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提出的许多制度,可以说有点至今都在沿用,今天我们就说说,古代制度中一项论功行赏,它到底有多重要?从周武王分封天下可以看出。
论功行赏意思是指按功劳大小给予奖赏。
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周朝建立,武王姬发在朝歌完成了即位大典,回到丰镐又举行了祭拜山川告慰先祖的仪式,最后还安排人营建东都准备安放国之重宝“九鼎”。这一切都完成之后,就该考虑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如何封赏了。这个看似简单,只要按照功劳大小进行操作的事情,却暗藏很多玄机,今天咱们就看看周武王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按理说天子给予赏赐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甭管赏赐东西贵不贵重、官爵提升是不是多,仅这份荣誉就足够光耀门楣了。更何况天子所赏必是珍奇之物、所封官爵也一定不差,更没什么好计较的了。可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们总会有这样一种心理,那就是如果不跟别人比较的话,得到一点都会觉得开心,可一旦有了对比,嫉妒之心往往就占据了上风。因此,真正摆在武王面前的不是赏什么,而是如何去赏赐才能做到公平合理、天下信服,毕竟他所面对的受赏之人太多太多了。
那武王面对的受赏之人都有谁呢?怎么会这么多?大家想想看,在周国与商朝决战之时,站在周国一方的诸侯就有几百镇(按史书记载,至少八百镇应该有了),这些都是需要给予封赏的。接下来,那些辅佐姬发增强周国实力、战胜商纣王的文臣武将,也都要逐一进行安排。另外还有那些王室贵族,光父王姬昌就给武王留下了十多个同胞兄弟,更何况还有很多同族宗室,哪一个也怠慢不得。最后,武王还要想着古代圣贤以及前朝(夏商两朝)的后人,这些不安排好,更会留下口实或者祸端。
正因为如此复杂,武王并没有在战后立刻进行封赏(周军是在武王纪年的第十二年初战胜的商朝并建立了周朝,却到武王纪年的第十三年才开始进行封赏),他需要时间去思考,思考怎样平衡各方势力,思考商朝失败的原因,思考哪一种体制适合周朝今后的稳定与发展。也亏得姬发还是相当睿智的,经过一番思量,还是把这个难题基本解决了。
正如上段所提到的,周武王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思考,终于决定进行封赏了。正好此时,位于南方的巢国国君也来朝见武王,这可是天大的喜事,要知道巢国是商朝以南的一个强国,一直与商朝朝廷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可以说从没完全服从过中央,基本属于自治。此次周朝刚刚建立,巢国国君就来“串门”,可见是得到了对方的认可。为此,芮伯还特地做了一篇《旅巢命》来记录此事,可惜原文已经遗失,咱们无法领略到当时的盛况了。
有了巢国国君的朝见,武王借着这个喜庆劲儿宣布要进行封赏,这真是喜上加喜,举国欢腾。于是,封赏从宣布爵位等级,以及各等级所拥有土地面积开始进行。周武王结合商朝的爵位制度,制定设立了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再根据天子所拥有的土地为方千里的标准,设定公、侯之地皆方百里,伯爵之地方七十里,子、男之地方五十里。
武王率先公布这项内容,一个目的是为之后的封赏设定统一的标准,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对商朝原有的那几百镇诸侯给予普惠性奖赏。这种普惠性奖励既是对他们支持周国推翻商朝的表彰,又不用费事一个个去想该如何奖赏的问题,只要按照他们土地面积给他们加上爵位就好了。
解决了数量最庞大的一个团体的封赏问题,接下来最先进行的是上古圣王后人以及前朝后人的封赏:神农氏后人敕封于焦,黄帝后人敕封于祝,尧帝后人敕封于蓟,舜帝后人敕封于陈;夏朝禹王后人敕封于杞;商朝汤王后人武庚敕封于殷(有人说商朝后人是封在宋,那是在武庚叛乱以后,成王时期敕封的,在武王时只敕封了武庚继承殷地)。
前朝圣王后裔受赏完毕后,在王室贵族、文臣武将中最先出来受封的是姜太公。武王封他到营丘,领侯爵曰齐。这个首封不但突显了太公在灭商过程中巨大贡献,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他前往东夷之地稳定局势,这在稍后讲太公赴营丘时会提到,这里就先不多言了。
太公领赏毕,一班王室上前听封:
1、当初让位给先王季历的泰伯和仲雍,他们来到了南方的吴地,因让位义举感动当地人,跟随他们建立了吴国,兄弟二人先后为吴君。此时,武王寻得他们后人,长子周章已继承吴国,就封在吴继续为君,次子虞仲未能继位,则另外赏赐土地封于虞,算是武王替祖父季历还了这份恩情。
2、周文王的两位兄弟虢仲、虢叔分别受封建国,国名都取为虢,历史上为了区分将居东的虢仲之国称东虢国,居西的虢叔之国称西虢国。
3、武王最贤的弟弟周公姬旦受封于鲁(曲阜),却因周公需在朝中辅佐武王,因此实际管理鲁国的是周公的长子伯禽。
4、武王较年长的弟弟叔鲜、叔度,在之前文章中也提到,分别封于管、蔡二地,监视着留在殷地的武庚。
5、武王较年幼的弟弟叔振铎、叔武、叔处三人,分别封于曹、郕、霍。而过于年幼的弟弟叔封、季载此次没有被封。
6、同辈宗亲兄弟召公姬奭封于燕;异母胞弟叔郑、叔绣、叔高,分别被封于毛、滕、毕。另外还有魏、耿等姬姓国也逐一被封,只是在史书中未留下受封者的名称。
大约有50多个姬姓宗室分封完毕,随后,还有一批异姓贵族也获得了敕封:如少昊后人封于莒、颛顼帝后人封于邾、四岳后人封于许等等,还有箕子建立的朝鲜国也同样获得了敕封。
就这样,经过武王的缜密安排,安抚了原有的几百镇诸侯,又新封了几十个新的诸侯,还有咱们在此没有赘述的众多功臣得到的加官、赐宝等奖赏,算是把周朝立朝后最大的难题解决了。
而除了周朝时期被用外,著名的汉高祖刘邦也讲究这套。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就对手下功臣评功封赏。然而每个人都说自己功大,互不相让,评了很长一段,也没有结果。
按照刘邦的意思,萧何的功劳最大,就封他为酂侯。可是其他将领有意见,他们说:“我们的功劳可是用性命换来的呀!萧何并没有立过什么汗马功劳,只是仗着一张嘴、一支笔,说几句话,写几个字,封赏反倒比我们高,这是凭什么?”
刘邦听了,觉得跟这些武人讲大道理也进不通,就打了个比方说:“你们见过打猎吗?追赶野兽,把野兽叼来的是猎狗,但指挥狗的是猎人。你们相当于猎狗,萧何相当于猎人。猎狗和猎人的功劳怎么能比呢?”
争功的将领们听了刘邦的话,才明白自己的功劳与猎狗是差不多的,就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然后,刘邦依据各位功臣的功劳大小,依次给予了相应的奖赏。
那么如此被广泛运用的论功行赏,在现代战争还需要这些吗?
一般来说,古代战争或者近代战争由士兵自己报,长官确认,当然,需要相关的物证(比如说敌人首级),早在秦朝商鞅变法搞过军公爵制,意思是每取得一个敌人首级升一级,要拿到首级功是很不容易的,没时间,容易自己被杀,除非是敌人大败溃逃的时候,你才有机会从容砍首级,但这个时候数量又受限制,如果你砍死人头,那是不算的,战友及其他小队的人以及其他监督官员都是互相制约的,很难冒死认功,且战后统计也还要审核的,不是你有首级就可以算数的,这是个很复杂的审核体系。
近代战争统计是没有具体的制度和规定的,一般是表现突出的会大肆宣扬 一来可以涨士气,二来可以威慑敌方,近代已经有很多顿模型杀伤武器 飞机大炮
所以是没有办法来统计的,一般有些狙击手会有统计杀敌数,但是很多也是不准确的,狙击手杀敌数字都有一定的浮夸。
但现代战争已经基本上不以这个作为战功了,除非是非常特殊的目标!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的高度一体化,一方面,这种统计方法既不科学,又不文明,而是看是否达成战役战术目标;另外一方面,现代武器毁伤效果巨大,并且更多是间瞄武器,难以确认某个士兵杀敌多少,再加上现代媒体发达,如果明确标明某个士兵杀敌多少,他难免会背上杀人犯的心理包袱,甚至成为敌对势力报复的对象!
不过虽然在战争中不适用,但是在其它如科研等方面至今,仍然被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