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几乎每个国家都会出现一时的强盛时期,但是唯独韩国,在200多年里,地盘最小,实力最弱,即使是在最为强盛的时期,也仅仅只是勉强能抵挡入侵,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实力最弱的韩国,竟然有“劲韩”的称号。追根溯源,“劲韩”之称来自于《韩非子》的《存韩》和《定法》。既然韩国是一个实力弱小的国家,为什么会有“劲韩”之称呢?
诚然,韩国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国家,但这并不是它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制于天然的地理因素。它地处中原腹地,是战国时期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何况周边都是强国,南面是楚国,北面是赵国,东面是秦国,西面是魏国和齐国。所以,韩国在领土面积上总是无法得到突破,这也是韩国积弱的根本原因,毕竟在冷兵器时代,疆域和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正所谓穷则思变,既然不能向外扩张,韩国想要强大,只能选择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强化军功体系。要想军队实力强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优化武器,其一是弓弩,其二是刀剑。《史记》记载,“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就这样一句话,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对韩国军功武器的赞美,其弩的射程长达800米,这是什么概念?这个精密的工艺,就算在三国时期也没能做得更好。
对于韩国的刀剑之利,《史记》有记载,“韩卒之剑戟皆出於……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簠芮,无不毕具。”更关键的是,韩国拥有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铁矿山——宜阳铁山,这才装备了令列国惧怕的近战兵器。虽说削铁如泥是有点夸张,但其精密工艺是战国七雄中最顶级的技术。韩国凭着这些有利的武器,虽然人口不多,带甲士兵仅仅20万,却能享国200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许多人以为,三晋之兵中,步兵最强大的是魏武卒,骑兵最强大的是赵胡骑,这固然没有错。但是从整体素质而言,韩国士兵的战斗力才是最强大的。
那么秦国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先灭韩国?
其实当时秦国强大起来后,最害怕的便是地域狭小的韩国。所以他就让大臣们商议如何抵抗秦国的发展,这时就有一个大臣提议派一个人去消耗秦国的国力,民力。此时就有人提议让韩国的巧匠郑国假以修水利之名去消耗秦国的国力,让秦国在数年之内,不能够对外宣战,这也算是保护韩国的良策。郑国被派往秦国,并且在郑国与无数秦人几年的努力下,秦国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就建好了。
秦国为这个大工程投入了无数的人力财力,确实达到了韩国消耗秦国的目的。可是秦国也因此得到了关中百里沃土,关中地区这时解决了连年的干旱问题,粮食大丰收,而郑国也被秦国人民所感激着。但是秦王却在此时听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有人把事捅出来了:韩王派遣郑国修水利是为了消耗秦国国力而不是帮助秦国。
这时的秦王勃然大怒,他把郑国抓起来了但是却没有降罪于他而是把矛头直接指向韩王。恼羞成怒的秦王宣布秦国正式对韩国开战。不到一年时间,秦国灭掉了韩国。脆弱的韩国向其他国家求援却没有其它什么实质性的效果,最终灭亡,成为战国七雄最先嗝屁的国家。秦灭韩国在于韩国挑拨老虎屁股在先。但是要是具体追究的话还是得说起韩国的地理位置,韩国在于天下的中心位置。
对韩国来说,这块天下中心的土地是限制了他向外扩张。韩国若想要发起对外战争,攻击一个国家,那么必然会引起周围国家的围攻,这样韩国就会被群起灭之,所以韩国的军队只能用于自保而不是对外扩张。
国家的军队如果自己不能够保卫自己的国家的土地那就只能被别人慢慢蚕食。而这块地方对于秦国来说可不是这样的,对于秦国来说韩国这块地是必争之地。秦国从函谷关东出,最大的敌人魏国已经衰退了。此时秦国的国力已经非常雄厚了,但是他如果想要再对外扩张只能找一块更好的地盘。而韩国是最好的选择,韩国处于天下的中心,秦国拿下了韩国就可以迎面对峙其他四国,战略意义非常强大。
韩国本就就被其他几个国家所包围着对于其他各国都有仇恨,所以秦国打他们也不会,他们也不会有什么过分的举动,况且秦国占领韩国后,其他国家的人都不敢随便到这块土地来乱搞了,这样当地的百姓也是很欢迎秦军的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