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经常会制定出一些不人道的制度。明清两代的“奶子府”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奶子府”坐落在东安门北边,今灯市西大街就是其所在地。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都要各精选奶妈四十名,其中生儿子的20人,生女儿的20人。这四十人是由内廷供养,切断与家人的一切联系,随时备皇室选用。还有所谓的候补奶妈,也要每季度挑选80名,这80个是不用到“奶子府”的,仍然住在家中,只是到“奶子府”登记在册,称之为“点卯奶口”。
每季度结束,“奶子府”中的奶妈没有接到任务的,就被放归,“奶子府”重新挑选一批待命。
清代在入关后,延续了明朝制度。自康熙朝末年储位之争后,皇子诞生后,为防止后妃干政,马上就从母亲手中递交到乳母怀中。清代挑选乳母由内务府全权负责。
为了保证皇子皇女的健康,乳母的挑选十分苛刻。年龄上要在15岁到20岁之间,必须是生完孩子满3个月,乳母身体一定要健康,容貌要端庄。入选的乳母往往要经历生离死别,她们为了家庭,被迫离开刚刚出生不久的子女,这在今天是很难想象的。宫中生活非一般人所能忍受,不仅规矩重重而且等级制度森严。再想和自己的子女见面,真不知是猴年马月。
末代皇帝溥仪的乳母王焦氏,命运尤其坎坷。她三岁那年家中遭遇洪水,跟随全家人一路乞讨到北京,差点连名都没有了,后来,父母历经千辛万苦带她返回故乡,没过几年又过不下去了。她又来到北京,嫁给了一个姓王的差役,过了几年生了一个女儿。不巧丈夫患病离世,她和公婆带着孩子难以为继。恰好此时溥仪出生,醇王府挑选乳母。王焦氏以体貌端庄、奶汁稠厚入选,每月工资白银2两,但不能回家,不能看自己的孩子。
王焦氏在宫中哺育溥仪,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被推翻。王焦氏作为皇帝乳母原本应该能够享受的待遇自然也就全部落空。到了溥仪9岁,太妃们便将王焦氏赶出了紫禁城。她回到家后,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因为营养不良早就夭折了。
溥仪并不知道太妃们对自己的乳母做了这种过河拆桥的事情。他还蒙在鼓里。等到溥仪结婚后,他有时也会将乳母接进宫住一段日子。溥仪对乳母的感情一直都很深厚,这一点在电影和电视剧中都曾是导演着力表现的情节。(原文来自晴川论史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