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持续四年,西楚霸王稍逊一筹,在乌江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故事而结束。汉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现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其建立过程却是曲折的,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开始而项羽却却是少年英雄,为何项羽却输了这一场争夺?
要说到以个人武力而言,项羽堪称千古第一,史书记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在秦朝末年的缤纷乱世中,项羽以八千子弟作为根基,后来灭亡了大秦,奠定了西楚霸王的威名,但是在楚汉之争中输给了刘邦,导致功败垂成,虽然最后项羽死得很惨,但是人们对于项羽的评价却好过汉高祖刘邦。
当时项羽是本可以做天下的,但是最后在鸿门宴中却放过了刘邦,其实并不是项羽没有能力杀死刘邦,而是他讲江湖义气,曾经和刘邦结为兄弟,如果杀死自己的结义大哥,这不是他所愿意看见的,当时项羽手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谋士叫做范增,他的才华高过刘邦麾下的所有谋士,在鸿门宴上,范增曾经力劝项羽一定要杀死刘邦,否则他将会跟你争夺天下,可惜项羽最后放虎归山,并没有愿意听从范增的意见。
那么范增的才华那么高,还是项羽的亚父,为什么项羽却不肯听从他的意见使用阴谋诡计呢?其实这和项羽的性格有很大关系,首先项羽本人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军事家,不管是战术能力还是战略指挥能力,他都是当是无敌,在和秦军交战中,项羽以2万大军大破章邯的40万大军,可以说是以绝对劣势以少胜多,即使是在史书上也很少见过这样的名将,在楚汉之争中,他曾经率领3万铁骑和刘邦的56万大军对拼,在彭城之战中击溃刘邦联军,同样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正是由于这样的功绩让项羽变得非常自负,他不屑于使用阴谋诡计,而不是不能使用,在他看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要堂堂正正,如果使用阴谋诡计那么就不是他项羽了,虽然范增是秦末第一谋士,但很多时候项羽都是听从自己的安排,没有听从范增的建议,反观刘邦不一样,刘邦是一个地痞流氓出身,他能力不足,才会想用阴谋诡计来帮助自己夺取天下,他和项羽相比军事才能根本比不上,但使用厚黑学项羽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为了能够活命,刘邦甚至能够将妻儿踹下马车,但是项羽却会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子自刎乌江,同样是男子,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差距却是天壤之别,一个是真君子,一个是真小人,但如果项羽也听从范增的意见使用阴谋诡计,那么在鸿门宴上,刘邦早就身首异处,后来也不会错失天下了,可项羽真的这么做,那他就不是项羽了,所以说项羽之所以能够受到后人崇拜,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为人重情重义,这才受到后人的纪念。
不过不管人们怎么去评价项羽,有一点始终是人们无法否认的。那就是项羽一身无双的武力。从项羽起兵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到他被逼到乌江自刎的那一刻。他的可以说每一场战斗都没有输过,就连韩信苦心设计的‘四面楚歌’和‘十面埋伏’也未能将项羽困住,他是自己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才自杀在乌江边上的。
可以想象得到,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人,才初出茅庐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威震天下时,他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会膨胀自大。所以说,年龄和心性才是项羽真正致命的缺点。他的心性从一开始的学艺时就已经暴露出来的。最早学文的时候他不学,习武的时候他说要学就学‘万人敌’,但真正教他兵法的时候,他也只学了个大概就不学了。这说明他并没有受过什么系统的教育,他再怎么光芒四射,也都只是一块未经过雕琢的璞玉。刘邦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他已经有了很丰富的人生阅历了。这是人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当年纪慢慢增长的时候,智慧也在随着增长。即使刘邦只是一块石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也已经被磨得圆滑了。项羽自然不是他的对手。
除此之外,项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喜欢用计谋。似乎在他的眼中,所有的计谋都是下三滥的手段,不管是鸿门宴上,还是在对韩信的态度上。项羽对于计谋永远都是一种非常不屑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个骄傲的人,就一定是一个爱惜羽毛的人!他的认知中,只要是正义之师,那便不必用任何奇谋诡计。项羽不但不屑用计,而且对于防计和破计的意识也是很淡薄的。所以才导致他在楚汉争霸的整个过程中虽然一直在打胜仗,但却一直处处都受限制。即使是这样子之后,他也仍然不吸取教训,始终坚持不用任何计谋,所以才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虽然许多人都在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有勇无谋,但是他是那个时代里最真的一个人,也是最骄傲的一个人!但他的失败,也是来自于自己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