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一名满族人,她的母语自然是满语,但由于入主中原的清朝特殊性,最高统治阶级即使不是汉人,汉语也无处不在,那么,作为一位晚清的实力派,慈禧究竟会不会满语、满文呢?
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当属慈禧无疑,这个原本柔弱的女子,发动两次政变,把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直到死后,才让旁人得以掌权,但那时的满清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虽然慈禧名声极度不好,但是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有手段有能力的女人。
据史料记载,清朝初期,满族皇族之中一般通用满语和蒙古语。因为与蒙古部落的联姻,皇族的后宫之中,有许多蒙古族的妃子。顺治帝是大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由于顺治皇帝对汉文化的推崇,皇室内才逐渐用汉语进行交流,汉语逐渐成为当权阶层的通用语言。
此后,经历康熙、雍正、乾隆等朝,到了慈禧这一代,清朝满族入关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同化之下,宫廷逐渐盛行汉语、汉文。1902年,大清王朝已经千疮百孔。迫于形势,在汉人重臣的推动下,清朝终于废除了几百年的“满汉不婚”的禁令,允许满汉通婚。上至皇亲贵胄,下至黎明百姓,都不再禁止通婚。诏书一下,作为表率,许多权贵纷纷相互通婚。
除了通婚禁令取消以外,许多汉人不能担任的官职也被汉人占据,清廷的总督、巡抚多为汉人,甚至八旗的官职也有汉人担任。满汉同化趋势加快,不少满人改为汉姓,满汉大臣的地位基本趋平,大臣一律对皇帝自称“臣”,而不是奴才。甚至还有人提出废除满文的要求,虽然要求比较大胆,但是似乎没人觉得他是狂妄至极。
这个人叫做李蔚然,他认为满人已经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和文字,再留着满文没什么意义了。听起来似乎是危言耸听,但他说的其实是实情,在两百年的时间里,虽然满人不与汉人通婚,也要求汉人“剃发易服”,自视甚高,但是他们早已丧失了游牧民族骑射的文化习俗,融入了汉文化之中。就连执掌清朝半个世纪的慈禧都不通满语,讲不出一句完整的满语,更别说其他满清贵族了。满族汉化加剧,可见一斑。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慈禧的父辈没有将满语作为子女学习之重。但据慈禧身边的大宫女德龄的回忆,她在著作《紫禁城的黄昏》中有记载:曾经,有外国友人康保夫人要为慈禧太后做画像。正巧,德龄就在现场。按照中国人习俗,只有死去的人才被画像,以便后代子孙敬仰。为了免现场尴尬以及顾忌慈禧颜面,德龄全程与慈禧用满语对话。之后,慈禧婉拒康保夫人的画像的要求。由此可见,慈禧是会满语,日常沟通不存在问题。
晚清时期,朝廷上的奏折不少是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的。据德龄另外一书《我和慈禧太后》中的记载,慈禧只看汉文,不理会满文。由此,慈禧会用满语表达,但不识满文。至于网络上流传的,慈禧精通汉语则是大错特错了。在流传下来的一份慈禧亲笔诏书上,三百多字就错了十一个。野史中慈禧擅长书画,其实猫腻很多,真实的慈禧的文化素养并不高。
反观大清一朝的奏折,我们不难发现:清朝初期,奏折只写满文;清朝中期,满汉并用;清朝末期,基本也有写汉文。这个现象很好地说明了满族被同化的历程。不只是京城,就连远离汉人的黑龙江那里,旗人也有很大一部分不识满语。直到现在,满语基本绝迹,还有几个满族人会满语呢,恐怕很少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