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孙策丧父以后,便投了袁术。袁术派孙策攻庐江太守陆康,得胜而回。孙策见袁术在筵席中傲慢无礼,心中感到郁闷,便偷偷大哭。
朱治得知孙策的心事之后,劝孙策以救母舅吴景为名,借兵往江东以图大业。于是,孙策便毫不犹豫地拿出父亲孙坚留下的传国玉玺,交给袁术做抵押,借得3000个士兵,500匹战马。
孙策靠借得的这3000人,打败了刘繇,很快发展成一支数万的军队,不久便尽得江东之地。(见第十五回)
孙策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把玉望拿出来换了几千兵马,他就是用这几千兵马,打下了江东之地。因此,如果孙坚当时死抱玉玺不放,等着它显炅降福,那只能是白曰做梦。然而,他深知玉玺的作用,可以用来换取钱财,换取城池,甚至换取军队。所以他做了一个赌注,如果成功了,自己就不用寄人篱下。倘若不幸失败了,那就先继续在袁术手下蜗居,等待时机。
如果孙策舍不得用玉玺来换军队的话,那时的情景会怎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孙策当时的处境„ “孙策自父丧之后,退居江南”。后来孙策“移母弁家属于曲阿,自己却投袁术。”然而袁术却“相待之礼甚傲”, 根据袁术的为人以及孙策的性格来推测,袁术早晚会容不下孙策。到那时不但玉玺保不住,恐怕连性命都难保。即使袁术还需要孙策卖力,袁术篡逆失败之后,孙策也要跟着祸灭九族。所以说,孙策用那块暂时无用的玉玺,给你争得了一个落脚之地,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毛宗岗说得好:“玉玺得而孙坚亡,玉玺失而孙策霸,玉玺之无关重轻也。成大业者以收人才、结民心为宝,而玉玺不与焉。坚之匿之,不若策之弃之,策之英雄殆过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