一场空战的关键节点,损失了大量的飞机,而且同时,他们不得不对整个飞机制造业分散重组。”
“根据美国的《战略轰炸调查》,即使二月的行动只是让敌人被迫进行大规模的分散计划,也已经算是取得成功了。因为分散化不仅会间接导致大量精力的浪费和生产的损失,还会让整个行业非常脆弱,在运输途中的任何破坏行动都可以令其遭殃。事实上,当后来盟军轰炸机转而对交通系统展开集中战略轰炸时,这种分散化政策本身就成了一种失败。”
节点过后,潮水不涨反退。
(图)1944年2月20日,“大礼拜”第一天,第八航空队第401轰炸机大队的这架b-17g“飞行堡垒”在完成对位于莱比锡的艾拉梅塞施密特工厂的轰炸后返回,很可能在位于迪恩索普的基地迫降。
常常有人问道,“大礼拜”到底有多“大”,事实上,它是到当时为止“联盟轰炸机攻势”发起的最大规模的持续进攻。第八航空队一共出动了3300架次飞机,第十五航空队出动了500多架次,而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贡献了超过2350架次。美国人在“大礼拜”期间投掷的一万吨炸弹基本相当于第八航空队在作战第一年全年的投弹量。
“大礼拜”也是成功的。基于早期施韦因富特和雷根斯堡的经历,美国驻欧战略空军的规划者和领导者们已经做好每天可能会损失200架轰炸机的准备。可事实上,这周第八航空队仅损失了137架重型轰炸机,第十五航空队89架,英国皇家空军157架。
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护航战斗机损失了约30架,不过战斗机和轰炸机机枪手一共击坠德国空军截击机500多架。德国空军最高司令部自己记录的二月的损失为459架战斗机,包括65架夜间战斗机。二月昼间的大部分损失发生在“大礼拜”期间,德美双方的损失比例约为10∶1。
不过“大礼拜”期间德国空军遭受的损失并不都来自于炸弹。格伦·威廉姆森曾经揶揄道:“(德国战斗机筑起的)高墙曾经如此艰险,(在‘大礼拜’过后)开始逐日坍塌。在我们突破那道高墙以后,我们势如破竹,进展神速。”
或者,用弗格森的话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取得空中优势而言,二月份这六天激烈的大规模空战比对工业厂房的轰炸更有效果。盟军的计划主要是依赖着空中优势而展开的。”
(图)一架b-24“解放者”上的机腰枪手们正在操作他们的50口径的机枪,等候德国空军来袭。
对于德国空军学说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飞行员而言,“大礼拜”也标志着一个转折点。飞行员是德国空军之前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现在看来却有些后继不足。纽约大学的约翰·法格在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官方历史中写道,1944年春,持续补给优质的替补飞行员的问题“让人注意到空战的重要性,正是因为空战,尤其是‘大礼拜’,德国空军第一次被迫承认失败……到3月,德国空军保卫帝国和在近乎平等条件下与盟军轰炸机和战斗机作战的能力已经超过了临界点,并开始不断减弱,而盟军的实力却在增强”。
德国空军战斗机兵种总监阿道夫·加兰德也不得不承认“大礼拜”让我们损失了“最优秀的中队、大队和联队指挥官,敌人的每一次侵犯都让我们损失约50名航空兵。我们的武器(指德国空军)眼看着就要衰竭了。”
当然德国空中优势的丧失是出于多个因素的,包括第八航空队的迅速壮大以及“大礼拜”空袭对于德国空军和飞机制造业的重创。
如果一定挑选出对“论证行动”的胜利起关键作用的美国武器的话,那就是p-51“野马”护航战斗机,这款机型于1月首次大量来到欧洲战场,在“大礼拜”期间证明了其不可或缺的地位。一直以来,为第八航空队的轰炸机护航的中流砥柱是加挂了108加仑副油箱的p-47“雷霆”战斗机,他们陪同轰炸机从英国起飞,作战半径约为475英里,而“野马”在无需副油箱的情况下就可以做到这些。
(图)一架来自第十五航空队的b-24j“解放者”正在飞跃阿尔卑斯山,这些高山为从意大利基地起飞前往第三帝国的轰炸机机组制造了挑战。
一架“野马”装备一对75加仑的机翼油箱后,其作战半径可以扩大到650英里,如果加挂一对108加仑的油箱,p-51可以作为轰炸机的“小伙伴”从基地开始陪同飞行850英里。这就意味着“野马”可以飞行到远距离的目标,比如施韦因富特和雷根斯堡——或者柏林——然后准备作战。而“野马”损失的数目远远少于被击坠的德国战斗机数,这也证明了这种新型的美国战斗机在那些战役中是如何大放异彩的——以及从“大礼拜”到战争的最后一周,那些在德国上空的空战。
到1944年3月底,第八航空队的第4战斗机大队、第355战斗机大队以及第357战斗机大队的全部机型都是“野马”,再加上第九航空队的第354战斗机大队。由唐·布莱克斯里上校统率的老牌第4战斗机大队,参加了“大礼拜”空袭,总击坠数达到了150架,到3月中,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400。
由于p-51的航程、速度和高空可操作性,它不仅很快主宰了空战战场,也给了第八航空队高层以信心来计划进击防卫最为严密的德国目标。
(图)1944年8月1日,联合飞机公司生产的b-24“解放者”在“浪潮行动”中对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炼油厂发起空袭,第三帝国所需的精炼油大多来源于该厂。
1944年3月4日,第八航空队第一次轰炸柏林。但是由于天气原因,除了31架“飞行堡垒”以外,其他全部被迫转移目标。不过两天后,658架重型轰炸机抵达德国首都,3月8日和9日,460架和约300架轰炸机分别抵达。
目标包括位于埃尔克内尔的“统一滚珠轴承厂”,该厂早就被迪克·休斯和其他美国规划者们盯上了,在“大礼拜”的周三就曾被考虑列为目标之一。此外,此次被列入目标清单的还有位于克莱马赫瑙郊区的罗伯特·博世股份公司,也就是现在的罗伯特·博世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天它已经发展为一家在工程和电子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但在二战期间,它主要为飞机和军用车辆生产电气部件,因此在“波因特布朗克”行动的目标清单中也有它的一席之位。
除了对目标造成的破坏以外——3月8日,位于埃尔克内尔的“统一滚珠轴承厂”被75颗炸弹直接命中,遭受重创——柏林之战对于提振士气也是很有作用的。对于美国的公众而言,美国陆军航空队第一次对一个轴心国的首都发起进攻,这是值得庆祝的;对于英国人而言,美国人对这个曾在1940年派轰炸机摧毁伦敦的国家的首都发起进攻,这是一种团结的姿态。《伦敦标准晚报》的社论专页称这次袭击“标志着一种牢不可破的友谊”,大标题写着“柏林上空的盟军”,而不是“柏林上空的美国人”。
柏林人并非首次遭遇空袭——英国皇家空军曾在夜间轰炸过柏林——不过当一排排闪着微光的“飞行堡垒”结成紧密的编队出现在他们的城市上空,随行的还有护航战斗机时,这意味着第三帝国的空中优势的沦丧。
▌摘自《最伟大的一周:六天改变二战进程》,比利·耶讷(著),重庆出版社授权合作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