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钱,打后勤,如果后勤补给不足,则很可能导致失败。从古至今国家对于军事上的投入就非常的巨大,一个国家军队的强大则预示着这个国家将会永久的走下去。反之则会加快这个国家的灭亡,但是如果想让自己国家的军事力量扩大,那么势必在财政支出上要增多。古代历代王朝末年,都会因为缺钱、缺粮而导致大乱而灭亡,这一现象在明朝末年尤其突出,偌大皇朝崇祯居然筹不出百万军饷让李自成退兵,避免两线作战,最终葬送了大明276年江山。同是皇朝末年,清朝却能接连镇压白莲教、太平军。并建立起当时亚洲数一数二的海军部队---北海舰队,赔款还不少,且是热兵器战争,军费支出是巨大的,但清朝似乎却不缺钱,为何两朝差别那么大?
明清两朝的军事制度有着鲜明的区别。在明朝初期军事方面推行“卫所制度”,所谓的卫所制度就是会单独划分出土地给军户所用。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说“吾养兵百万,不用百姓一粮”。也正是这个制度的推崇,让明朝的军队数量位居历代之首,军队人数高达280万。而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各地军户纷纷上交土地。几乎在上交土地之后,那么国家通过拨款的形式来给予支持。那么这将会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费用。而反观清朝的话,由于清朝的统治者为满族,所以在军事力量上统治者考虑到,如果大肆扩张军队的话,就有可能引发叛乱。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清朝军队的数量成为历代最少,仅为60万大军。这在国家财政支出上势必会大大降低。
明清两朝的藩王制度不同。在明朝建国初期朱元璋立下了关于皇室宗亲的规矩,那就是皇室宗亲都是由朝廷养老。在这些皇室宗亲当中不管是游手好闲的,还是对国家有功的,国家统一发放土地、银子等。而在明朝末年皇室宗亲多达百万人,这无疑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反观清朝,对于皇室宗亲的财力支出相对轻松许多。
明清两朝的政治体系不同。在崇祯皇帝上位以前,明朝分为两大政治势力,分别是文官为首的东林党,而另一面则是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在崇祯皇帝上位以后,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被铲除。这就造成朝廷当中政治体系的不平衡。而东林党所代表的正是地主的利益,这就间接造成了朝廷内政治腐败以及政治体系崩塌的情况。而反观清政府却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财政压力相对少一些。其实也就是以上的三种最直接的原因,导致清明两朝之间的财力差距如此之大。当然财力虽然差距较大,但是两朝依旧没有摆脱灭亡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