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天子一朝臣”出自明·汤显祖《牡丹亭—虏谍》,全诗如下:明·汤显祖《牡丹亭—虏谍》:万里江山万里尘, 一朝天子一朝臣; 北地怎禁沙岁月? 南人偏占锦乾坤。它有什么故事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个常用的俗语,用来表示一个朝代或地方的当权者变动,下属也相应随之变动。单位来了新领导,人事格局就会发生或明或暗的变化,曾经的红人,说不定一下子就会变为黑户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最早是因为汤显祖的《牡丹亭》而开始广泛流传的。《牡丹亭》又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自宋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长生殿》、 《桃花扇》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句出自《牡丹亭》第十五出《虏谍》,为大金皇帝完颜亮的出场诗:“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俺北地怎禁沙日月,南人偏占锦乾坤。”其中的“万里江山万里尘”与“锦乾坤”相对,说的是处于北地的金国,尘沙遍地,不如地处江南的南宋的江山锦绣,所以,才有了南下牧马之心。
《牡丹亭》中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表示的是完颜亮不安现状的南侵之心,与现代意义上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有着较大区别。另外,这“一朝天子一朝臣”还被一位聪明的读书人借用来挽救了自己和政治前途,博得皇帝龙心大悦——这个人就是被人怀疑为秦桧之后的清代状元秦大士。
秦大士祖籍安徽当涂,世居江宁(今南京)。他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23岁时在江南贡院考中举人。乾隆十七年,38岁的秦大士进京赶考,一举守魁,成为清朝第43位状元。
因为秦桧也是江宁人,乾隆对这样新晋的秦姓状元的身世产生了怀疑,因为秦桧的名声实在太坏,乾隆担心秦大士是秦桧之后而有辱朝廷名声。于是亲自询问秦大士:“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代?”
乾隆此问,让秦大士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回答。他虽然不是秦桧的直系后人,但是,他的祖上又确实与秦桧有关——他是秦桧二哥秦梓的后裔(秦梓育有二子。据史载,秦梓一支的子孙后代皆能恪守家训,爱国爱民,入仕后均清廉自律,是个难得的清官)。此情若如实相告,会对自己的前程不利;若是否认,便是欺君之罪,更对不起祖宗。最终,秦大士灵机一动,回答了乾隆七个字,就巧妙地化解了“危局”秦大士的回答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这里,“一朝天子一朝臣”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宋高宗是昏君,用的是奸臣,而乾隆是明君,用的自然是忠臣。这种不着痕迹的马屁,让乾隆皇帝很受用,不愧为状元之才,当即授予他为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后来,乾隆又让他担任科举考试的考官,经他提携的武状元马全,后来成为西北边陲的一员大将,在平叛中壮烈牺牲。他出任过咸安宫的官学,景山官学总裁,培养了无数人才。乾隆皇帝又提升他为翰林院侍讲学士,教皇子们读书,这是对他的莫人信任。
秦大士并没辜负乾隆的期望,他为官清廉,毕生致力于造福百姓。另外,秦大士也确实是位难得的人才,人称他的诗、书、画为三绝,乾隆曾命他缮写《昭明文选》。秦大士晚年喜欢绘画,尤其善于写竹,有时作写意花卉,生气盎然,名重一时。
归隐金陵期间,秦大士与当地名流雅士多有交往。比如,清朝著名文学家袁枚到南京任江宁县令,在燕子矶石壁上见到题诗:“渔火只疑星倒出,钟声欲共水争流。”得知是秦大士所题后,两人遂成莫逆之交。袁秦二人曾相偕畅游秦淮河,秦大士见景生情,随口咏出七绝一首:
金粉飘零野草新,女嫱日日枕寒津。
伤心慢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
“淮水而今尚姓秦”一句,一时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也正是这最后一句,对于秦大士来说,是饱含深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