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章,陈姓,田氏,名章,战国时期齐国名将,人称章子或者匡子。但是在齐国,匡章是出了名的不孝,因为匡章和他的父亲关系很不好,在齐国人的眼中,真正的孝子应该是老莱子那样,不管年龄多大,不管地位多高,只要父母开心,就算是穿上彩衣装小孩都可以。在这种环境下,匡章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的突兀,因为齐国人根本没有见过有人敢这样违背父亲的意愿。古人对“孝顺”二字究竟是如何定义的呢?
儒家是最讲孝道的。孔子说过:“夫孝,德之本也”;又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人的行为没有比孝更重要的。作为“亚圣”的孟子也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什么事最大呢,孝亲这件事最大。然而,作为一代儒学宗师,孟子也一度曾“悖礼犯义”,与一个“通国皆称不孝”的人相交甚密,不仅为这个人作辩解,为其恢复名誉,而且还向齐王推荐过此人,使这个人成就了一番事业。
这个人叫匡章,后来成为了齐威王、齐宣王两朝名将。据史籍资料记载,匡章“若论其才华学问,不在贤士杰人之下。熟读兵书战策,精闲跃马操戈”,是个文武全才。不幸的是,文武双全的他遇到一件极不称心的家事:父母关系不好,情感不合。这要是在现在,直接到婚姻登记所,交回“红证”,再扯一张“绿证”,两人分道扬镳,路归路,桥归桥,也就解决了。这要是不行的话,直接一纸诉状,由法院判决二人离婚即可。但在那个“妇不离夫”的男权社会,妇女是没有一点婚姻自由的权利的,也注定了那个年代妇女要烙上悲剧的印记。
母子连心。看到父母食不同器,坐不同榻,卧不同席的光景,作为儿子,匡章心中十分苦切,有时难免要站在母亲的角度,犯颜劝谏父亲。在那个君权、父权高高在上的环境下,可想而知,匡父是不会听取儿子的意见的。结果,父子逐渐失和。有一天,匡父竟然在酒后提刀将匡母杀死,而后,将其草草埋葬于马厩之下,而且还严令家人不得声张。这让匡章万分悲痛,父子冲突也升了级。不久,匡章便被父亲逐出了家门。匡父死后,匡章追思往事,常感既没有为母亲养老送终,又没能竭力事父,负罪感越来越重,最后出妻屏子,孑然独居。这些事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结果闹得沸沸扬扬,久而久之,他便背上了“不孝”的骂名。孟子游齐时,见匡章文武双全,又了解到他还满怀一腔报国之志,便主动与匡章交游。
看到享有贤名盛誉的孟子居然与一个被人所不齿的不孝之徒过往甚密,他的学生公都子想不开了,便问孟子:“匡章是全齐国人都公认的不孝之人,您为什么还要与他交往,并且还很尊重他呢?”
我们知道,每个人判断是非对错都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孟子也不例外。他认为说一个人不孝有五利表现形式:第一种,四肢不勤,不管父母生活的;第二种,喜欢赌博下棋,又爱喝酒,不管父母生活的;第三种,喜欢财物,对妻儿很好,不管父母生活的;第四种,放纵耳目欲望,胡作非为,给父母带来耻辱的;第五种,喜欢逞强斗狠,给父母带来危险的。
孟子将上述这五种不孝的行为拿来与匡章的行为相比后反问公都子:“章子有一于是乎?”匡章有上述情况吗?答案自然是没有。没有上述情况,就不是不孝。这里孟子通过自己的衡量标准,否定了世人对匡章不孝的看法,同时也很巧妙地否认了自己在与不孝之人为友。
接着,孟子又说,匡章是因为与他父亲以善行相要求才导致关系僵化的。他得罪了父亲,不能向家庭靠拢,只能把妻儿也都赶出家门,不要他们的奉养。他认为要是不这样,罪孽就会更大。这才是章子的实情啊!言下之意,人们对匡章有所误解,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匡章的实情啊!在这里,孟子进一步地将人们所认为的“匡章不孝”,定性为是人们不了解内情而造成了对匡章的误解,进一步为匡章辩解他并不是不孝之人。孟子的这段话记录在《孟子.匡章通国皆称不孝》中。
在孟子的宣扬与举荐下,匡章不仅名誉得到恢复,而且还获得了齐威王的重用。公元前320年,秦假道韩、魏攻打齐国,齐威王任命匡章为将迎战。临行前齐威王承诺说:“等你大败秦军凯旋归来之时,我将为你的母亲改葬。”当时匡章却说:“臣并非不能改葬先母,只因臣的先母得罪先父,而臣父不允许臣改葬。假如臣得不到父亲的允许而改葬母亲,岂不是等于背弃亡父的在天之灵。所以臣才不敢为亡母改葬。”这似乎又为匡章之孝提供了补证。
其实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匡章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亲情,就是循环往复的爱。失爱于父母固然是一件很不幸的事,然而居然为此不可思议地将妻儿也赶出了家门,以不需要他们的奉养为由,来进行所谓的“减轻罪孽”,不知道是自有自虐的倾向,还是故意以以特异的行为来博取世人的眼球?
不过,从孟子为匡章辩解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过人之处:第一,用心思考,不因为众说纷纭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孟子认为,人的感觉器官,若不用心思考就会被外物所蒙蔽。虽然众口铄金,都认为匡章“不孝”,但孟子却通过总结思辨,找出一个有自己思想的判断标准。不从众,不跟风,这是圣贤之人区别于常人之处。第二,深入探究,了解真相。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但你不去了解的话,你就永远不寻找不到你想要的事件真相。孟子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又怎么能找到匡章背负“不孝”骂名之后的事情真相?第三,有长者之风。孟子和匡章非亲非故,孟子敢于抛弃世俗成见,与一个被世人认为是“不孝之人”交往,并且为他辩解举荐,这种虚怀若谷的胸襟也值得后人学习。事实也证明了孟子的眼光,匡章也确是一位可堪造就之材。
这个故事中,体现了孟子的关于孝道的思想。儒家认为,最重要的伦理是血缘和亲情之间的关系,认为这是人之本。孔子的弟子有若就说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孟子认为做人的根本原则就是“事亲为大”。但孟子不是一个死守原则不放的人,要通权达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孟子设身处地地替匡章着想,因为在这件事上,匡章陷入了两难境地——顺着父亲的心意,那就是对母亲不孝,违逆父亲的心意重新埋葬母亲,那就是对父亲不孝。
其实,不管是在古代也好,现代也罢,孝顺两字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并没有人对孝顺这两字进行严格的约束也就导致了,每个人对孝顺两字的看法不同。究竟是什么是孝顺?什么是不孝?谁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现在谁都多多少少和自己的父母之间发生过冲突,但是也不因为因为这些冲突就说人家不孝顺父母。父子之间的关系远远不是两个字可以解决的,还是那句话“父子之间没有隔夜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