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丈夫死后,小妾为独占家产,将正室及其子女赶出家门,竟改变了中国历史

在古代封建社会因为在古代粮食产量低,而且人们对抗疾病等因素的能力非常弱,同时还会时不时的爆发战争,所以为了提高人口数量,而不得不采取三妻四妾制度,经常发生丈夫死后,小妾为独占家产,将正室及其子女赶出家门,但是有次却因此改变了历史。

在数百年前的北齐皇族经过不断地分裂,分离出了一支名为高氏的皇族,这天高氏有一个小女儿问世了,一家人都沉浸在欢喜的氛围中,没有人想知道今后这个女孩会青史留名,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后之一。

因为身上有着皇族血脉,所以高氏一族一直都非常注重文化教育。然而这平静的生活,却因为男主人的突然病死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小妾为了抢夺家产先发制人把高氏和她的孩子全部赶出了家门,让自己的孩子成了唯一的继承人。

走投无路的高氏在万般无奈下只好带着自己的孩子回了娘家,最终选择投靠了自己的哥哥高士廉。高士廉可不是普通人,在当时深受各路文人的尊重,因为他心胸豁达并且才学过人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先达”,面对无家可归的妹妹他没有多说一句话,直接将妹妹安置在了自己的府邸里。

不过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久高士廉就遭到了政敌的打压,被贬官到了偏远地区,于是高氏又要流离失所了,不过高士廉在离开之前给自己的妹妹置办了一套房产,虽然房子不大,但是足够高氏带着孩子安顿下了。

机缘巧合的是高士廉在被贬期间,结识了一位青年才俊,两个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于是高士廉就把自己的外甥女许配给了他,而这位青年就是当时唐公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后来两个人都到了婚配的年纪,于是双方就根据当年的约定成亲了。不久后李渊就自立为帝了,而李世民也被封为了秦王,所以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也顺理成章的被封为王妃。

成婚后的长孙氏和李世民关系非常好,两个人先后有了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尤其是大儿子李承乾最被器重,深受李渊的喜爱,据传是李渊亲自为其赐名的。而小儿子李泰也是深受疼爱,在当时以他的身份最多被封为郡王,但是他却获封卫王,可见宠爱远远超过了常人。此时的唐朝新旧更替,百废待兴,李渊决定用一种新的货币来代替当时的货币,而这一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李世民的头上。

后来根据史书记载这种货币被称为“背月钱”,据悉是因为在制作模具的时候,长孙氏不慎在上面留下了一个指印,可见李世民对长孙氏的宠爱。这还不算完,在他继位后特意安排了长孙氏的侄子和孙子作为太子的陪读。

在此后他先后提拔了长孙氏的数人,还在全国巡游的时候特意拜访了许多得道高僧,并且捐赠了大量的香火之物,希望能够得到道士们的祈福,保佑长孙氏的身体安康。

在“玄武门政变”之前李世民和两个哥哥的关系非常紧张,而这时往往是长孙氏从中缓解,最终玄武门兵变的成功离不开长孙氏和一众谋臣的谋划。最终李世民在玄武门顺利的解决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人,顺利的登上了至尊帝位,李世民继位后大肆封赏了群臣,并且在凌烟阁记录了功臣们的贡献,而他当然也不会忘记长孙氏,他继位十数天后就封长孙氏为皇后。

皇帝的后宫有无数佳丽,但是最能够牵动李世民心弦的还是长孙氏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位贤德的皇后仅仅只活了三十六岁。

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更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

之后太宗又做了件前所未有之事。他认为仅是在寝宫陵殿安奉皇后并不够,于是命人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宅舍,令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入葬元宫,高宗李治希望继续保留栈道起舍,却被大臣谏止,理由是,按照旧例,“只有寝宫安养供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可见这种在寝宫陵殿之外再修宅舍对已逝之人供养如生方式,为李世民首创。在李世民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

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太宗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一次太宗让魏征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征是否看清了,魏征装作没看见,太宗顿时着急,问“怎么会没看见,那是昭陵啊!”魏征闻言回答说“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原来是昭陵啊!”太宗听后明白魏征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于是便哭着下令拆掉了层观。尽管太宗这样追思妻子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却是一个天子的真情流露。

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李世民如此张扬的思妻念妻被人嘲弄讥讽也是理所当然。太宗作为封建帝王,对此礼制不会不知,却还是毫不避讳建层观,望昭陵,甚至还拉着大臣一起怀念。只能是用情太深,情难自己了。层观虽然拆除了,但李世民对爱妻的思念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反而越发汹涌难以自控,以至于他在一次回诏中,公然向大臣倾诉自己在丧偶之后,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的悲苦情境。

贞观十年(636年),因哀痛妻子逝去,唐太宗搜访道林,度人出家,为长孙皇后祈福。

贞观十四年,长孙皇后和祖考们(皇祖弘农府君李耳、宣简公李熙、懿王李天赐、太祖景皇帝李虎、世祖元皇帝李昞、高祖大武皇帝李渊六人)同享天子七庙乐,七庙登歌,每室别奏。文德皇后庙乐,奏《光大》之舞

贞观十五年(641年),太宗又命高僧道宣为长孙皇后造供养经,此经卷至今尚存。

同年,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在洛阳大兴土木,于龙门山开凿佛窟,为母亲追福。等到佛像即将完工,十月唐太宗亲自前往龙门检验,看到一切令他满意后,命令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起居郎褚遂良书写,刻发愿文《三龛记》于石碑之上。这就是著名的《伊阙佛龛碑》,立于贞观十五年十一月,是龙门石窟形制最大的摩崖碑刻。碑文中述写了李泰在母亲去世后,思念母亲恩德,于是在龙门造佛像经过。不可否认李泰此次造像的确有讨好父亲,与长兄李承乾竞争之意,但除此之外,追思母恩也是不必怀疑的。此时长孙皇后已然过逝五年多了,李泰谋嫡时扔抬出母亲来讨好父亲,说明在李世民心中,对妻子一直没有忘怀,足见痴心情长。

贞观十六年(642年),太宗命人在太平观内为长孙皇后造原始天尊像,“二真夹侍,拟香园之妙,写空歌之仪”。以此为爱妻追福。

李治一直知道父亲对母亲的深深思念,自己也经常回忆起母亲生前的种种慈爱,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为母亲长孙皇后所建大慈恩寺定“思报昊天,追崇福业。”于是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建造了一座宏伟富丽的寺院,起名大慈恩寺以此来纪念母亲。

大慈恩寺的规模很大,共有十几个院落(现仅存唐代时的西塔一院,其余早已荡然无存),1897间房屋,云阁禅院,重楼复殿,十分豪华。唐玄奘称其“壮丽轮奂,今古莫俦”。大慈恩寺落成,太宗和太子举行了隆重的入寺仪式。当时“其锦彩轩槛,鱼龙幢戏,凡一千五百余乘,帐盖三百余事”并经,像,舍利等从弘福寺引出,京城僧众执持香华,呗赞随后,文武百官各将侍卫部列陪从,“眩日浮空,震耀都邑”沿路观者数亿万人。此外特地将玄奘任命为主持。

高宗即位之后,玄奘认为大慈恩寺是皇帝为母亲追恩所建,此事应该立碑传扬后世,高宗应允,亲制碑文,此即《慈恩寺碑铭》。碑将至寺,玄奘法师“惭荷圣慈,不敢空然待送,乃率慈恩徒众及京城僧尼,各营幢盖、宝帐、幡华,共至芳林门迎”。

终唐一世,大慈恩寺香火鼎盛,是长安城中的佛学名胜之处,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足迹。直到千年后今天,依然矗立。

同年唐太宗令苏方士为长孙皇后造《妙法莲花经》以追福。

从长孙皇后逝世到唐太宗病逝这十三年间,给长孙皇后的追福活动一直不曾停止。虽然身处皇权中心,但李世民追忆妻子,李治感恩母亲的感情与常人并无二致。高宗登基后继续为母亲追福,并于龙朔三年(663年)立资圣寺于崇仁坊。

长孙皇后遗言要求薄葬,希望不起坟茔,以山为陵。一向爱重妻子的太宗不仅听从,更下诏将其作为祖制,

唐昭陵九嵕山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合葬地以传后世。从此开创了唐朝以山为陵的先河。其后太宗命令阎立徳营建昭陵。在长孙皇后去世当年,太宗就开始设想将来与妻子的合葬事宜,决意将来与爱妻同穴而眠。先是于十年十一月(636年),刻六骏雕像于昭陵。

后又在十一年二月(637年)下达了功臣陪葬诏。并开始陆续让功臣葬入昭陵。

其实在长孙皇后生前,便与太宗同住一个寝宫,正因为如此,柴绍旦夕告变之时,才得以扶疾以从。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入葬昭陵,在元宫中等待了十三年的长孙皇后终于又一次与丈夫聚首。正所谓“伉俪之道,义期同穴”。长孙皇后和太宗生同寝死同穴,不负夫妻之义,伉俪情深。

可见李世民对于长孙皇后的用情至深,而长孙氏的荣华富贵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那个将她逐出家门的小妾,这是当时谁都没能想到的。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