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大臣都很危险,没看到当初朱元璋,刘邦等君主一当上皇帝就大肆杀功臣么,那么功高震主的卫青,又是如何自保的呢?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为长平侯。
汉武帝时期,匈奴一直是不安分的,不过这时候的汉朝与刚刚建立的时候大不一样。为了平定匈奴,卫青与霍去病是出了很大力的。
卫青在抵抗匈奴、为汉朝开疆拓土方面没有人能够与之相比,可是这样的卫青没有不居功自傲,也不养闲士。
功高震主的卫青如何自保?
汉武帝欲以群臣下大将军,唯有汲黯不肯,卫青还经常向汲黯讨教。 第四个时期,打压期。 就是汉武帝有意地打压卫青。
这是第四个时期。这一时期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元狩四年的出征。元狩四年,汉武帝让霍去病和卫青同时出征。表面上看两个将领同时出征,岂不是平等相待吗?但是我们看到下面的两点事实就知道其实就是一种打压。我们先从兵力配备上来看,给霍去病配的权势精兵,给卫青配的是挑剩下的士兵,这是兵力配备。再从攻击方向上看,原来让霍去病走的是西路,因为听说匈奴大单于在西路,后来听说大单于在东路,又改派霍去病走东路。你看在出兵的方向上看,总是让霍去病去迎战单于。汉武帝的心思很明白,希望霍去病能够把单于的头砍下来,立盖世之功。结果人算不如天算,霍去病这次去呢没有碰到大单于,倒是卫青碰上了。从汉武帝的主观动机来看,很明显他是捧一个打一个。捧霍去病打击卫青。而这一仗打的结果,卫青遇到匈奴大单于。
结果大单于最后是逃了。霍去病碰见的是匈奴的一个贤王。他是杀敌很多,结果回来一看,霍去病受了重赏,卫青没有受赏,卫青手下也没有受赏,霍去病手下的将领很多都立了功。结果出来一个现象,原来在卫青手下的很多人,改门换庭,投奔新星,投奔霍去病去了。汉武帝设了一个大司马的职务。让大将军卫青和剽骑将军霍去病同时担任大司马,就是两人军职相当。一律授予上将军衔,军职相当。这可以说也是对卫青的打压,对霍去病的一个支持。但是霍去病在他最红的时候,卫青选择了沉默。所以我觉得卫青是一个很不简单的人。因为卫青面对命运的不公,他选择的是泰然处之;面对汉武帝这种不公正的待遇,他选择的是泰然处之。这是大智慧,很难做到的。
第五个时期,冰点期。
汉武帝跟卫青的关系进入了冰点期。这个时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当霍去病担任大司马之后。因为元狩四年,他们俩同时被受封为大司马。霍去病当了两年大司马到元狩六年他就死了。
元狩六年以后,汉武帝再也没有派卫青出征。再一个就是在这十几年中间,他的三个儿子相继失去侯爵。三个儿子失侯啊,侯爵一个一个被夺掉。当年他卫青幸运的时候,他怎么辞,汉武帝都要封他的三个儿子;当他背运的时候,他的三个儿子一个一个地全部把他的爵位给夺掉了。卫青没有说一句话,卫青没有说一件事。一直这么默默地承受着,经历了十几年,最后在元封五年去世了。所以我们纵观卫青和汉武帝的一生,他经历了五个阶段。从最早的蜜月到最后的冰点,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变化。这么一个大的变化之中,连他的三个儿子都已不同的理由,被剥夺了侯爵,侯的封号。卫青自己都没有剥夺,他的职务他的侯一直保持到他死。可见卫青多么谨慎。
由此可见,卫青能自保,不是没有道理的。对此你有何不同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