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是春秋初期郑国君主,在执政期间,政治上,郑庄公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经济上,郑庄公重农兴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外交上,郑庄公借助外力清除了郑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最终使得郑国称“小霸”于诸侯。
公元前701年,也就是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之后的七十年,这一年里有一个传奇君主去世了,他就是郑庄公,郑庄公那个年代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但是很可惜,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一岁,在他在位期间,是郑国最强大的时期,不管是一些大的诸侯国比如齐国、鲁国都纷纷来和他结盟,就算是天子也得给他几分面子,郑国在郑庄公的统治下有条不紊地走下去,他的谥号是“庄”字,所谓庄,就是克敌制胜,平定乱世的意思。
郑庄公的名字叫做寤生,是自己的父亲郑武公的嫡长子,但是他的童年过得并不幸福,他的母亲武姜并不喜欢他,因为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做了一个噩梦,正是因为这个噩梦所以他的母亲将他取名寤生,也就是在噩梦中出生的意思,他的母亲对于自己的次子段却是关爱有加,想让段继承郑武公的王位,在这个样子的欢迎下也就造成了郑庄公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格,精于算计但是又深藏不漏。
他当上国君之后他的母亲依旧不肯放过他,想让他的弟弟当国君,于是武姜暗中支持段造反,下面的臣子都感到非常担忧,但是寤生却丝毫没有担忧,因为段还没有做出实质性的造反行为,当他真正造反的时候,寤生轻而易举地将他擒获,史书记载“郑伯克段于鄢”,仅仅六个字就写完了这次造反,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写的,一切都在郑庄公的掌握之中。
寤生所处的年代是春秋前期,礼乐崩坏,所谓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是一句空话,在这样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他依旧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几乎没怎么主动去惹事,但是也从来不怕事,一旦有人惹到他他也会立刻给予反击,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作战方式是他能够在战场之中游刃有余,当自己的国家被四国联军围攻、被五国联军抢夺粮食的时候,他依旧保持镇定,给对方一点蝇头小利就获得了更多的汇报。
当他掌握主动权的时候,也不是一味地发动战争,而是战争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就好像陈国不肯和郑国结盟,现实给他一点甜头,不肯合作就打,打服之后再给甜头,这就是郑庄公,在国际社会上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对待外敌的时候,他就会团结所有的力量去打击,面对犬戎的进攻,他从不手软,斩杀犬戎无数的士兵,让犬戎从此不敢再来进犯郑国。
寤生从来都不会打没有把握的仗,每次都是攻必克,战必取,不管是对外打犬戎还是对内攻打宋国、魏国,又或者是打周朝王室的军队,他都是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在他的领导之下,郑国人才济济,他的两个儿子公子突和世子忽都是一等一的帅才,也有颍考叔、祝耽这样的猛将,还有祭仲这样的综合性人才,这些人都为郑国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帮助他打造出了一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的军队,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的。
郑庄公行事果断,在什么事情上都有自己的“度”,让自己不会太过分,也让史书让咱自己,在和天子的繻葛之战中,他虽然迎击周天子的军队,但是却没有太过分,而是点到即止,打完之后又派出使者去问候周天子,虽然周天子对他有意见,但是他对周天子却是客客气气,尽管自己的势力很强大,也不会想要侵占周天子的地位,但是同时他也把王室玩弄于鼓掌之间,利用自己卿士的这个位置在国际社会中充分利用,让自己做事情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郑庄公不仅仅是政治和军事上有自己的手段,就连文学也是颇有造诣,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他都很注重自己的修辞,当自己的弟弟想要造反的时候,他说出了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千古名句,这里面包含着他的狡诈与智慧,一直被人沿用至今,而在国际社会上,他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文学气息,就连堪称文化大国的鲁国国君都不得不称赞郑庄公的才学。
郑庄公在世之时,是郑国的政治最稳定的时候,也是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诸侯国都想要巴结郑庄公,就连那个一直都和郑国有仇的卫国也赶着和郑庄公结盟,而这个时候,郑国也才是几十年的历史罢了,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任国君,郑桓公和郑武公知道郑庄公居然能够有如此作为,一定会感到骄傲吧。这个在噩梦中出生的人,为中国的春秋时期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为什么郑庄公不能入选春秋五霸?
一,对君主不敬,不合礼数。无论是周郑交质还是箭射周王,都是非常出格的事,在讲求“忠君爱国”的古人眼里,是大逆不道的,影响了后世对他的评价。
二,郑国国力不济。郑庄公的霸业,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诸侯们服从周王的命令,认同周王室的权威,郑庄公才有发挥的舞台,一旦这个前提消失,以郑国的国力,是没有什么发展潜力的。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后来楚晋争霸,郑国都是必争之地,郑国为了求生存,时而附楚,时而附晋,根本没有一点尊严。而反观其他的春秋霸主们,他们的霸业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本国国力强盛的基础之上的,也许这一点,正是郑庄公无法跻身于春秋五霸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