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中有着平方腊的一战,在那场战争中宋江可谓是大放异彩,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
宋江的人马被称为梁山好汉,大本营自然是水泊梁山了,那么这个水泊梁山到底有多大面积?从白衣秀士王伦第一个上梁山建立反政府武装来看,这里以前是个无人区,梁山上除了所谓的好汉以外并没有老百姓,而且是靠近郓城的,不是偏远地带,所以最多也就是个湖中岛,不会很大。如今的梁山县全境面积也才964平方千米,所以说那个水泊根本不可能有八百里。梁山这伙好汉一般不出门,除非去救人抢东西,打完了赶快往回跑,他们没有别的基地,不回去就被朝廷捉拿了。梁山实力就只限于梁山泊,即便最后打了大名府,打了东昌府,也灭了祝家庄和曾头市,但都是打过就跑,没有留下兄弟把守,地盘还是朝廷的,只不过抢了些东西走了。
人手方面,就按书中所说有一百单八将,那手下有多少小罗罗呢?说是打王庆时有20万人,征辽时向朝廷要了50万军装,最后征方腊时10万人马,这中间的差距也太大了。就梁山那些人的脾气真有几十万人马他肯投降?宋江也是个有野心的家伙,给自己打江山总比给皇帝打工要强的多,这他会不懂?书中说的宋江为什么要投降?那几个节度使逼的,梁山上除了一根筋拼命的李逵以外谁都知道梁山保不住,投降时也没几个反对,那就是实在没法跟朝廷再打下去了,再打就被踏平了。这么看来梁山最多不过五万兵马,这也相当于民兵,战斗力很低的。
水浒传中的宋江和方腊,这两支武装力量那都是农民起义。我们可以从当时的规模就能看出这两支起义军的实力谁更强,方腊的大本营在睦洲清溪,浙江淳安一带。当时方腊的规模确实要比宋江大很多,方腊已经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还制定出了各种等级规章制度,还有自己的口号,并且要在十年之内推翻宋朝,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方腊当时还自封为“圣公”,年号定为“永乐”,这足以看出方腊的集团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朝廷了,兵马多的时候有几十万,攻占了宋朝52座州县,这战斗力让当时的宋朝非常的重视。
而这时宋江带领着梁山大军实力又如何呢?梁山当时的地盘主要是以梁山泊为中心,在梁山泊的附近和当地的衙门做着斗争,给当地弱小的老百姓争取利益,随着时间的发展,梁山的势力慢慢壮大了,于是攻击范围扩大到了山东、河南、河北和等地,也是把朝廷的官兵打得落花流水,实力那也是非常的强大。但是这时的宋江集团和方腊比起来那就差很多了,宋江为首的梁山那也只是小打小闹的贼寇,他们没有明确的革命目的,更没有要推翻朝廷,他们只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引起朝廷的注意,完了在接受招安,在朝廷中谋个一官半职,这和方腊比起来,不仅是实力上,就连发展方向上也没有方腊看得远。
抛开书,看历史是怎样记载的。宋江一伙一共三十六个头目,手下也就不过千余人的团伙,这在宋朝的几百次起义中不算什么,朝廷也没有下大力气来对待此事。历史说宋江刚喊出起义的口号,就被逼得离开梁山,转战各地,但这一伙人心狠手辣,武艺高强,一般的官兵捉拿不住,还被打败。最后派海州知州张叔夜来镇压,在海边用一千人就活捉了宋江,押回朝廷领赏去了。好像也是宋江看到大势已去,又没办法翻身,就投降归顺了朝廷,至于有没有征辽就没记载。
朝廷镇压方腊就换了人,枢密院枢密童贯,率了15万精兵赶到杭州,通过一系列战斗,方腊抵挡不过,逐渐退到帮源。宣和三年四月,宋军从东西包围方腊,小将韩世忠(那时韩世忠也只是个裨将,刚起步,岳飞可能只是个小孩)收买了方腊手下的叛徒,将方腊逼到一个山洞,最后俘虏了方腊,除了方腊的手下和家人外,被朝廷俘获八万多人。方腊被押回卞梁受审,方腊不像宋江那样没骨气,誓死不降,被斩首。
宋江早于方腊被灭的前一个月接受朝廷的招安,也就是说,从被招安到灭方腊,唐唐大宋朝只给宋公明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姑且宋江兵贵神速吧,因为北宋期间朝廷“以暴制暴”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宋江应该是参与了围剿方腊的作战之中。不过,即便参与了宋江也是个打酱油的,若真的出彩,史家必然要写入史册,光耀后人。
不论宋江和方腊各自占领的地盘有多少,有多少人马,又有多强的战斗力,从朝廷的反应就能看出谁的实力大。听到宋江造反,朝廷没有多大举动,就派一个地方官知州前去平叛,而这知州张叔夜也给力,三下五除二就给搞定了,所带人马千余人,官兵伤亡也不大。当宋徽宗听到方腊的事后,一惊,要知道皇帝都是见过世面的人,轻易不会惊的,除非动了他的神经,方腊的确动了皇帝的神经。方腊打下六州五十二县,基本涵盖了大半个江南,这些都是富裕的好地方,南宋就是在这些地方落脚的。朝廷都震惊了,很显然当地的政府已经不能把方腊怎么样,就派出了枢密院的童贯,这童贯相当于军委副主席级别,可见给足了方腊面子,带了15万精兵,这里面有不少禁军,皇家御用部队。比起对宋江就用知州带千余人,这阵势差的也不是一点两点。
反观再看宋江与方腊的差距那不是一点半点,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面,如果方腊真想对梁山下手的话梁山怕是连朵浪花都激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