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历史上有名的女皇帝。在男尊女卑氛围极其浓厚的封建时代,武则天这种作为无异于离经叛道,是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所难以接受的。武则天生前身后,无论朝廷大事还是个人私生活,一直是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关注热点,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她与西汉的吕后、清朝的慈禧太后一起,并称为封建时代3大女强人。
在野史中,武则天的形象并不怎么光彩。提起武则天,很多人首先会想起她与太宗高宗父子两代的风流恩怨,以及她公然在后宫宠眷众多“男妃"的艳史,甚至把她歧视为“神鬼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的暴君。其实,真实的武则天,单就治国理政而言,堪称有为之君。她虽是女流之辈,但见识和魄力远胜一般男子,在李唐皇帝中,才能超越武则天的实在屈指可数。
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与提拔,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一批治世良臣,都在武则天时代崭露头角。但凡有真才实学者,她会不拘一格飞速提拔;滥竽充数者,也会被毫不留情拿下。她大力整顿吏治,赏罚分明,广开言路,朝廷风气为之气象一新。在对外战争中,她对敢于兴兵犯境的突厥、契丹等都给予了坚决反击。
武则天即位后,由于她以皇后身份废主自立,招致了当时社会主流和李唐宗室的强烈反对。为了巩固新兴的大周皇权,武则天对敢于犯上作乱者予以严厉惩戒,以儆效尤。一批臭名昭著的酷吏在武则天手下得到重用。他们耳目密布,擅长罗织罪名,花样翻新制作出各种残酷的刑具,人犯甚至一见到刑具就心胆俱裂,恐惧万分,无不招供。很多臣民惨死在严刑峻法之下。
《新唐书》记载,在武则天上位之前,675年3月,唐高宗因患病久治不愈,想把帝位禅让给武后。武后见此天赐良机,欣喜若狂。谁知宰相郝处俊是个正直敢言之臣,他极力反对,对高宗说:天下是高祖太宗一手创制,怎能不传给李氏子孙而传给外人。陛下应该谨守宗庙,传之于子孙后代,不能把国家拱手让人。武后闻讯,对郝处俊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后来武则天称帝后,念及此事,余恨难消。当时郝处俊已经故去,她就把复仇之剑砍向郝处俊的孙子郝象贤。她指使酷吏周兴罗织罪名,把郝象贤投入大牢,定成死罪,武则天亲自监斩。郝象贤与祖父一样,性情刚烈。在押赴刑场途中,他骂不绝口,把武则天争权夺位、秽乱后宫的丑事骂了个遍。武则天听了如坐针毡,急忙让人找来个木球,塞进犯人口内,赶紧处斩了事。
此后,为了防止类似事件重演,再处斩犯人时,都要在其口中塞入木球,在武则天时代成为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