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喜欢把诸葛亮斩马谡与奖赵云联系起来看,认为诸葛亮在战败之后,仍然不乱法度,该赏的贫,该惩的惩,实在难能可贵,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然而,也有人喜欢把请葛亮斩马谡这件事,与诸葛亮不斩同样写下军令状却故意放走曹操的关羽连起来看,认为诸葛亮并非执法如山,而是看人下菜碟。那么诸葛亮到底是执法如山,还是网开一面呢?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诸葛亮兵败回汉中,各路将领中只有赵云未折一人一马,诸葛亮非常高兴,拿出金五十斤,绢一万匹赏赐赵云。这时,马谡自缚来到帐前,诸葛亮气愤地说道:“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从?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马谡哭着说:“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诸葛亮说:“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参军蒋琬急忙相劝,诸葛亮也不肯留情。待武士斩了马谡之后,诸葛亮大哭不止。(第九十六回)
诸葛亮斩马谡是奖惩分明,还是找替罪羊?
诸葛亮兵败退回汉中之后,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重金奖赏赵云,另一件事是挥泪处决马谡。由于诸葛亮不因失败而该奖的不奖,也不因私情而该罚的不罚,因此,人们称赞他处事奖惩分明。也有人认为,如果只把请葛亮奖赏赵云与处罚马谡这两件联系起来,当然称得上是奖惩分明,但是如果我们把有关的事情也都联系在一起来看的话,那么,尽管他“奖”得理所应当,但是他“惩”得却不一定让人心服口服。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两种不同的看法:
1.奖惩分明,不循私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直被人们看作是执法严明的典型事例。人们认为诸葛亮虽然大败,但是,自己的阵脚却不乱,回来之后能够认真地进行“总鲒”,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就连自己也不放过,堪称不循私情的楷模。那么,诸葛亮的可贵之处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诸葛亮不循私情,有法必行。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叫做“孔明挥泪斩马谡”,“斩马谡”为什么还要“挥泪”呢?我们知道,诸葛亮与马谡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按马谡的说法是“恩同父子”,按诸葛亮的说法是“义同兄弟”,其实,不管是父子之情,还是兄弟之情,都说明他们个人之间的感情非同一般。两人既然有如此特殊的关系,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执意将马谡处决了呢?这并不是诸葛亮这个人翻脸不认人,而是诸葛亮必须执法如山。因为马谡事先曾写下了“若有差失,乞斩全家”的军令状。现在既然出观了“差失”,就理所应当地要将其斩首。
摆在诸葛亮面前的是这样一个二难选择:一方面必须将马谡问靳,因为不斩了马谡就不足以服众;另一方面又不忍将马谡处决,因为马谡毕竟与自己有很深的私人感情。于是,诸葛亮便只得“挥泪斩马谡”了。在斩了马谡之后,诸葛亮不但亲写祭文,予以厚葬,而且“加意抚恤”马谡的家小。这样一来,使得诸葛亮既执行了军法,又不失两人之间的交情。
其次,诸葛亮严于律已,自贬三级诸葛亮在处决马谡之后,便向后主上表道:“臣本庸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因此主动提出“自贬三等”,后主满足了诸葛亮的要求,把他降为“右将军”。
另外,诸葛亮在胜败的问题上,也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当费纬以蜀军曾经连克四县来劝诸葛亮不要太自责时,诸葛亮说:“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当费祎又以得姜维相劝时,诸葛亮又说:“兵败师还,不曾夺得寸土,此吾之大罪也。”当费祎提出“可再伐魏”时,诸葛亮说:“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由此可见,诸葛亮不但严于责人,而且严于律已。
另外,诸葛亮能够做到该奖的奖,该罚的罚诸葛亮在大败而归之后,不但能够做到该惩罚的惩罚,而且还能做到该奖赏的奖赏。一般来说,在失败的情况下惩罚该罚的人,其中包括惩罚自己,还是不难做到的,而奖赏该奖赏的人,就有些不那么容易了。这主要是因为一般的人在受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迁怒的心理。在迁怒心理的影响下,看什么东西都不顺眼,当然
就很难看到别人的优点了,即使看到了别人的优点,也很难再有心思去奖赏。然而,当诸葛亮退回汉中,得知赵云“不曾折一人一马;辎重等器,亦无遗失”的时候,不但能够“亲引诸将
出迎”,称之为“真将军”,而且还当即“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卒”,不因失败而奖该奖的人,也不因胜利而不罚该罚的人,这就叫做奖惩分明。
2.拿马谡当自己的替罪羊
如果我们只把诸葛亮奖赏赵云与处罚马谡这两件联系起来,当然称得上是笑惩分明,但是如果我们把其他有关的事情也都联系在一起来看的话,人们对诸葛亮的某些行为就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下面就列出几点疑问来与大家讨论:
首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到底是为何而“挥泪”?人们总喜欢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中的“挥泪”看成是诸葛亮为马谡而痛惜,其实,诸葛亮“斩马谡”的时候的“挥泪”是另有“用途”的。当马谡在受刑之前求诸葛亮照顾自己的家人,然后痛心“大哭”的时候,这时诸葛亮曾经“挥泪曰”;当蒋琬劝诸葛亮刀下“留人”的时候,诸葛亮又“流涕而答曰”;当武士将马谡的人头献上的时候,诸葛亮又“大哭不已”。那么,诸葛亮斩马谡的时候为什么要哭呢?蒋琬也觉得纳闷,于是便问道:“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诸葛亮回答说:“吾非为马谡而哭。”原来,诸葛亮此时想起了刘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遗言,“因此痛哭耳!”由此可见,诸葛亮并不是在为马谡而“挥泪”。
也许有人会说,诸葛亮前面的“挥泪”,与后面的“大哭”不是一回事。前面的“挥泪”是为了马谡,后面的“大哭”是为了先主。如果这样说的话,似乎诸葛亮先后哭了两次。实际上,诸葛亮在斩马谡的时候始终在“哭”,很难分清他先“哭”的那段是一个目的,后“哭”这段又是一个目的。
其次,诸葛亮对马谡亳不留情,他真的是“执法如山”吗?如果我们只是孤立地看诸葛亮“撣泪斩马谡”这一件事,那么,完全可以说诸葛亮这个人不循私情,执法如山。然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因此,我们在评价一件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把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看,这样才能发现真正的本质。
当年渚葛亮也曾经让关羽写过“军令状”,那时的情景与如今马谡写“军令状”情景极其相似。起初,诸葛亮也是对关羽不放心,怕他会放走曹操,所以执意不肯派关羽前去守华容道,后来,在关羽的一再要求下,诸葛亮才让关羽“立下文书”,如果诸葛亮真能执法如山的话,那么,既然关羽违令放走了曹操,就应该按军法处置。可是,只因刘备替关羽讲了情,诸葛亮就不再执行那“如山”的军法了。
其实,马谡立“军令状”与关羽立“军令状”的情形虽然相同,但是,两者“犯法”的性质却大不相同。实际上马谡是很想打好这一仗的,他之所以会“犯法”,只是因为没有作战经验,也就是说,马谡的“犯法”行为没有“主观上的故意”;而关羽“犯法”的性质却不同了,他是在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捉住曹操的情况下,私自放走了曹操,这就是说,关羽的“犯法”完全是一种“故意”的行为。无意“犯法”的人被“不循私情”了,而故意“犯法”的人却送了人情,这难道就算是“执法如山”吗?
另外,诸葛亮“自贬三等”,是真贬还是假贬?在诸葛亮斩了马谡之后,确实是他自己上表要求“自贬三等”的,并且后主刘禅也确实“批准”了他“自贬三等”的请求,下诏将他降为“右将军”,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诸葛亮“自贬三等”之后,是不是真的“下岗离职”了?
我们知道,任何一级官职所包含的都不外三项内容:
一是权力,二是利益,三是名声。古今中外,人们总是把争取“升官”称为“争权夺利”,可见,某些人当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权利”和“利益”而“名声”虽不能说不重要,但与前两者相比,只能是第三位的。由于这三项内容,现实生活中的为官之人便有三种情况:一是有其名并有其实,二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三是无其名却有其实。
现在,我们来看看诸葛亮是怎样“自贬”的。实际上,诸葛亮“自贬”之后,并没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是仍然在“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这就是说,这时的诸葛亮虽然称“右将军”了,但是,他仍然握有丞相权力并且享受丞相的待遇,可见他所“贬”的只是丞相的名称而已。
那么诸葛亮这种虽无其名却有其实的“自贬”,算不算是真正的“自贬”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真的自贬的话,诸葛亮是不该继续担任丞相一职的。否则,何以算得上是自贬呢!
看本文分析得有理有据的,但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不是真的感到难过和遗憾,这个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后世人再多的分析也只是一种揣测而已。
那么,诸葛亮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授任无方”,还是指挥有误?
诸葛亮在给后主刘禅的表文中,把这次伐魏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授任无方”。所谓“授任无方”的言外之意,就是整个失败都是源于马谡的街亭失守,而自己只不过是用错了马谡而已。诚然,诸葛亮错用了马谡,无疑是这次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却绝不是唯一的原因。至少,诸葛亮也应当为此事负责,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自贬三级。