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奸臣,如魏忠贤,秦桧等人,但是也有一些不是奸臣却被后世误认为的,如我们今天说的贾似道,那么事实是如何呢?
后世人认定贾似道欺君卖国,大抵是因为贾似道名声太臭,加之大权在握的贾似道触犯了不少士绅官僚的切身利益。这批人转身降了元,写起小说也大用春秋笔法,凡是正人君子皆高大上,如贾似道这般的奸佞小人则被批得一无是处。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奸事。
但真实的过程是鄂州之战是忽必烈为了攻破南宋的长江天险而进行的一场大战,这里所说的鄂州就是如今的武汉市的武昌区,地理位置极为关键,一旦突破鄂州后,南宋对于蒙古军队来说,将是一马平川,所以此战极为关键。
当时江北的宋军接连惨败,降的降、逃的逃,时任南宋沿江制置副使的袁玠是权臣丁大全的党羽,为政横征暴敛,当地百姓无不痛恨。及蒙古军至,渔人尽献渔舟济师,并充作向导,形式对忽必烈极为有利。但鄂州作为险要之地,宋朝也是准备的极为充分,兵精粮足;但终究是处于劣势,在此之际,宋理宗一面组织义勇,一面命各制司进兵赴援。宋廷诏贾似道节制江西、两广人马,立即援助中流,以增强抵抗蒙军进攻的能力。
贾似道自汉阳(今湖北汉阳)进入危急的鄂州城内督师,亲自指挥鄂州保卫战。宋理宗也派使者拜贾似道为右丞相。为防止蒙古军再穴城而入,贾似道命宋军沿城墙内壁建造木栅,形成夹城。仅一夜时间,环城木栅全部竣工。忽必烈听说后,不得不承认贾似道的军事才干,感慨地说:“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当时忽必烈部下有些将领就归罪于士人,说都是士人力劝忽必烈不可杀人,造成鄂城不肯投降之故。忽必烈当即驳斥道:“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在贾似道的指挥下,南宋各路援军纷纷奔救鄂州。尤其是吕文德部自重庆沿江而下,在岳州(今湖南岳阳)击败张柔部的拦截后抵达鄂城,使“(城)守愈坚”。
虽然鄂州暂时可保,但是宋朝的军事形势仍不容乐观。绕道云南的蒙古军兀良合台尝试攻击柳州与静江府失败,星夜从小路北上,杀到了宋荆湖南路首府潭州城下。江西一带也受到蒙古骑兵的骚扰。南方腹地四面开花,这一情况引起了宋廷的极大震惊。这时宋理宗命贾似道突围移司至黄州,在那组织起一道新的防线,以便更好地指挥宋军全局战斗。
然而从鄂州突困到黄州,是一条十分危险的道路。吕文德遣部将孙虎臣将精兵七百护送,途中遭遇蒙古军,幸亏都是老弱残兵及所掠金帛子女,孙虎臣率军将其打败后,贾似道才得以顺利地入黄州。贾似道移司成功,鼓舞了两淮、江西一带的士气,“下流之兵始振”。可以说,在这次关乎南宋生死存亡的战役中,南宋能挺过难关,与贾似道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忽必烈对贾似道的评价也是极高。后来在忽必烈撤军的时候,贾似道应该的确是派人追击过,但具体战果如何,其实不得而知。
据说宋亡后,元世祖忽必烈曾问南宋降将:“尔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元世祖忽必烈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想来这句话也不难理解,忽必烈的意思很明显,从内心里来说,忽必烈是极为认可贾似道的,从他对贾似道的了解看来,贾似道应该是极为痛恨投降之辈的。
文天祥评论贾似道,“己未鄂州之战何勇也,鲁港之遁何哀也!”希宪:“昔攻鄂时,贾似道作木栅环城,一夕而成,陛下顾扈从诸臣曰‘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元世祖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
那百姓为何喜爱贾似道呢?贾似道官场弄权的确没错,但贾似道却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做过好事的,在南宋末年,土地兼并情况极为严重,大量土地集中在极少数的大地主手上,当时政府用“和籴”的计划弥补这个问题,就是要求地主义务将稻谷卖给国家,但是当政府购买越多的稻谷也必须发行更多的纸币,造成通货膨胀,而这些大地主通常也是大官员,这其中的缘由就不好多说了。
贾似道掌权后,提倡以强硬的手段阻止富人囤积谷物,随后提倡公田法;大概的操作方式是废除“和籴”,减少纸币的流通以稳定物价,然后限定所有人地产的数量,超出限定的土地由国家收购变成公田,然后将公田的收入去偿付军需。这当然会导致当时的大地主(大官员)的强烈反对,但贾似道极力推行,使公田法实施到他下野;此举最大的好处是保证了军队的军费开支,其次就是抑制了土地兼并情况,缓和了阶级矛盾。
当然,贾似道生活奢靡、结党、排除异己(虽然奢靡程度亦遭到极大夸张,如有记载声称贾似道的豪宅范围从葛岭山上一直延展至西湖边,来显示贾似道的奢侈;但仔细一看地图,原来葛岭本来就在西湖边上),党羽亦多有并不清正之人,这是事实。然而明代大改革家张居正又何尝不是如此?而张居正死后亦遭到报复,家业被抄,妻子儿女受到迫害,甚至差点被鞭尸,与贾似道的遭遇何其相似呢?
贾似道是一个被世人所诬陷所毁誉时至今日也不得平反的一位传奇人物和英雄。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与拿破仑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人。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