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曹操如此雄才大略,为何不能一统三国?

三国时期可谓是群雄并起,其中曹魏的势力可以说是最强的,而曹操这位君主堪称雄才大略,那么为何他不能在生前一统三国?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先是有黄巾军起义,其后董卓之乱爆发,这样一来汉室已经岌岌可危,只不过是汉献帝还活着而已。此时的汉献帝已经完全没有了实权。最终汉献帝跑到了曹操这里,这时候的汉献帝算是安顿了下来。

汉献帝虽然安顿下来,但是汉献帝已经成为了傀儡,之后就发生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其后公元189年董卓之乱开始,在这一年曹操等各路诸侯出兵讨伐董卓。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到了公元220年,曹操去世。这时候的曹操征战沙场数十载,计谋超群,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什么不能一统天下呢?从讨伐董卓开始,曹操到死,一共征战了三十年的时间,这样的时间,平定乱世已经戳戳有余了。

曹操没有一统三国的原因有很多,这时候的大乱世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一、曹操的起点还是偏低,包括他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以及他宦官身份的负面影响,而且他在四战之地的中原创业面临着巨大压力。他统一北方就费了很长时间。

第二、东汉中后期形成豪强政治的趋势,作为非豪门建立的政权,他受世家的排挤。叠加社会发生的严重割裂,曹操要终结割裂并不容易。我们可以发现曹操很少传檄而定的,很多时候要一城一地打下来,足以说明曹操并不被广泛认同。

第三、曹操及其子孙的诸多失误,错失了很多良机。曹操没有趁刘备立足未稳时进军西川,浪费了良机,等刘备站稳脚跟后,又抢了汉中。曹丕没有趁吴蜀大战之机介入,失去了统一的大好机遇。

除此之外,还有在曹魏,长期以来每有大战役都是由曹操亲自挂帅,其它将领都听他一人指挥,他是曹军唯一的元帅,这种扁平化的指挥体系有好处,那就是效率很高,但也有坏处,那就是离开曹操谁都难玩转。

无论曹洪、曹仁、夏侯渊、夏侯惇,还是于禁、张辽、张郃、徐晃,都是曹操帐前一将,从来都是曹操指哪他们打哪,有时候曹操对他们也不放心,就亲自打头阵,比如官渡之战中的乌巢劫粮,曹操作为总指挥、总司令,却干起了前敌先锋的活。

事事都喜欢亲自上手,这是曹操这样的强势领导容易犯的一个错误,这会造成管理上的风险,一旦核心人物遇到不测,整个集团有迅速土崩瓦解的危险,比如董卓集团,手下兵多将广,董卓突然被刺杀,仍十分强大的凉州军立即六神无主,各位将领一合计,居然要散伙。

即使统帅没有遇到不测,但战线拉长、局面不断打开,需要照顾的地方越来越多,统帅也难以分身,顾了东边顾不了西边。

魏吴第二次合肥之战,曹操因为要亲自带队解决更加急迫的汉中问题,而不得不离开合肥,这一仗张辽、乐进、李典等人打得倒也不错,孙权所率十倍以上的吴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孙权几乎丧命,但不能因此就说这一仗曹军的指挥没问题。

张辽、乐进、李典三人互相不服,曹操走时也未明确谁是“合肥前敌司令部”的总指挥,只留一个锦囊,虽然最后胜了,但不得不说是侥幸,这种仗就像电视上“挑战极限”里的那些动作,“非专业人士,切勿模仿”,否则后果自负。

事实上,曹魏为此的确一再付出过惨重代价:曹操攻取汉中后留夏侯渊镇守,“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作名将夏侯渊是完全够格的,但他此时应迅速转变角色,由“夏侯渊将军”升级为“夏侯渊元帅”,但多年来的惯性让他还停留在将领的角色上。

敌军放火,破坏鹿角,作为统帅的夏侯渊居然亲自带人去救火、修鹿角,结果被刘备、黄忠抓住机会猛攻,夏侯渊居然战死,好不容易打下的汉中就这么易手了。

还有曹休、曹真,作为“曹二代”他们后来分别指挥西线和南线两大战场,但一个被人使了诈降计而大败,一个仓促出击而无攻,打了败仗其实倒也不要紧,但这二位潜意识里都觉得自己是“一代名将”,败得这么惨,面子下不来、心里气不过,结果活生生给气死了。

将多帅少,这是曹魏军事上的一大瓶颈,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绝对优势下曹魏仍多年完成不了统一,与此有很大关系。

是曹魏没有人才吗?不是,当时的人才也数曹魏最多,但正如后人所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不少,缺少伯乐,或者说伯乐太能干,把千里马的活都给干了,结果自然没了千里马。

曹魏中后期能称得上帅才的倒也有几个,其中首推司马懿,这并非因为他是“吃三国”的猛人,而是用战绩来说话的,曹魏中后期的几场硬仗中一大半是在司马懿指挥下打赢的。

先说灭孟达之战,孟达占据上庸三郡,位置介于魏蜀间的中间地带,他降魏又叛魏,时间刚好在诸葛亮首次北伐前后,如不迅速解决将十分危险,司马懿得到孟达可能叛乱的消息,来不及请示,出于战略家的敏锐,他私自决定千里平叛,结果打得孟达措手不及,解除了曹魏西南方向的一大隐患。

这一仗,换个没思想、没胆识、没有战略眼光的人去指挥,一定会按条例、按规定办事,一个请示上去,来回一个月,再发兵,人家早就把事办成了。

再说五丈原之战,都抨击说司马懿胆小怯战,就连有些魏军将领也这么认为,但司马懿有更高的战略考虑,他看到蜀军劳师远征、后勤线薄弱的问题,坚守不战其实是代价最高、最稳妥的策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此战结束后曹魏西线态势彻底改观。

这一仗换成个敢打、能打、迫不及待要去打的人去指挥,比如张郃,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蜀军最拿手的是防守,“无当飞军”、弓弩兵是其强项,你来攻我正巴不得,一旦打了败仗,被诸葛亮来个“防守反击”,关中可能就丢了。

还有辽东之战,打一这仗的时候连魏明帝都知道非司马懿去指挥不可了,因为他是曹魏唯一的帅才,魏明帝先让毌丘俭去试过,毌丘俭根本不行,一个回合下来就认输了,出于防范的心理魏明帝本不太想用司马懿,但也不得不用。

在辽东这个地方打仗必须格外小心,意外因素太多,隋炀帝、唐太宗都在这里吃过亏。此战数万魏军远涉数千里,遭遇气候恶劣、道路难行、敌情不清等复杂问题,情况千变万化,如果指挥者够不上帅才,那就等于把大军带入了险境。

但司马懿指挥得很好,去之前就料敌于心,多少天去、多少天平叛、多少天回,需要多少人,这些都详细计算好,精确到天,结果完全如他所料,此战彻底解除了曹魏东北方的后顾之忧。

魏文帝、魏明帝父子坐江山期间,数攻扬州不下而望江兴叹,曹真、曹休连打大败仗,要不是司马懿打了上面这几场硬仗,这个江山恐怕早就坐不住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帅才,曹操在世时也只把他当文职官员和参谋使用,先任命他为“文学掾”,类似于丞相府里的文教处处长,后来改任“东曹掾属”,类似于丞相府人事处副处长,后来又提拔他当“主簿”,相当于丞相府办公室主任,不是抓文化建设、干人事工作就是抄抄写写,反正不予重用。

第一次汉中之战后结束后司马懿劝曹操一鼓作气拿下益州,曹操这才有“得陇望蜀”之叹,从战略的角度看,刘备当时入川未稳,魏军这边大胜后士气正高,正是出兵益州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时都不敢出兵那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所以司马懿是对的。

这个机会没抓住,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司马懿的身份仍是曹操的办公室主任,曹操身边有军师、军师祭酒,出谋划策是他们的事,主簿可以主意,但毕竟不是本职。

曹操没有把夏侯渊等人培养成合格的元帅,更不会破格培养司马懿,不仅不重用而且还得防着,“三马同槽”、“狼顾之相”的故事虽然多属附会,但对于世族出身的司马懿,且用且防是曹操的主要心理。

曹操身边名将如云,只是缺少像周瑜、陆逊那样的帅才,说到底是曹操的角色转换还不够彻底。

曹操起兵时手下只有数千人,自己整天带着冲冲杀杀,是个将才都够用了,后来事业不断壮大,曹操由将才转身为帅才,这个过程也是顺利的,无论对兵法的研究、对政治的把握还是对将领的调度,曹操做得都很好。

但曹操后来又不断有了新的身份:司空、丞相、魏公、魏王,这些身份不同于“曹将军”、“曹元帅”,而是事实上的执政者、君临天下的帝王,这时的曹操应该跟“曹元帅”切割,以帝王的身份培养出几个“夏侯元帅”、“张元帅”、“于元帅”、“司马元帅”来,充分放权,让他们真正能独挡一面。

从军事上说刘邦算不上帅才,但他是帝王之才,专门培养、管理元帅的,所以他成功了,只用几年就统一了天下。曹操一生征战30多年,至死国家还在分裂中,究其原因是没有把司马懿这样的人才用好。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