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唐朝的诗人,杜甫李白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了,那么为何杜甫拿李白当交心的知己,李白对他的态度,却是令人寒心?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中唐时期的士人范传正,就是李太白的铁杆粉丝。
虽说,这两人无缘得见,但是,范传正仍对李白仍是十分神往。范传正自掏腰包,为偶像翻修了坟茔,并亲自撰了一篇碑文,有道是:“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
又有名士李阳冰亲自收录太白名句,编撰《草堂集》,并为此作序道:“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
至舜,七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当然,李白远不止范传正和李阳冰这两位粉丝,古往今来拜,倒在他诗句下的风雅之士不胜枚举。在李白的所有粉丝中,当属魏万(魏颢)对偶像最崇拜,他亦有缘与晚年的李白结交。在魏万编撰的《李翰林集》中提到,李白的身世是“凉武昭王暠九世孙”。因为,是“粉丝团长”的考证,所以,这个说法很有说服力。
按照魏万的说法,李白与当朝皇族是有亲缘关系的,而李白本人也常以皇室宗亲自居。然而,史料中并没有任何记载表明当朝圣上确认了两人的关系。李白一生都是“黑户”,他的皇亲身份只有他的粉丝认同。早年李白在长安做官时,与当时负责认定皇室宗亲的负责人走的很近,为何他没趁这个机会获取合法的皇亲身份呢?
如果,硬说李白是个冒牌货,倒也不尽然。
李白与人觥筹交错时时常会将自己与皇室的亲缘关系作为谈资,这是当时文学圈中人尽皆知的,为何没有嘴碎者向当朝检举揭发李白呢?擅自与皇帝攀关系可是要掉脑袋的,一向排挤李白的杨国忠、高力士、张垍为什么没抓住他的小辫子将他扳倒呢?既然找不到确实的证据证明李白不是皇亲国戚,那么,我们只能宁信其有。
按照李白的说法,他是李渊的第九代孙,比当朝圣上唐玄宗还要长八代。而杜甫亦是李渊的后人,他是舒王外孙女的外孙,虽然,杜甫的血统距离皇族很远,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李白也有亲缘关系,只不过,二人的关系已经超出宗族之外。
天宝三年,43岁的李白和32岁的杜甫,在洛阳城的春夏之交的季节里相遇了。一个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一个多次科考未中,虽然相差11岁,但是都正值壮年,而且都是怀才不遇之人,他们二人一见如故,他们相约有机会再一同游玩。就在这一年的秋日,他们又在开封相逢,一起在齐鲁大地遨游。在相遇相识的这些日子里,他们二人的感情也逐步升华。杜甫甚至写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样的诗句,从杜甫的作品可以看出来,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早已经超越了普通朋友。
此后,杜甫所写的诗词中,除了那些经典名作以外,很多作品都在展现着他对于李白的“痴情”。毕竟他所存的诗词一共有1440多首,其中专门怀念李白的诗有10首,和李白相关的诗词达到了20首,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诗,虽然没有提李白的名,但是从句中含义可知,仍然是为李白而作。他对于李白的这份感情,都被记录在了他的诗词之中。刚与李白分开时,杜甫就写下了这首《赠李白》,根据史学资料显示,杜甫所做的这首七言绝句,是他所有诗词中现存最早的一首诗,所用句式虽然简单,却饱含深情。
不仅如此,杜甫的人生四季,似乎都会想到李白,别人的冬天都是写冬雪腊梅,唯独在他们刚分别的第一个冬日,杜甫就写下了《冬日有怀李白》,到了来年春日,他又在《春日忆李白》。即便是他在喝酒的时候,写下了这首《饮中八仙歌》,也仍然会提到李白,唐代好酒着不在少数,尤其是长安城里的那些风流名士,都在这首诗歌中出现。可是其余7人都是寥寥数笔,唯独李白却用了28字之多,尤其是这一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更成为了流传千年的经典。在杜甫的心中,李白占有着何等地位,光是这些诗词,就足以见得。
李白是唐朝风流名士的最佳代表,他走遍王朝的万里河山,结识了众多文人雅士,他的很多诗作,也都是为友人而作,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那一首打小就会背的《赠汪伦》,还有其余的各种送友人、赠友人的诗,更是数不胜数。与杜甫的“痴情”相比,这天底下他结识的人,似乎都能成为他的知己,所以他的诗词总是写给不同的人的,所以在这一段友谊之中,人们总觉得有几分不公,杜甫一生之中给这位好友自己所写的诗词有几十首,但是李白所写给杜甫的诗,一共仅存4首。
难不成他们两人真的是塑料兄弟情?其实并不是,因为在李白的诗歌中,他很少给固定的友人写诗,他的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很多诗歌都是他一时有感而发而作,其实与那些好友的感情,并不见得有多么深厚。可是杜甫这个人,绝对算是他真正的知己之一。当他们在山东游玩结束,要面临别离之时,李白就写下了《沙丘城下寄杜甫》,所以他们二人都在彼此怀念,对于杜甫的这份兄弟情,他并没有忽视不理。
至于后来为何李白,给杜甫所回应的诗越来越少,与当时爆发的安史之乱,有着非常大的原因。在那一场战乱之中,唐王朝不仅走向衰败,就连曾经潇洒一世的诗仙,也沦为了阶下囚。在这个阶段里,杜甫知道自己好友被流放的消息,他痛心疾首,写下了《梦李白两首》,那个被流放的男人,是他心中的牵挂。可是这时候的李白,却没有办法给好友回应诗。其一是因为他现在的身份,他和旁人走得较近一些,说不定就会在无意中牵连别人;其二由于被流放而身心俱疲,生死都已经成了未可知的事,对于好友的这份关心,他实在没有精力回复。
在这样的处境之中,杜甫给好友寄去了这么多的诗,表达的是自己对于好友的真情关切;李白之所以不做回复,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好友的关心呢。每个人身处的环境不同,并不代表着就是无情无义,结合当时的处境来说,二人心中皆有情怀,只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杜甫这一生中,最敬仰的人是李白,最看重的朋友也是李白;李白虽然一生交友颇多,可是最终能够成为知己的,也有杜甫的一席之地。
其实李白写给杜甫的诗歌这么少,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脱不开关系。因为现代人所能读到的诗词歌赋,还有古人所写的小说,早已经不及当时的1/10。能够流传下来的除了是千古名作以外,大多还有幸运二字的成分在里面。几千年的岁月,那些建在土地上的豪华宫殿都已经化作了尘土,更何况那些写在薄薄黄纸上的诗词呢?不知道有多少作品,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灰飞烟灭。或许李杜二人的才华,他们对于彼此的深情,早已经随着上了年代消失了。
根据专家考据得知,李白在世时所做的作品有5000多首,我是至今流传下来的仅有900多首,甚至连他当时所创作的诗词的1/4都没有。人们也不会知道,在消失的那4000多首诗中,会不会他曾经也像杜甫一样,给这位感情真挚的友人写过上百首诗呢?过往的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谜团,人们其实不必那么仔细的追究,他们两人之间是否真的存在伟大的友谊,是否在这段友情之中,只是杜甫的一味付出。
在那样的年代里,能有这样两位惊天动地的诗词大家一见如故,上演过一场知己之间的真情,就已经足矣。他们留下来的那些诗篇,那些至今都在传诵着的千古名作,那个曾经相遇过的故事,仍然让人们相信了缘分二字,你相信着那个时代的伟大。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