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三国最完美的武将赵云,为何一直不受刘备重用?从刘备病逝白帝城前,当众对赵云说的两句话,道清一切真相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之一,也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武将,然而说到最完美的武将,那么非赵云莫属了,可是他却一直都不受刘备重用,这是为何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从刘备病逝白帝城前,当众对赵云说的两句话,道清一切真相。

赵云少年时如何我们无从知晓,他的第一次出场,便是跟着公孙瓒,作为其麾下带领义从奔赴黄巾战场,因公孙瓒好骑白马,人送“白马将军”,所以这支义气当先的队伍就成了后世留名的“白马义从。”

当时正直乱世,袁绍又为名门之后,声望名气一时无二,冀州大部分的武人都奔着袁本初而去,本着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天塌下来个高的顶,高手和滥竽充数的人都各怀心思的加入袁绍的队列,而常山赵子龙却选择了公孙瓒。

冀州,即现在的河北省,而赵子龙放当今便是河北人,所以去选择当时在幽州现如今北京的公孙瓒,是有舍近求远的感觉。而当公孙瓒询问其为何不攀附更有可能大富大贵的袁绍时,赵云则回答:“天下大乱,不知明主,民有倒悬之危,慕君仁义,故来之,非远绍而亲君也。”

就是说我赵云不是为了大富大贵来,也不是为了疏远袁绍才刻意来投奔你,而是听说你公孙瓒对民施行仁政,所以才来投奔你。

这话有一些琢磨的意味,一方面儒家思想是赵云的本心,为民求平安,另一方面也是说,比起袁绍,你的仁政比较合我的胃口,所以这里其实也为后来刘备和赵云的惺惺相惜做了铺垫,二人本质思想本就接近,所以后来一拍即合。

巧的是刘备此时正好也依附于公孙瓒,二人曾在公孙瓒与袁绍的对抗战中相熟,彼此结下深厚友谊。好景不长,赵云兄长的去世,让赵云不得不先请辞公孙瓒,后与刘备辞行。古代人的丧葬制度比较复杂,除却下葬时的礼仪,子孙后代亲戚朋友都各有规矩,而且古代不像现在交通这样发达,很多人柳下送别便再无交集。

所以赵云很清楚很有可能以后无法再见到像刘备这样与自己的心意契合的人,但终究是以德行操守为先,回到老家服丧七年。后在邺城与投奔了袁绍的刘备重逢,除却欣喜之余,赵云更是感恩于刘备的知遇之恩,从此与蜀国绑下渊源。

在刘备进入蜀中之后,立刻丧失了自己的理智,认为已经胜利了,可以享受了,所以和诸位将军商量一下封赏的问题。此时赵云站了出来,立刻阻止刘备:蜀中新定,如果把老百姓的田拿出来给私人,会造成人心不稳。刘备听了之后立刻醒悟,把田地全部分给老百姓。这种心怀百姓的将军估计三国中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赵云还有独特的战略眼光。当刘备被气愤冲昏了头脑,准备伐吴的时候,赵云站了出来。他深刻的指出了现在主要的敌人是曹操不是孙权。曹丕篡位,不打曹丕难以让天下人服众。刘备一意孤行,导致了大败。在白帝城的病榻上,他才悔及不听赵云的话。

可以说,赵云身上寄托了许多老百姓美好的愿望。草根出身,胸怀天下,凭借军功封王拜相。所以,整个三国中,人气最高的一直是赵云。蜀汉才能比赵云强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品德如此高尚的也只有赵云了。

让大家觉得赵云不被重用,是在取川之后的事情。刘备打下西川后,首先是刘璋、张鲁手下投降的文武高封了一批,然后自己手下的功臣又提拔了一批。这里面最主要的,如马超封为平西将军、前都亭侯,临沮都督。法正为扬武将军、蜀郡太守,许靖任命为镇军将军、左将军长史,李严任命为兴业将军、犍为太守,吴懿为讨逆将军。诸葛亮由军师中郎将升为军师将军,黄忠从裨将军为讨虏将军,赖恭为镇军将军,糜竺为安汉将军,孙乾为秉忠将军,简雍为昭德将军。赵云虽然也封为翊军将军,但一下子从刘备集团第五号人物排到了10多人之下。

而在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进一步大封群臣,马超、关羽、张飞、黄忠分别晋级为左前右后四方将军,魏延封为镇远将军,其余文武也纷纷升官,而赵云还是在翊军将军原地踏步。这下子,在蜀汉排名就是二三十人开外了,连投降的高翔都比不过。

等到221年刘备称帝,再次大封群臣。诸葛亮从“军师将军”“署大司马府事”一跃成为“丞相”“录尚书事”,张飞由右将军升为车骑将军、司隶校尉、西乡侯。益州新投效的马超,从左将军升为骠骑将军、凉州牧、斄乡侯。魏延也升了一点,从镇远将军改为镇北将军。

而赵云还是翊军将军。从214年打下益州,到221年刘备称帝,整整七年时间,张飞和马超都从杂号将军(中将)晋升为车骑、骠骑(大将),而赵云依然是原地踏步。这一看好象是不怎么把赵云当回事。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东汉远支皇族。幼年贫困,与母亲贩鞋织前维持生计。

东汉末年起兵,参与镇压巾起义军。为了争得一方霸业,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辅佐。

后采用诸葛亮联孙拒曹的主张,于208年,孙刘联军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占荆州夺益州和汉中,终成一方霸主,于221年称帝(蜀汉阳烈布),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赤壁之战后,荆州是蜀吴两国争夺的焦点。

219年,江陵一战孙吴取得荆州并杀死关羽。刘备一怒之下,倾全力出兵攻吴。他轻敌冒进,222年吴蜀彝陵之战中刘备为吴将陆逊打败,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夷陵之败,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给年过六十的刘备造成了巨大打击。刘备退守白帝城后,很快一病不起,自知寿命将尽的刘备不愿返回成都面对满朝文武,便令丞相诸葛亮带着一众皇子与部分文武重臣赶赴白帝城。刘备戎马一生,早已不畏死亡,此时却卧病在床无事可做。刘备的内心非常不甘,同时他也不放心自己死后的蜀汉政权。为此,刘备在诸葛亮等人到来后做了三个安排。

首先,刘备在众人面前托孤丞相诸葛亮,请求他在自己死后竭力辅佐太子刘禅,假若刘禅实在无能,可将其直接废黜。之后,刘备又叮嘱刘禅要对丞相诸葛亮言听计从,国政大事多与丞相商量,努力一名成为合格的君王。最后,刘备当着众人之面,对爱将赵云说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话——要知道,此时刘备已几近弥留,没有太多的精力说话,能够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着重要意义。刘备对赵云说道:“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身为蜀汉政权最受宠信的将领之一,赵云无非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刘备对其托孤之言自然也就怀有深意。这段话的前半句是说赵云跟随自己多年,同甘共苦,两人既是君臣也是挚友,虽未和关张一样结拜,但早已情同兄弟。由此来看,后半句的“早晚看觑吾子”,意思就显而易见了,刘备是以两人关系密切来“托妻寄子”。作为自己的生死兄弟,忠肝义胆的赵云当然是将家人托付的最好人选,不过后世也有人争论说,刘备此言暗含授予赵云伺机决断权力之意,要他防止诸葛亮废黜刘禅自立。但不论如何,刘备在弥留之际,把国托付给了诸葛亮,却把家托付给了赵云,其心意不言而明。

由此可见刘备真是因为重视赵云,所以一直留在身边,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