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豪杰,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就由小编俩说说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君主,曹操,孙权,刘备最怕的将领都是谁?
首先我们来说曹操。
提到曹操所畏惧的人,很多人会想起诸葛亮。其实这是受了《三国演义》的误导。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百战百胜无所不能,恰恰相反,正如《三国志》所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用兵打仗是他的短板,无法与曹操相提并论。诸葛亮还对曹操的能力赞不绝口,在《出师表》中提到: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自古以来百战百胜都只是文人的夸张之语,不仅诸葛亮做不到,曹操也做不到。在多年的征战生涯中,曹操曾经多次遭遇危险局面,有好几个人曾经严重威胁到曹操的安危存亡,让他心惊肉跳。
而最让他害怕的那么非马超莫属了。
东汉末年,马超率军与曹操在潼关大战,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
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
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赶来一员战将,回头一看,正是马超。曹操惊恐万状。左右将校见马超追来,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
马超厉声大叫:“曹操,你跑不了!”曹操吓得马鞭都扔了。看看赶上,马超从背后使枪刺去。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急拔下时,曹操已逃远了。
马超不仅剽悍善战,且善于用兵。在与曹军初次接触时,他看准曹军后勤粮秣供应困难的弱点,主张固守不战,待曹军兵粮耗尽再进行总攻,曹操知道后叹息说:"马儿不死,我将死无葬身之地。"
我们再来看看吴国君主孙权最怕谁。
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注:《吴历》曰:“……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从此中的“生子当如孙仲谋”不难看出,曹操对于孙权的评价是极高的,不过,孙权确实也有配得上这样的夸赞。
孙权出生于东汉末年,其父亲孙坚和长兄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期间,打下了江东的基业,但却也因此失去了生命,最终孙权接下了家族的使命,成为了江东的一方诸侯。
凭借着过人的才谋以及独到的眼光,孙权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联合刘备成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大削弱了曹操的势力,从而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又派遣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
孙权的一生都在为着成立吴国奋斗,并且最终取得了不错的结局,而这也体现了他的能力。但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也有着害怕的人物,此人就是张辽。
孙权为何怕张辽?这得从二人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战”说起。在这一战中,张辽率领了800将士冲击了孙权的十万大军,直接冲破重围,打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下。
自此一战,孙权便十分害怕张辽。后来张辽又以七千人的兵力破了孙权十万大军,甚至差点活捉孙权。自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甚至有了“张辽止啼”的民间传说。由此可以看出,张辽确实有让孙权害怕的资本。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蜀国君主刘备最怕谁。
刘备出生“草根”,一生历经坎坷,碰到过的危险和劲敌也是最多的,但要说刘备最怕的是谁,想来还是非陆逊莫属;毕竟在夷陵一战中,陆逊火烧连营,杀得刘备一败涂地,最终狼狈而逃,病死于白帝城。
这陆逊出生于陆家,陆家乃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在陆逊二十一岁时,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后来因会稽有山贼大帅潘临造反多年,官府无法平定。于是陆逊便招兵进讨,终将其平定,事后陆逊手下拥有了一支二千余人的军队;此后,陆逊便长期活跃在战场上,并立下赫赫战功。
在公元219年时,驻军陆口的虎威将军吕蒙与孙权定下夺得南郡,擒获关羽的计划。但为隐蔽企图,吕蒙称病返回建业,途经芜湖,陆逊前去拜见。在交谈中,陆逊进一步完善了吕蒙和孙权定下的计划,令吕蒙大为赞赏,孙权即拜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
虽然现在都认为破荆州擒杀关羽是吕蒙的功劳,其实实际的指挥官不是别人,就是陆逊;陆逊先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心理,麻痹关羽,而后在关羽全力北伐的时候,突然袭击荆州,通过全盘布局,一举击溃了关羽,夺取了荆州。但此举也算是彻底惹怒了刘备,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精锐大军攻打东吴。
孙权闻刘备将来伐,遣使求和,备不许。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笺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来自吴人的议论,只能引起刘备的更大反感,而不会有何效果。蜀汉猛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蜀汉颓势已现。
前期刘备打了东吴一个措手不及,但陆逊率大军前来后,双方就此陷入僵持状态,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
由于蜀军是处于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且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结果陆逊采用火攻之法,一把火烧得蜀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损失惨重,后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中。
此战,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傅子》更是记载吴军消灭蜀汉军八万余,刘备仅以身免;要不是此时刘备的援军前来,加上担心北方曹魏会有行动,陆逊肯定不会就此轻易放弃这个扩大战果的机会的。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后又拜陆逊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但陆逊晚年时,在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因而失宠;后在被诬陷时,悲愤而亡,一代千古名臣,就这么陨落,在临死前,陆逊都还心忧吴国,堪称忠臣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