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百家争鸣,韩非子师从荀子,而荀子是儒家学者,那么韩非子自然应该是属于儒家学派的,但是历史上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
韩非子与其师兄李斯,皆拜于儒家荀子门下。其实韩非子会成为法家代表人,与荀子也有很大的关系。荀子虽为儒家门人,但是荀子却认同法家部分的观点。荀子曾写了一篇名为《性恶》的文章,他认为人生来性本恶,由后天逐渐转为善,这一点与法家思想不谋而合。法家的思想就是建立在“人性本恶”之上,法家中人认为用道德礼仪去约束人是无用的。
法家认为道德感化是起不了作用的,必须用法去约束人,所以法家的治国理论由此诞生。由孔子至孟子以来,提出的概念由“仁”转变为“义”,儒家观念越发具体化。于是荀子认为儒家概念的发展,与法家大相径庭。荀子认为,人生来就带着欲望,用“礼”去约束只是减少了人们对利欲的追求,但不代表人们的道德观念得到提升。同时荀子还发现,儒家观念与人性发生了冲突。所以荀子提出“礼法”并用的观点,他认为需要依靠“法”这种强制性手段来保证“礼”的作用,身为君王应该重法爱民,这就是荀子所认为的“礼法”。
也就是自秦朝以来,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一直被沿用,当然君主们也不乏使用“儒法并用”的方法去治理国家。既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也强调了道德层次的重要性。韩非子会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与其师荀子是离不开的。儒家与法家在理念上虽截然相反,但二者还是颇有渊源的。其实到了荀子这儿,他的思想已经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写过一篇文章,说人性中有恶的东西,这一点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所以在韩非子学习的时候,一定接受了老师的一部分思想,最后自己能提出来,也是很正常得了。荀子的一些思想与法家也是很吻合的,所以荀子其实联系了法家和儒家的关系。
他确实同意“礼”的重要性,这也是人性中善的一部分。但是“礼”有时候又促进了恶的发生,所以法就显得很重要了。法可以平衡这些弊端。他的这些思想,有一部分已经属于法学了。韩非子在他的影响下,将自己的思想融合进去,自然成为了法学的代表了。而且法学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学法学的人几乎故乡都是挨着的,例如商鞅这个著名人物,他在没有去秦国的时候就是在魏国附近活动的,这一片地带有很多法家的代表人物。这个现象确实是很有趣,那么这是碰巧的现象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从他们国家的地理位置上看的话,他们处于几个强盛国家的中间地带,而他们的实力还有所欠缺,所以军队一直都很紧张,时刻要提防战争。人民百姓也是很担心他们的安危,他们觉得有公正的法律,才能保护好他们。只有活下去,才有其他的可能。所以这些思想影响到了那些法学的代表,为法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韩非子也认同法家观念。但与荀子不同的是,韩非子将“法”、“术”、“势”相结合,他认为国家大权要集中在君主手中,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人们才能得到约束。正是由于韩非子这一思想,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朝代秦朝诞生了,秦始皇尊奉的就是韩非子的思想。
有一本书中记载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那个地带对法学的尊重与肯定。有一个国家派人去出使赵国,哪个国家的皇后出来见面。见到使者之后就问了三个人的情况。这三个人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可是皇后并没有夸奖这三个人,反而问使者,为什么你们的君王知道有这三个人的存在,不让他们做官呢?她认为,一个人有才能却不为自己的国家效劳,那么有什么用呢。
紧接着,她又问了另一个人,这个人早就隐居了,但是他有才能,不愿意跟随君王,皇后认为,如果自己有用却拒绝帮助国家,还不如杀掉他。法家的思想中就有这么一条,入过个体对国家没有存在的价值,杀掉也无妨。自秦以降,历朝历代都采用“外儒内法”、“儒法并用”的思想治理国家。虽然两者在许多观点上都截然相反,但也并非毫无联系。这一点在荀子和韩非身上可以找到一些渊源,而这也是我们学习古代先贤思想的一个很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