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在在日常生活中是最为普通的事情了,一天三顿都不会落下;可是在古代的时候为什么是一天两顿呢?
人们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如今的人们是一日三餐,缺一不可,不仅要吃够次数,还要注重质量,随时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稳步的提升,早餐吃多少,午餐吃什么,晚餐什么时候吃,这些都有科学合理的搭配,除了一些对自己身材有所顾忌的人,很少有人会主动减餐。
原始社会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也就是饱一顿饿一顿,那样对胃很不好。之后,大约在商朝,“定时吃饭”才形成。一开始,寻常人家都是一天两餐,第一顿饭叫作“朝食”,称为“饔”,第二顿饭叫作“餔食”,称为“飧”。朱熹《集注》有载:“朝曰饔,夕曰飧”。
其中的原因和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有关,中国自古有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农民一直就是国家最大的一个群体,而土地就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证,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幸幸苦苦的耕作,为的就是养家糊口,虽然在封建社会时期,农民的大部分收入都被地主和官僚剥削了,但一般还是会为农民百姓留下堪堪足够户口的余粮,但也仅仅是只够为此生计,因此,古代的农民为了节省,一般都选择一天吃两顿饭,这样不仅可以生存,还能省下一点存量,以防天灾发生。
古代的社会的贫富差距巨大,农民的生存极其艰难,而官僚豪族却生活奢侈,尤其是在皇宫之中,皇室成员最简单的一顿饭都是十几个菜,遇到更加奢靡的皇帝,甚至多达几十道菜,营养搭配合理,非常丰富,而且对于皇家而言,如果感到饥饿时,随时都可以吃到点心,他们将之称为偏餐,不算在正式用餐之列,自然对一日两餐毫无压力。
这两顿饭的时间安排也是有讲究的,如同作息制度,依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太阳走到东南方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大致相当于上午九点。餔食一般在太阳走到西南方向,也叫申时,差不多是下午四点。 那么“两餐制”中哪一顿才算主餐呢?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质量最好,而且是现做的熟食,餔食则大多是朝食剩下的食物。
“三餐制”真正普及是在隋唐时期,民间基本都是一日三餐,而且午餐开始成为一天的主食。贾岛的“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白居易的“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都是对午餐的描述。午餐称为中食、昼食,与燕食在用餐时间上大致相同,但重要性大不相同。宋朝开始,经济日益繁荣,取消了宵禁政策,夜生活丰富起来。这就意味着晚上可以出来瞎逛了,那么,睡觉的时间也就推迟了。那么,一日两餐的习惯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了。想想也是,下午四五点吃饭,晚上逛逛街之后,到睡觉的时候肚子不饿才怪。这时候宵夜开始流行起来,连皇帝都喜欢喝点羊肉汤。
即便如此,一日两餐的制度还是没有改变,毕竟到了清朝,宵禁又开始了。
我们现行的一日三餐的习惯是近现代才开始的,受西方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