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中国风水圣地 有24位帝王曾埋葬在此

生于苏杭,葬于北邙。”这句话说的是中国人理想的生命终点一定要留给洛阳城北的邙山,因为邙山有24位帝王曾埋葬在此,其分布之密、数量之多、延续年代之久,都是无与伦比的。在洛阳邙山这片面积达到750平方千米的陵墓群中,已发现有970余座古墓冢,但目前仅存330多座,其中2/3已经不复存在。

中国人最重风水,邙山分属崤山余脉,其地形开阔、约高出黄河和洛河水面150米,地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水口’是上上之选,风水没的说。而且在邙山地表以下有深达5 ~ 15米的土层,渗水率低、黏结性好、土壤紧硬密实,特别适合安置墓穴。虽然邙山地形极好,但是在辽阔的中国黄土高原上,如邙山陵区这样的台塬比比皆是,邙山按理排不上位,可它却成为了“亡人之乡”,有传说否?是有的。汉开国皇帝刘秀在建造陵墓时以先帝西汉文帝与窦皇后合葬的灞陵为参照,一改过去西汉诸陵的覆斗型,以山为陵、引来天然流水,渐渐的使陵园与周围自然融为一体,令盗墓者难以发现。这似乎与黄老学说有某种契合,即主张清静无为、回归自然。巧的是它又和晋郭璞《葬书》所包含的风水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吻合,这一下直接启发了以东汉道教为基础的风水理论,为此邙山也成为历代风水师心目中的风水圣地。

但邙山帝陵云集的原因仅风水而已?我们无从考证,毕竟风水只是一种难以实证的观念体系,毕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埋葬于此地。想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邙山现象,就要从洛阳千年帝都的身份说起了。从周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各朝以此为都,历时达1300多年。

况且从地形上看这里的确是掌控天下所必须的战略要地:它东面的虎牢关外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西靠崤山、函谷关是进入关中平原的咽喉要塞,北依黄河天险及太行王屋二山,可以西挟关陇,东压江淮,北通幽燕,南达荆楚,是兵家必争之要地。而且洛阳也是一个宜居之地:首先,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洛、伊、瀍、涧四水流贯洛阳平原,气候温和,利于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千百年来,这里人烟辐辏,文化发达。虽然邙山上的古墓多且集中,但多年以来考古学者的研究止步不前。其中一个原因自东汉以后战乱割据、大部分的文献已经遗失。

   所以2002年,广大学者终于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能够彻底投入邙山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5年的艰苦工作,已经能够初步确定邙山埋葬着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6代共计24座帝王的陵墓及其陪葬墓群;2008年年初,“东汉帝陵与邙山陵墓群”被列为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要知道“十大考古发现”很少授予调查项目,由此可见邙山陵墓群有多重要。如今,考古工作者对主动发掘邙山陵墓群已经不再抱有特殊期待。

幸运的是,通过考古所得遗迹会比遗物更能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和历史信息,只要我们能尽可能的弄清楚邙山陵墓群所属年代、形制和归属,我们将能揭开更多封存已久的历史谜团。同样,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尽兴衰荣枯、沧海桑田,城北的邙山,经久不衰,它仍是中国人灵魂深处永远的故乡。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