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古代最牛女讼师:凭20个字就能打赢了官司

律师在中国的古代,叫做讼师。讼师是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以写状纸为职业的人,相当于履行现在律师的部分职能。

在中国古代,诉讼本身就被圣人认定是件不该发生的事。孔夫子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主持审判,我和其他人差不多,应该做的是让诉讼无从发生。这句话后来成了儒家有关诉讼问题的宗旨,后代儒生出身的官员总是宣称,为官一方的首要大事是“息讼”。而讼师却为民间提供帮助讼者打官司的服务,自然就成了各级官员的眼中钉。

按照儒家精神制定的古代法律,也从不承认讼师的地位。所以近代以前的讼师形象大多丑陋不堪,最典型的是清初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四回“伏威计夺胜金姐,贤士教唆桑皮筋”里描写的讼师管贤士,原文描述他的能耐是这样的:“枪刀不见铁,杀人不见血。棒打不见疼,伤寒不发热。毒口不见蛇,蜇尾不见蝎。苦痛不闻声,分离不见别。世上若无此等人,官府衙门不用设。”

虽然许多流传下来的故事中,讼师的形象十分不堪,但确实也有一些讼师为民办实事:曾六如的笔记《小豆棚》卷八记载的浙江湖州的女讼师“疙瘩老娘”就是这样一位讼师。

疙瘩老娘是个寡妇,也是个远近闻名的刀笔讼师,文笔言辞十分犀利,许多经年不结的大案子,凭她一纸数笔,就可以力挽狂澜而结案。她靠这个本事发了大财。

湖州有一个富家的年轻儿媳,丈夫死了后想改嫁,而公公不允许,想强迫她守寡。儿媳向疙瘩老娘求援。疙瘩老娘要求一个字一百两银子,总共向她要了一千六百两银子,写了一张十六字的状子,状子上是这样的:“氏年十九,夫死无子,翁壮而鳏,叔大未娶。”意思大致就是这个儿媳年龄才十九岁,丈夫死了,没有给她留下儿子,公公正值壮年,小叔子长大了尚未娶亲,都是单身。

在古代,影响一个女子在家族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所生养的儿子的多少,俗话说:“养儿防老。”有儿子的话,即使是寡居,以后的生活和在家里的地位就都有了保障。没有儿子的女子守寡,无论是从家庭因素还是经济条件等多方面来说,未来的生活没有任何保障。同时,家里的两个至亲都是单身,按照当时法律,公公与儿媳私通是死罪,而弟弟娶寡嫂也是死罪。更重要的是,古时的治政理念是以德治国,一旦出现这种乱伦的案件,会对地方官的政绩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这张状子呈上去,县官立即命令允许儿媳改嫁。

还有一次,江北地方连年歉收,米贩纷纷到江南地方收购粮食。江南人怕米价高涨,禁止大米出境,结果形成诉讼。米贩也去向疙瘩老娘帮助,疙瘩老娘索要了3000两银子,写了一张状子呈上,第二天县衙门就下令不得阻止粮食出境。那张状子写得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列国分争,尚有移民移粟;天朝一统,何分江北江南。”对仗工整,说理透彻,实在是叫人拍案叫绝。

由此可以看出,古时的讼师们的智慧的确不容小视。讼师在古代诉讼中,有时能够独当一面,在案件的胜负中起到关键作用,当然这与当时的诉讼程序不完备,重口供而轻调查,缺乏辩论程序有很大关系,因而在讼师的刀笔之下往往发生以一词一句而定乾坤的效果。

明朝纸币破损可去官府兑换:造假者一律斩首

王吴军中国古代的纸币始于北宋,当时,纸币称为“交子”,取交换、流通之意。明朝时期,政府对于纸币的发行和使用也非常重视。《明史·食货志》中说,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1374年)设立了宝钞提举司,这是明朝的金融主管部门。第二年,明朝政府开始印制发行纸币,这种纸币名为“大明宝钞”,民间通行。大明宝钞的用纸是以桑穰为原料造成的,纸币是方形的,高一尺,宽六寸,青色,绘制有龙文花栏,纸币的正中横题着“大明通行宝钞”六个字,其内上两旁,还有八个小篆写成的字:“大明宝钞,天下通行”,纸币中间画着十串(也就是一贯)铜钱,下面写着“中书省奏准印造”七个字。纸币的下方还有篆文小字:“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十五两,仍给犯人财产,洪武年月。”一直沿用洪武年号另外,纸币上还有两个朱红印章,印文不可辨。

明朝政府还下了一个文件,规定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明朝政府发行的纸币在全国流通使用,在方便广大消费者的同时,也让一些不法之徒动起了歪脑筋,这些不法之徒打起了制造假币的坏主意。不过,明朝政府的手腕是非常强硬的,一听说有人制造假币,当时的中央政府立刻发布了打击制造假币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假币者,不论数额多少,一律斩首。同时,明朝的法律还规定,凡是举报制造假币行为的,赏银二十五两,犯人的财产奖励给举报者。二十五两银子足够一般消费水平的四口之家吃一年半的,再加上犯罪者的财产,举报一个制造假币者就可以半辈子衣食无忧了。所以,很多人成了专业打假人士。明朝的纸币分为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六种。数额为一贯的纸币上面画的是十串铜钱(因为十串铜钱为一贯),数额为五百文的纸币上画着五串铜钱,其余数额的纸币依次递减。纸币还可以和铜钱、金银等兑换。一贯的纸币可以兑换一千文铜钱,也可以兑换一两银子。

四贯的纸币可以兑换一两黄金。如果纸币因使用时间久而破损了,消费者可以拿着破损的纸币到政府设置的有关部门去兑换新纸币,兑换的时候,有关部门要象征性地收取一点手续费。起初,明朝的纸币是由中书省主管印制发行的。后来,又把印制发行纸币的工作交由户部主管,铸钱的工作交由工部来做。户部设置了广源库和广惠库两个部门负责纸币的印制和发行工作。回收纸币由广源库来负责,发行纸币由广惠库来掌管。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印制发行小数额的纸币,其数额从十文到五十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又下令设立了宝钞行用库来和广源库、广惠库一起管理纸币的印制和发行工作。同时,下令大明宝钞这种纸币可以和历代的钱币进行兑换。洪武二 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发现金融部门的机构臃肿,就精简金融机构,立刻撤掉了行用库。虽然纸币广泛发行并使用,可是,明朝时期,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的消费者却不喜欢使用纸币,他们重铜钱而轻纸币。在这些地方,拿一百六十文铜钱就可以兑换一贯纸币,纸币贬值引起了物价飞涨。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设立了宝钞提举司,来主管纸币的印制和发行工作。

当时,户部尚书(相当于财政部长)夏原吉向朱棣建议,把纸币上的篆文“洪武”改为“永乐”,朱棣没有同意,仍在纸币上用“洪武”二字。此后,这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以,有明一代的纸币自始至终都用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这个年号。明朝宣德(明宣宗在位)初年,因为国家公务员贪腐行为呈现出了愈演愈烈之势,政府的信任度在百姓心中大大减低,纸币在民间的流通也随之出现了障碍,消费者只觉得政府发行的纸币不可信,只有真金白银才最可靠,所以,人们在交易时只是使用金银,纸币被冷落了。到了明朝天顺(明英宗在位)中期,纸币的价值一落千丈,当时,一贯纸币还兑换不了一文铜钱。明朝隆庆(明穆宗在位)初期,由于纸币的信用度大大降低,消费者不再信任纸币了,于是,纸币很快就废除不用了。最终退出市场纸币在明朝被废除一百多年后,到了明朝天启(明熹宗在位)时,当时的一个中央干部惠世扬向明熹宗提出,国家应该重新使用纸币。但是,明熹宗没有明确答复,此事就搁置了下来。明朝崇祯(明思宗在位)末年,有一个名叫蒋臣的中央干部向明思宗提出国家应该重新印制和发行纸币,明思宗欣然同意,并让蒋臣到户部(相当于财政部)任职,负责这件事。可是,尽管蒋臣努力工作,但因为消费者对于当时的政府已经失去了信心,对于纸币也失去了信心,所以,纸币的使用依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公然抵触和拒绝,最终,纸币的重新使用以失败而告终

明朝祖陵埋葬水底:背后藏一骇人秘密

苍天并不在乎帝王祖宗的高贵,浩大的洪水依旧滚滚而来,让这方樵夫牧童望而生畏的神圣的土地顷刻间沦为泽国,那些无比忠诚的文臣武将也在这场洪水中相继倒下,在淤泥中酣睡,渐至湮没无闻。明祖陵就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洪泽湖中有个“大墓头”,这就是那一带人民偶尔提起的故事……

水底古墓之谜

桑田变沧海,沧海又变桑田,明祖陵从一发现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明祖陵外景

1963年,洪泽湖遇到了特大干旱,水位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一批大型石像露出水面,这些石像东倒西歪,躺在了淤泥之中,他们被雕塑成麒麟、雄狮、带鞍子的马和牵马侍从、还有文臣、武将、太监等形象,根据专家的研究,被确认为明祖陵,此时,距明祖陵成为水下皇陵已整整近300年。

图为露出真身的明祖陵地宫拱门和甬道

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说实话,明祖陵所在的位置并不理想,它并不处于高山大阜之侧,而是在有“九岗十八洼”之称的丘岗之地。

当时的堪舆大师刘基等,就知道明祖陵所在地并不是完美的万年吉壤。根据古代堪舆术的定义,一块风水宝地的地势地形地貌,要穴前有明堂,要看三奇四应。三奇即山、水、案;前、后、左、右、为四应;左右有护砂,所谓“砂”即山丘土石之物;要有罗城,罗城由山或水组成,相绕四周;远有朝山,近有案山。以山为罗城,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种态势为佳;如果周围无山,一马平川,则借水势成龙(水龙),以泽国环抱为上。明祖陵四周除了一片水国,并无多少妙贵可言。

既然此处风水不好,朱元璋为何不另寻吉壤安葬祖宗呢?

其实朱元璋何尝不想呢,但是这是他祖父的实际葬地所在,如果要移墓,势必会泄了王气,影响大明江山社稷。所以只能在此修建了祖陵。为了解决风水欠佳的问题,在当年筑陵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地理改造,填埋洼地,补修不足,挖地成河,堆土为山,人工整出了砂、水、近案、明堂等风水要素必具的景观,这才形成了一块标准的风水宝地。都成了风水宝地了,何以明祖陵会被没在湖底长达300余年? 是先天风水不足,没能保佑明祖陵免去天地的沉沦?

明祖陵地宫所在地

是偶然的自然灾难,还是人为的必然导致了这滔滔洪水? 有人认为,明祖陵的被淹,天灾其实只有三分,还有七分就是人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夏筑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支,使南支夺淮入海后,河道开始紊乱,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祖陵不断遭受水患。明万历年间总理河道的工部尚书潘季驯提出了“蓄淮刷黄”,的治水方略。他主张筑堤纳水归于一道,反对疏浚支流另开新河,而应当“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借水攻沙,以水治水”。

明祖陵

他认为“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之水皆由沙面,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由河底,止见其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势。此合之所以愈以分也”。多好的理论,省钱省力,省人省心,大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味道,因而廷争面折中很能打动人心,并且最终取得了明神宗的支持。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任你怎么集淮水之力也不敌黄水,汹涌澎湃的黄河仅凭一点淮水之力就被挡回去,那还能叫什么奔流到海不复回?很快的清河口泥沙高淤,靠近这里的淮河河床也被黄水倒灌而增高了,这又使淮水的冲击力减弱,遇阻即回,沙随波停,淮水所带泥沙又在清河口停淤。

淮水无力刷黄,又无法从清河口入海,而入湖故道又尽筑高堰,淮水不得不上溢泛滥,“不得不久潴旁溢,汪汇浩荡,始犹淹漫两岸,会合诸湖,继而夏秋泛涨,一望无际,浩荡龙沙,震惊陵寝,而泗洲之祸岁烈一岁矣。”。

潘季驯的治水方针在实践中被“检验”得头破血流,照理应当重新检点,这时如果改弦更张,为时未晚。可惜这时候,治水方略已不再是为了治理水患了,而是成了庭争的工具,成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与权威的凛然不让侵犯的武器,为此他不仅革除了反对意见的阻挠,而且甚至编造谎言,说祖陵“松柏之郁茂,护沙之如故”。就是到了万历二十年仍然上疏坚持自己的主张,把分流之议列为病议,痛加指陈。而这时淮泗一带水患濒仍,早已成不争的事实。

真不知朱元璋的祖宗到底是否有灵,在水中煎熬着为什么眼睁睁地看着潘季驯这样的大臣作出几乎是不臣的胡作非为?祖宗埋到地下后无声无息,不言不语,忍气吞声,这就注定了明祖陵要到水下沉沦300多年,也注定了后人像哀六国哀阿房宫一样去浩叹它的沉浮。

陵墓内石像

寻觅陵址的曲折过程

按常理说,朱元璋的祖先们既然被追尊为皇帝,皇后,其葬处就应该建陵,并应依制建造帝陵建筑。但根据历史记载,朱元璋在洪武初年只追加封号,没有营建祖陵建筑,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原因呢?原来朱元璋少时家贫,居住地一迁再迁,使他根本不知道其三代祖考的确切葬地。因此,他为寻找祖陵葬地颇费了一番周折。

陵墓内的石像群

根据史料记载,刚开始有人告诉朱元璋他家的祖陵在句容通德乡朱家巷,朱元璋信以为真,即“命筑万岁山,有司修砌路,太祖躬临拜祭”。不料,他才只磕了一个头,万岁山竟然中间分为深涧!他不禁恼怒异常——这岂是我家祖茔,怎能经不起我一拜?于是“重罚言者”,认为这不是自己的祖茔所在。后来,朱元璋经过回忆,想起二姐曾说过祖父的坟墓在泗州旧陵嘴一带,但具体位置仍无从考察。到了洪武十七年(1384),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使朱元璋弄清了祖陵的真实位置所在。话说朱元璋的同宗朱贵,他祖父与朱元璋的祖父一起从朱家巷迁到了泗州城北的孙家岗,通过他回乡查访,朱元璋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祖父母葬在泗州城北的杨家墩。这座古墓,因宋朝保议大夫杨浚墓而得名。

这是否真的就是朱元璋祖父母真实的葬地呢?还是因为政治需要而凭空建造的呢?在有明一代以至后来的几百年中,有一个现象被人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或者没有任何人敢于说将出来,那就是既然朱元璋那么急切地找寻祖父的安葬地,找到了又花费那么多时间与财力来大规模营建,甚至竟然让不能随便动用的国储来当这个祖陵的总管与总监,为什么在祖陵建成后竟然没有来这里一次进行祭祀并像在句容那样磕头呢?

是怕一个头磕下去又会分为深涧吗?朱元璋是不是对这个祖茔也产生什么怀疑?朱贵献的图是真的吗?朱贵说杨家墩就是祖陵所在地是得到多个族人证明的,那么这些族人呢?他是不是也是来邀宠或混个世袭之职的?唯一的与人不同之处,大概就是这个朱贵做得比较聪明比较认真比较像那么回事。但一向多疑又心机聪慧,特别是深知祖上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死无葬地的朱元璋恐怕不会看不出来。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相信朱贵,还要封杨家墩为万岁山并将祖陵定在这悠悠淮水之滨呢?或许朱元璋心中也是十分苦闷的,因为他很清楚,那个句容的万岁山不是假的吗?但是,为了证明大明王朝是祖上“积功累善,天之报施,茂于厥后”,为了蛊惑与欺骗人民,为了证明他这个皇帝是有祖传“基因”的,是由上天钦定的,不是其他人想当就能当得的。于是他不得不这样将错就错。

陵墓内的石像群,前两对是麒麟,后四对是雄师,然后是华表,天马,侍者等

明祖陵的传说

打开中国历史的大门,你会发现中国历史上皇帝玩弄政治传说的事列比比皆是,陈胜的夜半神示、刘邦的剑斩白蛇、刘备的白胪脱险、赵匡胤的祥龙瑞生等等。朱元璋的明祖陵只是以上历史政治家高明手段的延续。

朱元漳祖上几代非常穷困,四处漂流,真乃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他的祖父朱初一,六十多岁时,流落在古泅州境内,为双沟镇一个性水的财主家放猪。这水员外号称水半湖,双沟东去印里洪泽湖边全是他家的地。朱初一带着全家搭个窝棚,就住在湖边孙家岗为水财主放猪、垦荒,以维持生计。

这孙家岗庄后有个墩子,人称杨家墩,墩上有个凹窝。一年深秋,在这里放猪的朱初一躲在墩上的凹窝内避风,意外得知这座山背山面水,后面青山雄壮葱郁,前面洪泽湖宽广博大,其实是一块龙脉,谁死后葬在这里,谁的后世就一定有人会出皇帝。老人欲将此地占为己有,从此隐藏了这个秘密,

即使对家里人也没有透露半分, 直到临死前,才告诉了儿子要把自己葬在这里。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有一点却是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的.杨家墩的地理位置,在风水学上明明不是个风水宝地,为何在传说里就成了龙脉之地了呢?朱元璋登上宝座之后,朱氏坟冢葬于龙脉的传说很快就流传了开来。先是从洪泽湖畔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像水银泻地般的遍布全国。这是一种明显的穿凿附会,朱元璋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个传说呢?这还是和他的出身有关,他的帝位是由自己和众兄弟从最低层打下来的,他并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值得炫耀的血统资本。历史上开千古帝业的几乎都比他这个放牛的、打扫庙院的朱和尚强。

秦始王嬴政、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哪一个不是帝王之后或名门望族,即使是汉高祖刘邦这个亭长好歹也是地方一号人物,蜀主刘备尽管以卖草鞋为生但是宣扬时总是以大汉皇室后裔自居——刘皇叔。曹操、孙权一个是官宦之后,一个是军旅世家。对于朱元璋来说,那种感觉就像被人唾弃的乞丐突然有一天发了一笔财开始身着华服,但是心理还是总觉得别人的眼光是那么怪怪的。

无奈之下,为了给自己的登帝塑造天地之功,证明自己是天意所授,标榜自己血统是天之相承;

明祖陵南红门

为了击溃当时旧贵世家的心理优势,改变政治方面的意识劣势,草根皇帝朱元璋最终也只能把自己的老祖宗请出来进行一番神化宣扬。

当太祖将这自家神奇传说不断灌输社会各个阶层时,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推崇和孝敬,更为了向天下显示皇家的威严,太祖就在依稀寻到的埋有祖父的小山包前开始建造了规模宏大,尽显皇家雄壮气派的明祖陵,将其曾祖父、高祖父、祖父的衣冠等凡能收集到的或者认为是的遗留之物一起葬在了这里。如此一来,皇家的威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己的血统更是让世人所推崇,社会上也就再也没有谁会乱加评论了。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