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九子夺嫡,雍正胜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雍正继位后,其他皇子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位争夺战,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九子夺嫡”三股势力

所谓“九子”其实并不是这九位皇子都是各人立各人山头,都抢着去当皇帝,而是团结在某位有德望、有能力之阿哥而形成的利益团体。这九个人大致可分为三个团体:以皇太子二阿哥为首的太子党,以四阿哥为首的四爷党和以八阿哥为首的八爷党。这三个势力团体,如果以皇子聚众人数多少来比较的话,“八爷党”要明显强于另外两个团体,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这场斗争败得最惨的就是这人数最多的“八爷党”,看来成大事并不一定需要人多。

为什么人数最多的“八爷党”最后惨败。

八阿哥名叫胤禩,其母乃一包衣出身,原本身份卑微再加之一生也没得到康熙皇帝的宠幸,在“母以子贵,子凭母贵”的封建帝制中,显然胤禩并没有任何优势。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事在人为”,八阿哥胤禩自强不息而勤奋好学,在众兄弟中早早便脱颖而出。史书记载,胤禩这个人很有风度,向来礼贤下士,毫无皇子纨绔跋扈之风。胤禩这种平易近人的行事风格,确实为自己赢得了极好的“群众基础”。如此既有能力又具备人格魅力的阿哥自然成为一些能力逊色的皇子们依附之对象,这一阵营包括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当然还包括后来的团体核心人物皇十四子胤祯。

胤禩以自己较为亲和的影响为自己争取了很多人才资本,起到了一定程度弥补自己母亲出身卑微的缺憾,但是也同时给自己的政治前途埋下了很大隐患,这隐患主要来自团体内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以及由于“团结”对象过于普及,导致早早暴露自己的政治野心,如此在成为众人追捧的同时,也成为对手们的主要打击对象,成为众矢之的,致使导致关键时候总有“坏事”之人。其中,是因为失意而加入“八爷党”的大阿哥胤禔就给胤禩平添许多麻烦,所以我有理由怀疑,胤禔并非真心实意甘拜下风,他其实是来“搅”的,只是手段有些低劣。

由于种种“不尽如人意”,再加之第一次太子被废之时,众人举荐胤禩,导致被康熙皇帝“扣”上结党营私的“黑帽子”,从此胤禩继承皇位已无可能。而后,随着胤禩的失意,十四阿哥胤祯的崛起,这个集团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内忧外患导致了最终的败北。这还不算,正是因为“八爷党”的强大,成为了继承大统的胤禛(雍正皇帝)主要打击对象,雍正皇帝宁可背负残害亲兄弟的骂名,也要将其一网打尽,所以“八爷党”的失败真可谓是“惨”!

自毁前程的皇太子

另一个倒在漫漫皇位征途的团体是“太子党”,说是“党”,其实真正和太子一条船的只有和太子从小一起长大的皇三子胤祉。可惜的是,胤祉这个人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政治智商不高,另外,就这么一个朋友,太子胤礽还要时不时地排挤和打击,所以皇太子被众叛亲离就是顺理成章了。

胤礽乃康熙嫡妻赫舍里皇后所出之嫡长子,再加之早早被立为皇太子,凭借如此显赫的身份,胤礽已经占得先机,倘若他能学会韬光养晦,避免触犯挑战皇阿玛皇权这一类的低级错误,相信他还是能够顺利继位的。可惜他根本不懂如何恪守太子本分,总想着尽早上位,结果总是被人利用,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电视剧《康熙王朝》有这么一幕,讲述的就是索额图(太子胤礽的三姥爷)发觉自己地位要不保,察觉康熙皇帝要对自己动手,于是就怂恿太子谋反,结果事情败露,索额图下了大狱,太子受到重责,地位岌岌可危。正史记载并没有说明太子谋反的具体罪证,但是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和太子闹翻,太子第一次被废之时,就说过太子与索额图潜谋大事,似乎道出端倪,因此推断,事实应该与《康熙王朝》中讲述无异,只是电视剧演绎的更加精彩而已。

其实,康熙皇帝对于太子谋反这件事处理地应该是十分得体与到位,从处理结果来看,索额图被定位主犯被重治,而太子仅以被蛊惑而从轻发落,如此既警告了太子,也维护了皇家之颜面,倘若此时太子能够体谅皇阿玛的一片苦心,从此改过自新,他还是有机会。可惜,从小到大没有经历如此挫折的胤礽被这次打击冲昏了头脑,他一直信赖与依附的索额图被打倒,身边在无出谋划策之能人,于是他开始铤而走险,进一步挑战康熙皇帝底线,包括他一次被废再到重新扶正,他还是不知悔改,直至最终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落得囚死高墙之内的悲惨结局,令人唏嘘。

四阿哥成功之必然

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够成为最终的获胜者,主要就是他成功避免了其他两个团体所犯下的各类错误。原本胤禛并没有多大的优势,他生母出身平庸(比八阿哥胤禩生母出身略强一点),早期并没有得到康熙皇帝之青睐,但是胤禛有他的优势,那就是没有什么明显是缺点。同时正是因为生母出身平庸以及没有崭露头角的表现,将自己很好的隐蔽起来,他通过遁入佛门以及与表现为世无争的姿态很好的伪装了自己,如此自己不会暴露在众人之下,更不会成为众矢之的,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团结”对手从而为自己获益,胤禛曾很好的利用了太子复立之事件,为自己赚取了大笔政治资本。

除此之外,胤禛能够取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团队成员的精干与忠诚。“四爷党”的骨干成员是同自己棠棣情深的十三阿哥胤祥,我早在许久之前就写过文章论述过“四爷党”最初极有可能是“十三爷党”,也就是说起初胤祥更为关键,但是胤祥犯错被皇阿玛康熙皇帝打倒圈禁,胤祥硬生生将罪名一人承担,很好的保护了团队“有生力量”胤禛。同时,从日后胤祥的种种表现来看,胤祥确实是一位既有能力,又懂得谦卑,同时还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好同志,比起“八爷党”的那几位阿哥,属实强出不少。如此的强强联合,胜率自然是高出几分。

雍正之所以能够夺嫡大概有这几点原因,皇太子在满月的时候就已经被册封为太子,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次公开册立皇太子。可能是因为康熙对赫舍里皇后爱的十分难忘,所以才把所有的爱转到了太子身上。在一开始太子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可圈可点的。但是只要康熙一日未死,皇太子一日未曾继位,其他皇子就还是有机会。

何况太子两度被废,已经丧失了储君的资格,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第一次被废,这次大阿哥其实出了不少力,夺嫡的战争就开始越演越烈。康熙五十年后,康熙再度将太子废黜,之后有人提出各种关于储君的提案,康熙均不同意。理论上来说,太子被废除,其他的皇子都是有机会的。在康熙的五十年之前,所有皇子的枪口都是瞄准太子身上。当然雍正应该是在背后放冷枪的那种。

第二点就是竞争对手的减少或者不存在竞争力,大阿哥胤褆因为诅咒皇太子而被笑噱圈禁,这俨然已经对雍正不存在任何的竞争力。而三阿哥因为常年修书,身边所围绕的也不过就是写学者,根本不构成什么危险。至于八阿哥,在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

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于是他将胤禵推出来争夺储君的位置。像九阿哥、十阿哥之类的也都是前期支持八阿哥,然后转而支持十四阿哥的。至于十三阿哥当然是支持雍正的,所以在康熙五十三年之后,所有对手几乎都倒下了,只剩下一个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胤禵。

第三点就是当所有的皇子阿哥都锋芒毕露的时候,未有雍正韬光养晦,避其锋芒,自称为天下第一闲人,孝亲敬长,兄恭弟亲。在康熙面前一直维持着一团和气的形象,表面上雍正并没有参与夺嫡,这样使得康熙对他的好感大增。还有就是党派的问题,四爷的人,不像八爷党那样搞得人尽皆知,虽然他的人数不是很多,但是却都是几位有用的人才首先是张廷玉父子,两人都入值南书房。官位虽然不是很高,但常常跟随康熙身边,并参与军政。隆科多则是雍正的舅舅这样看来就明白了其中的要点。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雍正的政治才能和尊奉释教道学。这一点也促使了康熙选他作为继承人的重要因素。帝王之间最忌讳的就是手足相残,其他皇子在这一方面令康熙十分不满。

九子夺嫡中其他皇子们的下场

皇长子胤禔:因野心太过暴露,遭康熙终身圈禁

爱新觉罗·胤禔,其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早殇,按照封建礼法,所以被列为皇长子。惠妃不算出名,可是他哥哥纳兰明珠可是个名人,当年就是他力主撤藩灭掉吴三桂的。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就更是个大大有名的人物了。胤禔在诸皇子中是比较聪敏能干的,早年也很受康熙的信任。

之后,胤禔仗着自己是皇长子,加上康熙对自己的信任,一心想夺嫡继承大统。因为胤禔比较痴迷喇嘛教的“魇胜”巫术,所以胤禔企图以喇嘛巴汉格隆的匿术咒死皇太子胤礽。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事情败露,胤禔因魔咒皇太子胤礽,谋夺储君之位,被削去爵位并且终身囚禁。

二皇子胤礽:被两次废黜,第二次遭废黜吼被终身圈禁

皇太子胤礽,其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皇后赫舍里氏在生胤礽时,恰逢吴三桂叛乱,就难产去世了。而康熙与皇后自幼青梅竹马,康熙认为“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被封为太子亲自抚养宫中,对胤礽格外的宠爱。但是由于教子失当,加上康熙朝后期激烈的党派纷争,致使皇太子胤礽历经两立两废,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雍正朝他死的那一刻,但是印象中雍正给他了一个理密亲王的封号。因此,这个胤礽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

三皇子胤祉:先被派去守康熙景陵,后被关押在石景山,当年就被折磨致死

三皇子胤祉喜欢舞文弄墨,周围都是些文人。他们受康熙之命,负责编书,还负责重修坛庙、宫殿、乐器,编制历法等。他们的最大成就是编辑了我国第二部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根本没有形成什么明显的朋党之势。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其名改为允祉,并以他与废太子胤礽来往亲密为由,将他发配到遵化马兰峪为康熙皇帝守陵。在守陵期间,雍正其爵位,囚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病逝于景山禁所。

皇八子胤禩:雍正四年被赶出皇族,自己改名阿其那,禁闭于宗人府,不久后死于监狱

胤禩在康熙朝众多王公大臣中的口碑,始终是诸皇子内最好的一位,称赞他“朴实”“极正气”。胤禩为人“乐善好施”,人称“八贤王”。因此,胤禩在朝中、江南一带都有极好得声望。其身边还聚集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以及侍卫鄂伦岱、内大臣阿灵阿等人,这就是著名的“八爷党”。雍正继位后,视允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将胤禩削去王爵,开除出皇族,改其名为“阿其那”,囚禁于宗人府。不久后,胤禩病逝于宗人府。

皇九子胤禟:雍正三年,在押解途中突然死去

皇九子允禟,因同允禩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在雍正即位后,皇九子允禟被派往接管军事,如同充军。雍正三年(1725年),胤禟被革爵。雍正四年,被定罪状28条,削去宗籍,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改其名为塞思黑。同年,允禟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享年43岁。

皇十子胤䄉:获罪被关进大牢,直到乾隆继位才被释放

皇十子胤䄉,因党附允禩,为雍正所恨。因其参与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并在九子夺嫡中与以皇四子胤禛为首的三爷党作对。因此,在雍正二年(1724年)被雍正皇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释放,并授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1741年),胤䄉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皇十三子胤祥:成为满清王朝唯一一位不用避皇帝讳的人

在九子夺嫡的争夺中,胤祥对雍正的帮助很大。在雍正皇帝即位后,被封为怡亲王,总理朝政。后又出任议政大臣,帮助雍正皇帝处理重大事务。在其死后,雍正皇帝令其享太庙,并给他上谥号为“贤”。为了纪念其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使其成为满清王朝唯一一位不用避皇帝讳的人。

皇十四子胤禵:雍正三年被降为贝子,次年被软禁,乾隆朝获释

皇十四子胤禵,是雍正皇帝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兄弟二人的感情素来就不好。在九子夺嫡中,胤禵加入皇八子胤禩的阵营中与自己亲哥哥皇四子胤禛作对。雍正三年,被降为贝子,并被软禁于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即位后,胤禵才重获自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