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解密:曹操在白门楼生擒吕布的幕后最大功臣是谁

他是三国争议最大的人物,有人说他比诸葛亮还厉害,有人抓住他道德败坏

郭嘉一直都是三国中争议最大的一个智囊,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的才干不在诸葛亮之下,更是一直有人认为赤壁之战,若有郭嘉在,三国历史将会改写;而讨厌他的人,则抓住他的“不治行简”和“十胜十败”,说他如何的道德败坏,阿谀献媚等等。

当然,谈人首当观史,让我们来看看《三国志 郭嘉传》中是怎样记载这位智囊人物的。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宫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大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难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

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子奕嗣。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

即郭嘉的主要谋略有四

1. 议图吕布

2. 料孙策

3. 破二袁

4. 袭乌桓

让我们来逐个分析一下

吕布是曹操的心头大患,曹操欲除之已久。然而在与之交战之后,曹操因为士兵疲乏而欲退兵,郭嘉在这时建议曹操”急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曹操听了他的意见,而破下邳,擒吕布——郭嘉的这个建议是有些风险的,曹兵既已疲倦,且粮草将尽,仍强攻吕布。而吕布此时却安距城中,按理说正好以逸待劳,而胜曹操,但郭嘉分析的结果是吕布无谋,陈宫有谋而决策慢。所以,若曹操速攻,必可在其二人未有对策之前破城。此计的成功,得于郭嘉对吕陈二人的透彻了解

孙策立业江东,尽收六郡。下一步,便有与曹操争霸的可能性,众人皆畏惧,只有郭嘉不以为意,认为孙策虽骁勇,但在江东并未真正站稳脚跟。不但不能构成威胁,他自己反有性命之忧。又被郭嘉言中了,孙策果真死于许贡的家客之手。这个预测的准确性似乎夸张了一些,简直像是郭嘉在诅咒孙策。然而从郭嘉的观点来看,孙策的死就是必然的了。本是袁术手下一将,借兵起事,而得江东。杀江东豪杰,怎不惹人怨恨?可能江东之人不满者有很多,可孙策为人“轻而无备”。这当然有被刺客所杀的可能了。这种推断力,还是来源于知人。

曹操虽然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然而袁绍虽死,余党尚在。此时,曹操若是举兵讨之,会花费相当的兵力。郭嘉一眼就看出袁绍废长立幼,必然带来袁氏兄弟间的反目。若此时曹操挥兵转讨刘表,二袁将自相残杀。曹操坐收渔利即可。亦如其所料。也许正是有这种“隔岸观火”的观点,使小说《三国演义》上为郭嘉编写了个遗计定辽东的故事

平乌桓似乎是最为弄险的一次,“虚国远征”的危险想必谁都知道,万一刘表来袭,不仅乌桓不能定,而切许都也难保。郭嘉在分析之后,作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推测:刘表决不敢来犯。这个推测是风险极大的。但郭嘉对他的推测很自信,曹操也相信他。奇袭乌桓,是袁氏二子无处可逃。

看完这些,你也许对郭嘉的才能有几许认可了吧,但立即会有人用其“不治行简”来反驳。说其为人太过狂放。首先,我一直不太明白什么叫“不治行简”。陈群又为何揪此不放,多此的指责郭嘉。作为谋士,郭嘉很出色,又没有什么道德问题,何必没完没了的纠缠呢?我并不是说是个人才就应该“恃才放旷”,做个像荀彧般的守礼之士当然更好。但不奉守儒家之礼,也不至于要“熟廷诉嘉”吧?有人说郭嘉太不象话,依仗曹操对他的喜爱就别人越说越来劲,我倒是想说说陈群,既知说也无用,何必总不忘一提呢?(难道是因为每诉之,曹操悦其持正吗?)

郭嘉的“十胜十败”也颇引人非议,虽说太铺华。但也确实是事实,袁绍为人,用人而疑,不会决策,不纳忠言,其手下,朋党祸重。谋臣之间互不能容,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而且“十胜十败”无非是论战之时的一段,袁曹两家的分析。不管他怎么说,只要说中要害即可。有不少人以次大做文章,说郭嘉善于奉承讨好,甚至由此涉及到他的人品问题,那也是没有道理的。

纵观其一生,知人至深,善谋善断,虽不知能否才过孔明(历史不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但绝对算是三国谋臣策士中的佼佼者。曹操的评论“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他是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